書 名:食品專業(yè)英語
作 者:吳藝華 著
ISBN:978-7-102-05314-1
出 版 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4-01
價 格:¥35.00
吳藝華編著的《食品包裝設計》是研究食品包裝設計的書籍,該書對不同類別的食品包裝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如將飲用水、茶飲料、果汁等類別的食品結合其自身性質明確了包裝設計的不同需求。雖然同為液態(tài)食品,但由于性質存在差異,導致包裝形式與風格也存在不同。整體來說,該書針對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接觸的食品包裝形式進行了分析研究,對于食品包裝中存在特殊情況也進行了深入的論述。讀者在閱讀《食品包裝設計》一書后必然會對食品包裝產(chǎn)生新的理解。兒童食品包裝是食品包裝中的類別之一,由于兒童食品包裝有其特殊性,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遵守最基礎的設計規(guī)律,同時也需要考慮兒童與成年人之間的各種心理及生理上的差異。在對兒童食品包裝的設計方面,都要能夠滿足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除此之外,在結構方面也要盡可能地減少兒童食品包裝的成本,提高其可回收和循環(huán)利用價值。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人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交流渠道,對事物傳統(tǒng)認知的方式也隨之改變,僅僅只是追求視覺感受的包裝設計已經(jīng)沒有辦法滿足現(xiàn)階段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審美水平和精神需求。在這個背景下,全新交互式包裝設計的理念也應運而生。在基于交互式包裝理念的基礎上,帶給消費者更多樣化的消費體驗,滿足人與其他事物交流的迫切感受,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與產(chǎn)品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品牌整體競爭力得到有效增強。優(yōu)秀的兒童食品包裝設計應能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在體現(xiàn)基本的包裝功能外,還應該盡可能地對兒童的身心發(fā)育產(chǎn)生益處,開發(fā)兒童智力、給兒童帶來知識的增長、刺激兒童想象力的提升、提升兒童審美能力都是食品包裝能夠給兒童帶來的效果。相關調(diào)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兒童能夠在日常娛樂的過程當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將不同的有益元素融入視頻包裝設計之中,最終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效果,提升產(chǎn)品價值。
《食品包裝設計》一書提出,所有的食品包裝設計都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思考,應把滿足消費者的體驗放在包裝設計的第一位。不能僅僅拘泥于設計師自身的思想表達,這樣才能做出真正能夠吸引人們消費的產(chǎn)品包裝,進一步提高商品的競爭力。而在兒童食品包裝方面,包裝設計師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兒童的行為思考模式,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對于食品的選擇和購買。有不少成年人往往基于自身主觀的想法來嘗試讓兒童能夠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思考,讓兒童來順從成年人所作出的決定,這樣的行為違背了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兒童個人的自主性。因此,要結合不同年齡層次兒童的行為習慣來進行兒童食品包裝的設計,從兒童行為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從產(chǎn)品包裝上順應兒童的行為意愿,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兒童消費習慣的食品包裝。
隨著兒童年齡的不斷增長,兒童的生理與心理也在逐漸發(fā)育完善,在每個年齡段當中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習慣特點。如低齡兒童對待食品包裝首要的交互行為就是觸摸和開啟,在這個階段,低齡幼兒初步掌握了對事物探索的能力,能夠通過五官和四肢對產(chǎn)品包裝進行擺弄,但是由于對肢體掌握的不夠準確靈活,因此也無法涉及更深入、更為復雜的交互行為。隨著幼兒的年齡逐漸地增長和心智的發(fā)育,幼兒會不斷地對成人的行為進行模仿來接觸物品。不少兒童在接觸食品包裝的過程當中,往往由于心急而無法順利地拆開包裝,這時候他們就會借用一些工具或者通過撕咬來開啟食品包裝,在嘗試無果后也會尋求家長的幫助。但是無論是借助工具還是通過撕咬來打開食品包裝都是存在安全衛(wèi)生隱患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拆開食品包裝的過程對于幼兒來說都較為困難,不少孩子都會在拆食品包裝的過程當中將食物撒落出來,這也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負面情緒,降低了其享用食品的樂趣,更有甚者還會被家長批評、責罵。所以,在進行食品包裝的交互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以嬰幼兒的行為習慣為基礎,設計出安全健康的食品包裝,同時增加一定的趣味性。
綜合來看,兒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極強的好奇心。在兒童階段,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是未知的,從而能夠極大地引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對他們產(chǎn)生一定的誘惑力。因此,在設計食品包裝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富有新意,將一些能夠吸引兒童的創(chuàng)意元素加入食品包裝當中,如卡通形象、音樂、玩具等,在外形上使用一些鮮艷奪目的色彩,這樣更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起兒童的好奇心。第二,智力開發(fā)的黃金時期。兒童時期在涉及兒童食品包裝的過程當中也要考慮是否能夠有利于兒童智力開發(fā),可以在食品包裝中配套增加一些玩具或帶有趣味性的故事。同時也要在包裝的外形上進行認真的設計規(guī)劃,增加一些引導標識,幫助兒童能夠通過這些引導標識來完成食品包裝的開啟。第三,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兒童希望能夠被別人認同而不是被否定,但由于兒童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也會在選擇食品的過程當中產(chǎn)生猶豫不決的情況。在兒童面對商品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進行對比及比較,在選定商品之前會對之前選取的商品予以舍棄。根據(jù)這一消費心理,在進行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上就顯得十分重要,不但需要確保食品包裝能夠吸引到兒童的眼球,同時也要激發(fā)兒童的購買欲望,引導兒童作出選擇。第四,喜愛模仿。兒童對成人的行為模式會產(chǎn)生不自覺或下意識的模仿,如一些兒童會試著身著成人服裝或嘗試學習成人的說話方式。而在兒童與兒童之間也存在著模仿情況,不少兒童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與其他兒童比較,有極強的模仿和跟從心理,認為其他兒童或成人有的東西他也想要得到。調(diào)查研究表明,在人類兒童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炫耀心理,而食品包裝可以很好地利用這種心理來提高商品的競爭力,刺激兒童食品的消費,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
兒童食品包裝的交互性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趣味性設計。有趣的食品包裝設計能引發(fā)人們無窮的回味。如果一個兒童食品包裝能夠擁有輕松趣味的設計風格,那么勢必會得到兒童的青睞,這也是交互式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思路。在食品包裝中添加藝術手段或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元素能夠有效地提升包裝與兒童的交互性,通過這種交互式的包裝設計風格可以快速地吸引兒童對食品產(chǎn)生興趣,同時給兒童帶來愉快的情感體驗。如有不少設計師通過卡通動物形象來作為兒童食品包裝的圖案,在卡通動物形象上給予適當?shù)淖冃闻c夸張,輔之以單純明快的線條,利用這種形式來增添兒童食品包裝的趣味,抓住兒童童真、童趣的心理。由于大部分兒童在腦海中都沒有一個比例的概念,他們偏愛于一些變形和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交互式體驗就必須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現(xiàn)與兒童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過程當中,設計師可以針對不同食品類型進行相關的圖形個性化處理加工。利用色彩、圖形、造型等設計語言,設計出不僅具有美感同時也具有趣味性的兒童食品包裝,讓兒童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二是益智性設計。由于兒童處于一個智力開發(fā)的階段,因此也可以在兒童食品包裝當中適當?shù)靥砑右恍﹥和橇Φ脑貋韼椭_發(fā)兒童智力,充分地挖掘兒童食品包裝的價值。益智性的設計是兒童食品包裝交互性中最為主要的內(nèi)容之一,同時也是人性化關懷設計的體現(xiàn),更是現(xiàn)如今整個兒童食品包裝發(fā)展的方向。利用兒童食品包裝上各類巧妙的圖案進行益智元素設計,如拼圖、折紙、圖形等游戲互動,以此來增強兒童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幫助開發(fā)智力。通過兒童與食品包裝益智性的互動,不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能夠生成非常好的提升效果。如可以在兒童食品包裝上設計一些翻轉圖像,或者是涂鴉折紙等互動游戲。這樣,兒童在拆開食品包裝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提高其自我動手的能力,還能夠豐富其想象力,對品牌也能夠產(chǎn)生較為良好的印象,起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宣傳效果。三是環(huán)保性設計。兒童食品包裝的環(huán)保性也是交互式包裝設計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其指的是能夠通過包裝來實施循環(huán)再利用產(chǎn)生其他功能的行為方式。比如有一款韓國設計師所設計的薯片包裝,其改變了原有桶裝薯片包裝開啟時會導致薯片四處散落的情況,通過巧妙的皺褶設計,讓食客在開啟薯片包裝的時候使薯片包裝桶自然而然打開,成為一朵花一般散開,薯片圓筒則變成一個圓盤,這樣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減少由于薯片撒落所導致的浪費,也更方便與他人共享。這點上不但符合了環(huán)保性的設計同時也與兒童產(chǎn)生了交互,在提升樂趣的同時更減少了浪費,提升了食品包裝的價值。四是體驗性設計。相較于以往的兒童食品包裝來說,交互式的食品包裝更關注于兒童通過包裝的接觸所帶來的體驗和感受。由于兒童消費群體的特殊性,其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購買任何產(chǎn)品都依賴于父母,因此在兒童食品包裝的選擇上也需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現(xiàn)代父母也開始充分地關注兒童的教育問題,父母希望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對兒童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而兒童食品包裝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兒童食品包裝不但能夠與兒童的視覺、聽覺、觸覺產(chǎn)生多種交互行為,而且能夠從這些交互行為當中提升兒童的各方面能力,如審美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等。一個好的兒童食品包裝是能夠通過二次利用再次與兒童產(chǎn)生良性的互動的,因此,盡可能地延長包裝的使用期限也能夠為兒童和家長帶來更好的體驗感。在與包裝進行交互體驗的過程中,消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包裝中所帶來的各種信息,同時,設計師也能根據(jù)消費者所帶來的反饋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現(xiàn)如今交互式設計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的不同領域之中,交互式包裝設計在品牌形象建立和推廣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以往的包裝設計,現(xiàn)如今的交互式包裝設計理念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產(chǎn)品的價值,為消費者帶來更良好的體驗,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與消費者產(chǎn)生溝通與互動,這樣也能夠讓產(chǎn)品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有利于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因此,作為包裝設計師來說,要在滿足兒童各類需求的同時,對家長的要求也給予充分的響應。通過藝術設計的方法和技巧結合當下流行的各種元素內(nèi)容,基于交互式包裝設計的理念設計出符合現(xiàn)代兒童心理、生理特征的食品包裝,讓包裝設計能夠充分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為不同品牌的食品帶來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