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登強 湖州小浦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當前水泥行業(yè)正在高質量的發(fā)展,新建及技改項目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工程合同糾紛也隨之而增加,結合我公司近年實施的建設項目,對如何有效解決工程價款面臨的風險及應對策略展開了研究和探討。
當前水泥行業(yè)建設項目主要為工程總承包(EPC)模式,我司近年來的投資較高的新建、技改項目,都采用了工程總承包模式。例如2017年的?3.8m水泥磨配套?1600×1400 輥壓機預粉磨系統(tǒng)由某水泥工業(yè)設計研究院總包;2018年現(xiàn)有2500t/d熟料生產(chǎn)線低氮脫硝技改項目由某工程公司總包;2019年新建年產(chǎn)200萬噸粉磨站項目由某國際工程公司總包。以上項目都是通過邀請招標的模式經(jīng)評審后的最低價原則中標的。
水泥工程價款認定風險應對是從招投標準備直至工程竣工,合同履約完畢為止的全過程管理,應對的方法取決于風險的性質、招標人以及承包方的經(jīng)驗和實力。風險損失應在招投標參與各方之間進行合理分擔,通常應按照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和有利于合同履行的原則分擔。同時,風險分擔一定要有利于調動承包方的積極性,激勵承包方加強風險管理,從而降低成本,節(jié)約投資。
風險回避是為了減少風險的發(fā)生采取的措施,目的是為了減少損失。但在當前水泥工程項目招標中,很多發(fā)包人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為了承包人能很好的履行合同,設定高資質的投標人參與投標,造成中標價高于預期,就是一個過分回避風險的例子。另外實際工程實踐中,承包方以低于合理的成本價中標,對于發(fā)包方來說,表面上成本降低,但在實施過程中,承包方通過增加簽證的方式在結算階段進行索賠,通過擴大合同額達到盈利的目的。
風險轉移并不是把風險轉移給接收方后,接收方即會面臨相應損失,通過招標的方式,即發(fā)包方可以轉移部分風險至承包方,同時這并不代表承包方承接該項目就一定會虧損,有經(jīng)驗的承包方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優(yōu)勢,嚴密組織,通過合理控制成本,項目是完全可能達到盈利的目的。反之,中標人如果投標報價失誤,施工時又沒有合理的組織,成本控制能力較差,很有可能會有虧損的風險。
在招投標過程中,對于一些發(fā)生概率低,風險損失小,對其采取措施又需要成本投入的,一般運用風險自留的方法來解決。
例如某水泥工程項目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存在以下若干風險:
(1)總平面規(guī)劃場地狹小,施工時無場地優(yōu)勢,會造成材料機械二次倒運。
(2)鋼筋鋼材、商品砼處在漲價上升通道中。
(3)人工費有上漲趨勢。
以上這些風險因素如果在合同中約定固定總價或綜合單價無論何種原因均不予調整,項目實施過程中承包商會因為漲價而出現(xiàn)虧損,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在招標文件中適宜設定以下條款:
(1)本項目因總平面原因造成的二次倒運費用,承包人需自行踏勘現(xiàn)場考慮成本,固定總價不予調整。
(2)材料調整:鋼筋、鋼材、商品混凝土上漲或下跌5%的,5%以上的可以調整,其余材料不給調整。
(3)人工費單價調整:人工單價結算時按開工期和竣工期當?shù)卦靸r主管部門發(fā)布的造價信息中的人工單價平均值調整。
發(fā)包方通過以上的條款將自留部分風險,同時也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有效的使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很好地履行了合同。
在一定的條件下,某些風險是可以利用的。風險與機會并存,因此,風險應對的措施也不僅僅是回避,在某些情況下,合理地利用風險有可能帶來一些積極的效果和收益。
1.某水泥工程項目招標文件關于價款調整主要有:
(1)發(fā)包方與監(jiān)理現(xiàn)場共同認可且非承包方原因發(fā)生的單價實際工程量與清單工程量在+3%至-3%以外的工程量。
(2)項目建設期間的人材機變化不予調價。
(3)政策性文件不予調價。
(4)合同預付款為30%。
2.某工程公司在投標前對招標文件進行了風險評估
(1)人工費每增長1%,工程造價約增加0.0687%;
(2)鋼材價格每增長1%,工程造價約增加0.0625%;
(3)商品砼價格每增長1%,工程造價增加0.05%;
(4)非主要材料及圖紙與清單工程量誤差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忽略。
由于疫情影響,人工成本約漲幅10%,鋼材價格約漲幅10%,商品砼約漲幅5%,輔材價格無波動。
因此風險因子為:10×0.0687%+10×0.0625%+5×0.05%=1.56%。
因該項目預付款為30%,可以在鋼材期貨市場價格低位階段購置鋼筋鋼材,降低主材的漲價風險。
由上可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工程價款的認定,涉及了多方面的風險問題,有關人員應當在招標、合同談判階段多方面考慮,確定合理的計價方法,為工程的順利進行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