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維 韋玉慶 黃小武 韋 鈺 曾慶倫 賀 春
1.廣西柳州市城中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柳州545006;2.廣西鹿寨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鹿寨545600;3.廣西柳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柳州545006;4.廣西融水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融水545300;5.廣西融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融安545400
小反芻獸疫于2007年首次傳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qū)[1];2013年11月底再次傳入我國并不斷蔓延,對養(yǎng)羊業(yè)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2]。接種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是防控該病重要措施之一。羔羊小反芻獸疫疫苗的首免日齡尚無統(tǒng)一標準,各地養(yǎng)殖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優(yōu)化或完善免疫程序是全面深入推進小反芻獸疫防控的重要內(nèi)容。本試驗旨在評估當?shù)睾谏窖虿煌酌馊正g接種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為優(yōu)化當?shù)匦》雌c獸疫免疫程序提供參考。
1)試驗疫苗。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50 頭份/瓶,批號:2016044-2,每頭份疫苗含有的小反芻獸疫弱毒病毒至少為1×103TCID50。按瓶簽注明頭份,用滅菌生理鹽水將疫苗稀釋至每毫升含有1 頭份,充分混合均勻,冷藏保存?zhèn)溆?,稀釋后的疫苗? h內(nèi)用完。
2)診斷試劑。
①羊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試劑盒(酶聯(lián)免疫法):購自北京勤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為20170802。
②小反芻獸疫病毒實時熒光RT-PCR 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世紀元亨動物防疫技術有限公司,批號:PPR20161010。
3)儀器。Multiskan FC 酶標儀(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熒光PCR 儀(CFX96 Touch)(美國BIO- RAD(伯樂)),可調(diào)移液器,恒溫培養(yǎng)箱。
4)試驗動物。選取接種過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的母羊所產(chǎn)后代,且未接種過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臨床檢查健康、30~80日齡的柳州本地黑山羊80 只。
1)疫苗的接種。試驗時間為2016年9月-2017年3月,將試驗山羊隨機分為A(30~44日齡)、B(45~54日齡)、C(55~64日齡)、D(65~80日齡)4 個試驗組,每組20 只,采集棉拭子樣品后每只山羊頸后皮下注射試驗疫苗1 頭份,在未改變原有條件下飼養(yǎng)。
2)樣品的采集。
①棉拭子。免疫前,逐頭采集試驗組山羊的眼拭子、鼻拭子樣品。
②血清。分別于接種疫苗后第28、120、180 天頸靜脈采血,每份不少于3 mL/次,分離血清不少于1 mL/份,血清清亮、無溶血、無染污,于-20 ℃以下保存待檢。
3)病原核酸的檢測。采用熒光RT-PCR 方法檢測小反芻獸疫病毒核酸,具體操作參照說明書。結果判定:陽性對照Ct 值≤30 并出現(xiàn)特定的擴增曲線,陰性對照無Ct 值并且無特定擴增曲線,實驗室結果成立;被檢樣品Ct 值≤30 并出現(xiàn)擴增曲線為陽性,30<Ct<37 并出現(xiàn)擴增曲線為可疑,重新抽提檢測仍為可疑,可判陽性;被檢樣品Ct≥37,判定為陰性。
4)血清抗體的測定。采用阻斷ELISA 方法檢測PPR 血清抗體,具體操作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以OD450nm吸光值為判定標準。試驗正常情況下,陰性對照吸光值≥1.0,陽性對照吸光值≤陰性對照吸光值×50%。按照公式計算阻斷率(PI):PI(阻斷率)=(1-樣本值/陰性對照孔均值)×100%,根據(jù)PI 進行結果判定:PI≥50%為陽性;PI<50%為陰性。
5)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和結果顯著性檢驗均采用Excel 軟件進行。
采用熒光RT-PCR 方法對采集的80 份拭子樣品進行小反芻獸疫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表1)。
1)第28 天的檢測結果。從表2 可以看出,山羊在接種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后的第28 天各試驗組均產(chǎn)生了一定水平的免疫抗體,抗體陽性率平均值為77.50%,其中A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最低為60%,D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最高為100%。
2)第120 天的檢測結果。由表3 可知,山羊在接種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后的第120 天,抗體陽性率平均值為85.00%,其中A 和B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均為70%,C 和D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均為100%,與A、B 組結果存在顯著差異。
3)第180 天的檢測結果。由表4 可知,山羊在接種小反芻獸疫弱毒疫苗后的第180 天時,抗體陽性率平均值為83.75%,其中A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為65%,B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為70%,C 和D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均為100%,前二者與后二者組間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1 試驗動物病原核酸檢測結果
表2 試驗動物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第28 天)
表3 試驗動物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第120 天)
表4 試驗動物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第180 天)
曲線圖顯示,A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B 組、C 組和D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上升后能較長時間維持在一定水平(圖1)。
眾多學者研究結果[3-8]表明,我國當前應用的小反芻獸疫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產(chǎn)生良好的臨床免疫效果。該項研究旨在優(yōu)化當?shù)匦》雌c獸疫免疫程序,有效提高轄區(qū)小反芻獸疫免疫質量,防止疫情發(fā)生和擴散,保護當?shù)厣窖蝠B(yǎng)殖業(yè)健康發(fā)展。
試驗動物血清抗體檢測結果顯示,A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免疫后第180 天時免疫抗體陽性率為65%、已經(jīng)低于70%,A 組與C 組、D 組免疫后第28、120 和180 天時的免疫抗體陽性率均存在顯著差異;B 組、C 組和D 組免疫抗體陽性率上升后能較長時間維持在一定水平,但B 組與C 組、D 組免疫后第28、120 和180 天時的免疫抗體陽性率均存在顯著差異,造成這些結果原因可能與母源抗體有直接關系,母源抗體對疫苗抗原有部分中和作用。研究[9-12]證實,免疫母羊后代獲得一定水平母源抗體。試驗動物病原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采集的80 份試驗動物拭子樣品均為陰性,表明試驗動物沒有感染小反芻獸疫病毒,排除了野毒感染對試驗結果的干擾。
圖1 免疫抗體陽性率趨勢曲線
從試驗結果看,以35~44日齡為首免日齡接種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理想,以45~54日齡、55~64日齡和65~80日齡為首免日齡接種疫苗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李芳等[12]研究報道,大部分羔羊1~2月齡時母源抗體維持較高水平,2月齡以后顯著下降至30%以下。過早接種疫苗易受母源抗體干擾而造成免疫失敗,接種疫苗過晚則母源抗體空窗期太長,又會增加PPRV 侵襲風險。因此,建議選擇55~64日齡為柳州當?shù)睾谏窖蚪臃N小反芻獸疫疫苗的首免日齡。
徐雅萍等[13]研究表明,具有母源抗體的湖羊羔羊的最佳免疫時間為100日齡左右,群體保護率高,免疫期長。張子榮等[9]研究分析,對于經(jīng)免場PPR 的最佳免疫時間應選擇在斷奶后30日齡左右,即60日齡斷奶、90日齡免疫;90日齡斷奶、120日齡免疫。免疫抗體受多種因素影響,免疫抗體水平是動態(tài)變化過程,各地應當依據(jù)實際監(jiān)測情況來調(diào)整或優(yōu)化當?shù)馗嵫蚴酌馊正g。該試驗樣本數(shù)量較小,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建議選擇55~64日齡段為柳州當?shù)睾谏窖蚪臃N小反芻獸疫疫苗的首免日齡。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各地養(yǎng)殖品種、飼養(yǎng)方式和地理條件等存在差異,可以根據(jù)實際免疫效果評估來調(diào)整或優(yōu)化當?shù)氐母嵫蚴酌馊正g,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免疫質量。養(yǎng)殖場在實施疫苗接種的同時應當高度重視生物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才能最終實現(xiàn)凈化和消滅該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