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育改革中,有效應用“群文閱讀”理念,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文章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對高中語文教學設計中群文閱讀的應用展開討論,旨在語文讀寫練習中,發(fā)揮群文閱讀價值,激發(fā)學生思維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語言鑒賞能力、文化繼承意識,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滿足新課程標準中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要求。
關鍵詞:群文閱讀;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一、 引言
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教學設計中的關鍵內容。群文閱讀作為新時期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理念,將其滲透在語文課堂中有利于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有效鍛煉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在閱讀中,準確探究閱讀、語言運用的本質,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為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礎。
二、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相關定義
群文閱讀是用于增強語文閱讀有效性的閱讀教學方法,基于群文閱讀,教師會結合某一主題、圍繞多個主題,篩選閱讀素材,使學生閱讀同組素材,并在閱讀結束后解析文章內容,構建可統(tǒng)一認知、集體總結的閱讀模式。高中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需要教師強調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重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思維,讓學生在主題導向下的群文閱讀活動中,可以積累大量閱讀經驗。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在群文閱讀活動的互動交流中,發(fā)散思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鞏固學生閱讀技能,使學生在文本總結、文章解析中,其綜合閱讀能力持續(xù)提升。另外,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為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群文閱讀在具體應用時,同樣可憑借自身靈活的閱讀方法,保持學生在文本篩選、討論分析、合作學習、表達互動等環(huán)節(jié)中的自由度,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滿足新課改基本要求。
三、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
核心素養(yǎng)具體指學生在成才路上應具備的能力,且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應符合學生未來發(fā)展、社會人才培養(yǎng)需求。對于學生而言,核心素養(yǎng)能夠反映學生、相關行業(yè)人才體系的關鍵要求。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由“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等內容組成,強調學生能力、思維、意識等方面關鍵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內容時,應注重學生情感體驗、能力運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認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具體來說,其中“語言建構”方面的素養(yǎng),學生需在文本閱讀、語文科目學習中掌握梳理文本的能力,可以自主總結語言文字使用規(guī)律,積累語言表達、創(chuàng)作、寫作經驗,能夠運用所學語文知識架構語言情境,將其運用在人際交往、文本描述中?!八季S發(fā)展”素養(yǎng)則是因語言信息本身的復雜性,對學生邏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等思維有著較多要求,具有該素養(yǎng)后,學生可借助自身思維,順利地完成語言信息總結、運用任務。而“審美鑒賞”具體包括學生欣賞、體驗文本中語言魅力的能力,是對學生情感體驗、文字欣賞、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另外,“文化傳承”方面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是從文化傳播、繼承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文化體系,具有文化自覺意識,且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自信,可以承擔起文化傳承的責任。
四、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由“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語文教學目標可見,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為學生思考、讀寫練習創(chuàng)造條件,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達成新課程標準中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師在語文教學閱讀或寫作教學設計中,不僅應鼓勵學生深度思考,還應使學生樹立觀察生活、情感認知的意識,懂得借助閱讀活動豐富學生精神世界,開闊高中生視野,讓學生在閱讀素材的積累中,自身文化品味不斷提升,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
在此背景下,閱讀在語文科目學習中的作用尤為突出,但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活動時,卻衍生出較多現(xiàn)實性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閱讀形式單一、學生閱讀量少、閱讀期間情感體驗不足等方面,且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思考空間少,課內、課外閱讀活動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融合不到位,難以全面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群文閱讀概念提出后,為教師設計語文教學活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但為確保群文閱讀有效性,教師仍需結合高中生、高中語文課程特點,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夯實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基礎。
五、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案
(一)明確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議題
為突出群文閱讀的教育優(yōu)勢,教師在堅持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的前提下,還應明確群文閱讀議題,科學合理地設計閱讀形式、篩選閱讀內容。首先,教師應結合高中語文教材,根據(jù)其中各單元的閱讀主題、課文內容,制訂系統(tǒng)的群文閱讀方案,合理選擇群文閱讀議題。在此期間,教師應注重語文課本與群文閱讀的關聯(lián)性,以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議題的互通性。比如,針對散文單元的群文閱讀活動,應基于散文特點,選擇對應的群文閱讀議題。通過兩者的聯(lián)系性,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可了解散文描述方法,快速感知散文語言運用規(guī)律。
其次,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在群文閱讀中,應避免閱讀素材選擇過于僵化,而是按照高中生認知特點、能力培養(yǎng)需求,選擇可多層次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群文閱讀議題,使學生在與所學內容相符的議題中,掌握文章核心內涵,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綜合能力。最后,在群文閱讀議題選擇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教師還應強調群文閱讀活動的趣味性,以及學生在閱讀中獨有的感知空間,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具有探究欲望,重視閱讀中經驗的積累以及閱讀技能的研究。
(二)突出學生閱讀期間的主體地位
為滿足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相關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教師應在群文閱讀活動中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自身思維、鑒賞、審美、文化傳承能力的形成中占據(jù)主動地位,主動配合教師鍛煉自身閱讀、語文技能。一方面,教師應將“閱讀”作為語文課堂關鍵,并在具體語文教學實踐中,基于群文閱讀概念,設計任務驅動型閱讀活動,或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故事情境,帶領學生主動閱讀,積極參與群文閱讀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后,教師還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加深學生對閱讀主題的理解與認識,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
另一方面,設計群文閱讀活動時,語文課堂結構不會受到較多影響,教師只需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優(yōu)化處理語文閱讀活動流程,鼓勵學生“自讀”“自悟”,抓住群文閱讀的重點、難點知識??梢栽谌何拈喿x主題引導下,聯(lián)系所學內容、語文知識經驗,總結文章閱讀、寫作技能,學會通過文章重組、內容加工的方式,靈活運用自身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文本鑒賞等能力,針對性地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設計多層次的群文閱讀活動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明確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活動議題后,還應進一步選擇閱讀素材、閱讀內容、閱讀形式。對此,教師應針對高中生認知特征,設計多層次的群文閱讀活動,提前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模板,完善群文閱讀內容,借此凸顯群文閱讀功能,增強群文閱讀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首先,教師設計群文閱讀活動時,應強調學生思維引導,為學生自主閱讀、主動探究留有空間,并以閱讀興趣培養(yǎng)為前提,選擇符合高中生全面發(fā)展的閱讀素材,使學生在興趣帶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群文閱讀活動,且對后期閱讀、語文學習保持熱情。
其次,教師應創(chuàng)新閱讀導入、閱讀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用游戲、微課視頻、趣味圖片、故事等元素,增加群文閱讀形式的趣味性,加大高中群文閱讀活動的吸引力,讓學生能夠感知閱讀魅力,樂于主動參與,可以跟隨教師閱讀教學設計,逐步探究閱讀素材,掌握更多閱讀技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最后,確定群文閱讀內容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式的群文閱讀,學生在閱讀目標、閱讀任務引導下,可協(xié)作閱讀、分享閱讀感悟,有利于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積累更多學習經驗,可以解決文章閱讀、語言應用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四)應用讀寫結合方式設計群文閱讀
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語言是語文學科的核心內容,語言建構同樣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內容?;谧x寫結合的群文閱讀活動,可通過閱讀、寫作的融合,鍛煉學生語言技能,滿足高中語文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活動時,應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重視閱讀中語句分析、詞匯運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結文章語言結構,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并在同主題、同類型的群文閱讀后,可以逐漸深入理解文章情感、文化底蘊。甚至在語文學習中能夠快速提煉文本重點,了解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繼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針對性地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除此之外,教師在讀寫結合模式下設計群文閱讀活動時,還應進一步確定群文閱讀基本要求,科學設計閱讀目標,確保學生群文閱讀的深度與廣度,為學生語言建構、語言運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比如在學習《致橡樹》時,教師可提煉整個教材內的相關內容,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同時分享自己喜歡的語句,總結詩句中的語言特點、詞匯運用技巧,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之后,教師請學生按照自身知識經驗,分享閱讀感悟,并結合語文學習進度、已有的語文知識經驗,自主搜集相關的閱讀材料,且在閱讀主題明確后,運用群文中的閱讀技巧進行習作練習,鍛煉學生語言建構能力,強化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效果。
(五)構建拓展式的群文閱讀活動
為增強高中群文閱讀活動內容的發(fā)散性、可擴充性,在利用群文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教師可構建拓展式的群文閱讀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教材內的課文主題、作者為基礎,選擇對應的閱讀素材作為群文閱讀內容,如同一文學作品中的不同章節(jié),或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等。學生在教學擴展、課內外拓展閱讀中,往往可總結群文閱讀中不同文本的聯(lián)系性,梳理文章結構、詞匯運用、細節(jié)描寫,總結群文閱讀中的語言經驗。比如在學習詩歌、文言文時,教師可利用拓展式的群文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欣賞眾多篇目中的修辭手法、語言藝術、文本風格,或歸納總結同一作者作品的語言風格,為學生閱讀思維的發(fā)散打造更大的空間。例如在以魯迅先生作品集為基礎設計群文閱讀活動中,《故事新編》《吶喊》《彷徨》等作品中,學生可了解魯迅先生的文風,體會其對現(xiàn)實的思考、批判精神,有效培養(yǎng)學生探究、信息整合、文本加工、閱讀理解等能力,加深學生對群文閱讀、語文閱讀的認識,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群文閱讀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將群文閱讀融入語文教學設計中,可利用該類閱讀模式下閱讀活動的思考性、綜合性特點,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群文閱讀,高效率內化語文學科知識,掌握語文閱讀、寫作技巧,保障高中生語文科目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蔣長輝.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文淵(高中版),2019(2):88-89.
[2]趙永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課堂活動設計研究[J].新課程,2019(33):2-7.
[3]黃鑫.高中語文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課外語文(教研版),2020(5):133-136.
[4]張蕓蕓.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9(31):86-87.
[5]陳琰雅.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9(1):18-19.
作者簡介:
馬亞輝,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