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娟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正式的教育教學過程的起點,更是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關鍵時期。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的講授中結合各種教學資源,拓展眼界,并且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知識傳授和教學都離不開信息技術?;诖耍疚恼聦πW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深度融合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引言
現代信息技術將圖像、動畫、聲音、融和為一體,為數學課堂注入旺盛的活力,向學生展示出豐富多彩的數學場景,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小學數學課程理念,改變數學課堂的枯燥現狀,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投入數學學習,為數學增添魅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知識點
運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幫助教師借助現代化、多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將重難點知識點的推理過程進行形象直觀的展示,加深學生理解與掌握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網絡,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
(二)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之中,不僅豐富了教學方式,同時也使教學內容更加的生動有趣。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應注意小學生的心理及個人特點,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在教學活動及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要充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真正達到數學教學的高效性。
(三)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方式
在數學教學手段發(fā)展過程中,從滿滿當當一黑板外加一塊小黑板,到五顏六色重疊板,到膠片式投影版,到可切換PPT,再到幾何畫板和Flash動畫,最后是交互式平板教學的認識和推廣,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應用給實踐教學帶來便利,教師在課前投入更多的準備工作,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
問題情境教學,即結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利用信息技術提出有趣的數學問題,經過老師的指導,發(fā)現數學中的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愛好。例如常見的建筑工人蓋房子的場景,為什么房子的屋頂會被設計成三角形,而不是坡形頂,修成三角形有什么好處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根據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提問學生:三角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在學習“三角形的知識”中學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房屋的屋頂被設計成三角形會更加牢固,同時可以查找其他關于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原理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學習欲望。
(二)應用微課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來整合數學知識,突出課堂教學重點以及難點,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有效鍛煉,還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效提升。在進行“植樹問題”這一數學知識點講解的時候,可以把提前錄制的微課視頻播放給小學生觀看,然后提出問題:在5米長的小路上每隔1米種上一棵樹,需要多少棵樹才能把兩端種滿?這個問題很多小學生都會回答錯誤,這是因為小學生沒有理解植樹問題的原理。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把植樹問題轉化成相對簡單的線段圖,小路就是一條線段,樹就是線段上面的點,小學生通過觀察能很快得出“樹的棵數=總長度÷間隔長度+1”這一結論,這樣小學生就能得到這一問題的正確答案。
(三)應用多媒體組織數學游戲
游戲對小學生而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開展小學趣味數學的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據,讓學生能夠通過游戲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以學“小數乘法”的相關知識為例,為了有效凸顯趣味數學的價值,教師可以設計“接雞蛋”的趣味游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出“雞蛋”從天上掉落的畫面,每個“雞蛋”上寫有一個小數乘法的算式,計算正確則視為成功接住“雞蛋”,計算錯誤則顯示失敗,在兩分鐘時間內,失敗次數最少的學生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勵。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學生能夠更加投入于數學課堂,在不斷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凸顯自身的主體價值。
三、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實效性
教師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與課堂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 中,把傳統(tǒng)死寂沉悶的數學課堂改造成了輕松愉快、學生樂于接 納且積極參與其中的新型課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教學,實現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借助信息技術設定相關的數學學習情景,將學生不自覺地代入到相關的數學情景當中,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了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和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知識探索能力。對于現階段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手段運用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也進行了積極的解決,對于不良現狀也進行了積極的改良,運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和教學資源,進行了更加科學有效的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會取得更加廣泛運用。
參考文獻:
[1]呂錦治.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J].江西教育,2020(36):76.
[2]吳靜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策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24):69-70.
[3]田嬌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2020,33(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