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曉敏
摘 ?要:讓課堂返樸歸真,就要使小學語文回歸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小學語文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老師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采取生活化教學,用學生身邊的語文教學。本文即是從生活化教學途徑、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觀察生活以及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深入生活三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生活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要注重語文知識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夠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其要注重從現(xiàn)實生活當中挖掘語文知識,又要注重從語文知識當中發(fā)掘現(xiàn)實生活,如此兩相融合,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才能夠得到質(zhì)的提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途徑
進行語文生活化教學,就是從生活入手,將語文的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切身體驗等各種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觀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世界,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主體需求,使學生產(chǎn)生迫切的表達愿望,對語文發(fā)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聯(lián)系實際生活,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設計并進行各種形式的“語文應用”專項訓練,使教學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以此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和渠道,把生活融進課堂,把課堂延伸到生活,實現(xiàn)語文生活化。
1.開展生活化“聽、說、讀、寫”教學
聽說讀寫是語文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也要將語文知識教學和學生們的聽說讀寫進行結合,如此才能夠切實發(fā)揮出語文知識的教學實效。很多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主要還是從語文知識的角度出發(fā)展開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但是卻降低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對此,教學老師就要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將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結合,如此最是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比如,在教學漢字之后,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漢字主要應用于哪些環(huán)境。比如在教學“什”“么”漢字之后,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為什么、你說什么等表示疑問。其次,教學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將什么進行書寫,這里的書寫不再是作業(yè)式的書寫,而是生活化的書寫,比如我們在生活中見到這些漢字,他們是怎么樣運用這些漢字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便能夠很好的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開展生活、社會化語文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可以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展開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探究。比如學生在學生“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之后,教學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知識所學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通過課本中所介紹的方法進行生活實踐運用,看看是否和自己所認知的方向相吻合。此外,通過生活實踐的語文知識教學,還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古語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就要培養(yǎng)學生這種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如此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思維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
二、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觀察生活
生活處處皆學問,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也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其實,語文課本當中所介紹的知識就是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但是因為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缺少觀察,所以大家并沒有認真領會現(xiàn)實生活當中所包含的語文知識。對此,教學老師就要加強引導,以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在教授學生這部分語文知識之外,引導學生對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雷雨情境進行觀察,看看是不是和課本當中所描述的一樣。比如,在雷雨來臨之前,燕子是否飛的低了,池塘里面的小魚是不是也游到了水面上。通過這種觀察的方式,就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認識雷雨天氣,同時又通過這種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觀察習慣,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當然,教學老師也可以在開展雷雨一課的教學之前,先引導學生提前做好生活觀察,從而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雷雨來臨之前的景象,然后再結合課文進行學習,看看有沒有什么不同之處,這也是深化學生語文知識學習和理解的重要方法。再比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一課之后,教學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回家之后進行實驗,對于曹沖稱象的辦法進行驗證,看看曹沖的稱象方法是否實用,而且曹沖稱象的辦法與物體的應有重量之間是否存在差距。通過這樣的比較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曹沖稱象辦法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更是使得小學生掌握了一種變通性的思維方式,從而深化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夏琪佳.從生活中來 回生活中去——小學低年段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8(97):42.
[2]丁俊杰.取生活之源泉,澆未來之花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探討[J].新課程(上),2018(10):127.
[3]唐雪梅.讓閱讀回歸生活,提升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8(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