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詩歌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愈發(fā)必要。加強英文詩歌的分析和鑒賞,對提高人文素養(yǎng)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本文以一堂詩歌教學課為例,通過讀前,讀中和讀后活動挖掘英文詩歌中的審美教育,欣賞、感悟、品味、創(chuàng)作詩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詩歌教學;審美教育
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確立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框架,提出了英語課程的育人總目標,即“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這一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英語后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關鍵成就,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閱讀作為獲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學習手段,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要自覺承擔起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詩歌閱讀教學的重任。
作為一種文學載體,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詩歌都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藝術特征,通過抒情、言志、和敘事將其所處時代的各種美集中表現(xiàn)出來(李良彥,2011)。英語詩歌因其優(yōu)美而富有節(jié)湊的音韻,簡潔而富有情感的語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承載著語言理解、文化滲透、審美教育等功能。但如何真正地把審美教育落實到詩歌課堂教學中并通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正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努力探索的問題。
現(xiàn)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語Book6(選修) Unit 2 ?Poems的語言運用閱讀語篇I've saved the summer為例,對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一下簡要分析,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會發(fā)現(xiàn)、思考、分析、學會表達、交流和分享知識和體驗,透過詩歌特特有的語言體味詩人對孩子深深的愛和濃濃的情,學會感恩和回報。這一情感體驗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緊密聯(lián)系,情感教育、知識技能和審美教育融為一體,更好地落實語言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讀前導入,引起情感共鳴
父母的愛,無出不在,父母的愛,無時不在,無論何時,父母都不會放棄孩子,那份愛深埋在心里。 為了喚起學生對父母的愛,在本課開始時,筆者播放了視頻剪輯Dance with My Father,通過問題鏈1.What kind of feeling dose the singer convey? 2. Do you love your father? Why 3. A father does everything he can to help us and what if he saved the summer for his kids? 來導入本課話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二、讀中互動,感受詩歌之美
活動一:主題美
設計優(yōu)美的配樂詩歌,從聽力上讓學生初步感受英語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在學生欣賞了配樂詩歌后問學生,“Who is the speaker in the poem and who is he speaking to?”,以此感受詩歌的主題——父愛之美。
活動二:語言美
詩人北島曾說:“詩歌不是拿來看的,詩歌是拿來讀的,不懂得這個道理,
不會讀懂詩,也不會寫好詩”。作為一個閱讀文本,詩歌以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給語言一份韻味。
(1) 讓學生跟著配樂吟誦,深入感悟詩歌中的韻律和節(jié)湊之美,隨之找出其中的韻腳(you, new, need, feed, nineteen, mean, way, day, own, own)并再次伴隨吟誦feel the rhyme and clap the strong beats together. 感受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也有利于學生體驗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詩歌的意境。
(2) 以任務型和交際法教學方法開展小組活動,每個小組負責找到一節(jié)詩中的修辭手法,與其他同學分享,引導學生享受英文詩歌的語言之美。
活動三:意境美
意境,顧名思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觀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體感的藝術圖畫。因此,所謂“意境”,可以說就是詩人強烈的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的交融。意象是詩人的感官接觸事物,經(jīng)過幻想、加工、創(chuàng)造,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形象。引導學生小組賞析前兩節(jié)詩,明白詩人用summer和winter意象,表達父母之愛可以給予我們溫暖,sunlight與darkness的意象,來表達父母帶給子女無限的希望,讓學生深刻感受詩歌之意境美。
三、讀后升華,體驗作詩之美
詩歌表達的是真實的情感,詩歌創(chuàng)作的素材源于生活。欣賞詩歌可以怡情怡性,創(chuàng)作詩歌可以抒寫情感,表露心聲,給人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 在學習和欣賞詩歌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會欣賞,感受詩意美、詩情美,另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熱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作才能,不斷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享受創(chuàng)作,體味成功。在學習和欣賞Ive saved the summer后,鼓勵學生去感悟人生,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激勵他們?nèi)ゴ竽憚?chuàng)作,使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體味成就感。
結(jié)語
詩歌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幫助學生感受美、體會美、想象美、欣賞美的過程(2006,虞春玲)。對英文詩歌的了解和熟悉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思想上受到美的熏陶,情操得到升華;英文詩歌教學中對不同“美”的挖掘,增強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中,不斷鉆研核心素養(yǎng)所傳遞的內(nèi)在信息,同時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在教學設計中要勤思考、敢實踐,精心設計詩歌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力圖將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發(fā)展學生在語言、文化、思維、學習各個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真正地獲得自主學習、終生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做到將“教書”和“育人”“立德”和“樹人”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良彥.試析英語詩歌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194-196
[2]虞春玲.高中英語詩歌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6):31-3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