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泉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應該關注并加強學生的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學生預習沒有一定的學習目標,看著課本不知道自己要學習哪里、看什么內容,這樣漫無目的的預習,對課堂學習沒有什么幫助?;诖?,以下對小學數學課前導讀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導讀;策略淺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4-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發(fā)展,小學教學體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課前預習也受到了教師的關注。但是在小學數學課前預習中,教師對課前預習的態(tài)度比較模糊,有的教師認為如果學生提前閱讀了教材,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就失去了對教材內容探索的興趣,也會使得課堂教學缺少懸念。
一、組織有趣的預習指導課
老師可以在上課前選取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設立情景再現,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步驟循序漸進地有效率地預習:第一,熟讀課本,了解大致內容,圈畫不理解的地方;第二,看看新知識有什么特點,與舊知識有什么不同的;第三,試試課后題會不會獨立完成。給學生們留一些時間去自學;第四,學生們自主完成預習后可以先和同學們交流解決問題,最后再把不會的問題留著等老師來解答。比如,“比例的應用”主要讓學生了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梢酝ㄟ^合作交流、嘗試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老師在上課前用問題引導學生預習:“淘氣和明明用玩具汽車換小人書的圖片,大家覺得能換幾本小人書呢?”“以物換物應遵循什么原則?”這時就要引導學生預習時注意到按一定比例交換的原則。通過這樣的有效預習,學生在進行組內交流討論,用自己喜歡的思維方法解答,并說出想法。
二、有計劃地布置預習,讓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實效化
課前預習是學生開展自主探索的前提,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做好課前學習準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獲取更多新的知識。預習是一個自主學習習慣,預習和課堂教學一樣,都需要有計劃。在合理的計劃下,學生才能明確學習目標,提高預習效率。很多小學生學習效率比較低的主要原因也是沒有具體的預習目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使課前教學更好的為教師教學提供保障,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預習內容的時候,應該有計劃的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有計劃的去進行課前預習。例如,《簡易方程》這節(jié)課當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字母所表達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在一定的情境當中字母所表達的數量關系。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當中的解題思路是用簡易方程法去解答這道題。如,水果店今天運了200千克蘋果,比香蕉的重量的3倍還少20千克,那么請問香蕉是多少千克?這道題已知蘋果是200千克,設香蕉為X,3X-20=200。學生首先要知道X的含義,再讓學生簡單的了解方程的意義。在這個過程,學生可以不斷的去發(fā)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質疑,形成基本解題思路,學習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數學問題。
三、增強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的自主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學生參與數學課前預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預習中的主體對象。首先,教師要使學生由被動的數學課前預習轉換為主動的數學課前預習,這樣才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數學預習效果。教師要多模式、多角度地提升學生參與數學課前預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課前預習的意義與必要性。比如,教師可以采用主題班會活動或者數學知識交流的模式,讓一些擁有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提出一些具備可行性的課前預習建議,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正確開展數學課前預習。其次,教師要適當地肯定與表揚每一位學生,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預習特征以及學習進度,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課前預習成就感。再次,在小學生的數學課前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教師屬于數學學習互動的引導者與組織者,扮演著重要的教育角色。教師要樹立積極的數學課前預習觀念,提升自我知識創(chuàng)新精神,采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開展數學預習活動,努力研究數學課前預習步驟,幫助學生完善數學預習過程,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數學課前預習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預習方案。
四、兼顧學生差異的課前導讀能提升學習效果
要在課前導讀中兼顧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現狀,就需要教師在設計課前導讀方案時做到“兼顧兩頭,滿足中間”,這樣有利于學生順利進入新課學習。教師在新授課的重難點分解上,要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更容易產生聯想和遷移,從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教師可以在學習小組中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討論,鼓勵學生首先在學習小組中大膽發(fā)言、積極思考,繼而在講臺上為他們提供展示機會,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例如,在教授“分數的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讀中專門設計幾個低難度的導讀問題,如“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哪些涉及分數的問題”“遇到這些問題我們該怎樣對待”“平時我們會遇到哪些需要‘分’與‘合’的場景”等,利用這樣的問題,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將分數和分數計算的相關知識映射到生活中去思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結束語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像是運動會賽跑一樣,預習的過程就相當于為賽跑準備的過程,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夠有能力應對未來。只有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準備工作做充分,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蘇贊界.抓好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09):75-76.
[2]湯鎮(zhèn)榮.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策略的應用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9(08):26.
[3]郭昌東.小學數學課有效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