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英
內容摘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效果,需要教師調動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在文本中更好地入情入境。鑒于此,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的內涵,著重通過直觀、問題、比較和評價等情境的創(chuàng)設喚起學生閱讀期待,成功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語文 閱讀教學 創(chuàng)設情境
新課程標準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具備包含閱讀理解、表達交流的多種基本能力。這表明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已經是當代小學生必備的一項素質。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與能力處于發(fā)展階段以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性、開放性、人文性等特征,一線教師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
一.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的內涵
閱讀情境指的是教師在閱讀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優(yōu)良閱讀氛圍和環(huán)境。閱讀和情境是共生共長的,融合小學語文閱讀和情境是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1]。新課程標準要求也實施情境教學,以此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教師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被輕松、溫馨和愉悅縈繞,順利進入閱讀情境,對即將閱讀的新內容躍躍欲試,快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tài),思維緊跟教學節(jié)奏,主動和文本、老師、同學等互動,使語文課堂教學向高效邁進一大步。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對喚醒學生閱讀熱情、培育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信心、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等都有積極作用。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情感一般是順利實施閱讀情境教學的紐帶,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時在依托情感的基礎上激活學生閱讀學習動機,引起他們的情感體驗,積極地、自主地閱讀、探索。然而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意識到創(chuàng)設情境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也嘗試用情境來提高,但片面地認為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讓課堂熱鬧起來,忽視在閱讀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要以啟發(fā)思維、引導情感為主,導致閱讀情境沒有很好地貼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現實生活,難以產生共鳴,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就要使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更有操作性、科學性,打造高效課堂。
二.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教師在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時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輔助閱讀課堂,讓學生進入直觀情境,拉近學生和事物的距離,幫助他們感知,對課文留下直觀的印象,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一方面,創(chuàng)設形象真實的直觀情境。小學生主要通過豐富的、具體的形象認識世界,雖然小學語文閱讀內容從生活中來,但語言比較抽象,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把抽象的課文語言轉化為鮮明的形象,讓學生身臨其境,滋生真切的情感;真實則是飽滿形象的真實感受,是學生可以觸摸、感覺到的事物。教師以信息技術為輔助,通過音樂、圖片等方式,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常識、生活經驗,直觀呈現課文描繪的事物,讓閱讀內容更形象真實,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月光曲》的閱讀中,教師播放三段不同的音調,創(chuàng)設和課文內容相似的情境,帶領學生們體會貝多芬情感的變化和兩兄妹在樂曲里的想象,再根據音調變化朗讀課文,產生真切感,課文事物在腦海里變得形象、真實,更清晰地感受貝多芬的樂曲創(chuàng)作過程。
另一方面,創(chuàng)設寓意深遠的直觀情境。情境教學本就具備寓意深遠的特征,這是意境說賦予的[2]。情境是整體,展現給學生感官沖擊,為學生開辟想象的道路,教師在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時由淺入深地關聯閱讀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直觀的、廣闊的情境中發(fā)揮想象力,認識抽象事物的本質,建立閱讀自信,產生并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草原》的閱讀中,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直觀的圖片情境,把學生們帶進大自然的意境,體會自己和茫茫大草原相處的場景,調動對知識的興趣和欲望,更積極地參與課堂閱讀活動。這樣的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結合情緒、意象,基于課文內容聯系課文表達的廣遠意境,讓學生直接形成感官印象,更深刻地體會課文內涵。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語文課程和其他課程區(qū)別開來的顯著特征之一就在于語文不僅更重視直觀形象性,也很重視欣賞性、時代性,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與時俱進的問題情境,和閱讀期間的學生形成相互依存的狀態(tài),形成屬于小學生兒童時代的閱讀情境,引導他們積極聯想和思考,從而讓閱讀課充滿童年的味道。學生進入充滿童真童趣的情境,力度、真切感、美感都能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重要影響,滲透智慧的啟迪,獲得滿足感,進行享受式閱讀,發(fā)展思維能力[3]。
例如在《少年閏土》的閱讀中,教師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了解魯迅先生嗎?你們看過他寫的哪些作品、和他有關的故事?課文里寫了哪些稀奇的事情?閏土是什么樣的少年?經過思考,有的學生回想了自己曾經學過的魯迅寫的課文,有的學生結合雪地捕鳥、瓜地刺猹、海灘拾貝、看跳魚兒聯想自己童年的趣事,如到野外露營、春游采摘野花野果、夏天游泳捕魚等等。此時教師指出:閏土的童年發(fā)生了很多稀奇事,大家看課本上的插圖,假如你是閏土的玩伴,跟他一起去西瓜地,你會發(fā)現猹嗎?能不能成功刺到猹?這樣的描述結合了提問,瞬間縮短學生和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從今天的生活穿越到過去的時代,進入角色或者感同身受,消除代溝,自主閱讀,表達情感。
3.創(chuàng)設比較情境,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
除了直觀的想象和思考,比較也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加強比較情境的創(chuàng)設,指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圍繞學習目標聯系和課文有關的內容,從字詞句段、作家、內容、形式、風格等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比較,通過觀察、分析、概括等經歷信息處理過程,鍛煉閱讀理解能力。
針對單篇課文閱讀教學,比較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注意增刪、置換、假設、列表等,強調進行字詞句段的比較,根據相同點讓閱讀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根據不同點體會課文材料的個性特征[4]。例如小學高年級閱讀重點往往在于分析作者表達的手法、效果,在發(fā)現作者如何寫的同時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處是什么。如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強,教師可進一步引導:還可以如何寫,新思路和作者思路有什么區(qū)別,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是什么等等。通過在單篇閱讀中明確比較的范圍、角度和切入點,形成閱讀小專題,高效促進小學生積累閱讀經驗。
針對單元整組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比較閱讀情境主要面向訓練學生的跨單篇課文專項知識和技能。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的閱讀,整組課文圍繞“點面結合描寫場景”展開訓練,教師創(chuàng)設比較閱讀情境,先用《七律·長征》和《狼牙山五壯士》引路,指導學生把握場景描寫的點、面特點;接下來嘗試讓學生自主閱讀《開國大典》,對比四個場景描寫,在分清主次的同時把握詳略;然后基于《燈光》讓學生試著比較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的點面結合寫作特征,闡明個人觀點,總結成寫作心得;最后根據學習單元整組課文的經驗,列出《記一次游戲》的習作提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點評。這樣的比較閱讀完成課文閱讀訓練任務,并通過習作訓練總結語用規(guī)律,做到在閱讀中學習寫作,通過讀寫結合深化理解、完成習作,增強讀寫技能,提高語文能力。
4.創(chuàng)設評價情境,豐富學生閱讀表現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不能局限在評價學生閱讀的效果,必須注意評價內容的多維性和評價方式的靈活性,讓學生的閱讀表現更豐富[5]。但在過去的很多年,教師評價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時都習慣使用唯一的方式,也就是出一份卷子,簡單的分數卻不能體現出學生們真正的閱讀水平,學生也無法體會分數的涵義。為此,教師要改進閱讀評價,積極創(chuàng)設評價情境,即通過表現性評價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直接在學生課堂閱讀的過程中觀察、評價他們的閱讀表現,體現出他們在不同情境里的閱讀學習和發(fā)展情況,做好調整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準備。在這一表現性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們展現自己對閱讀問題的理解、解答,并允許他們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用靈活的方式應對。
例如教師在閱讀課上觀察學生朗讀課文時的音量、語調、停頓和心理重音等,當課文感情基調激昂慷概時,學生朗讀的音量高、語速快、停頓急促、突出心理重音,而且表情激動、感情高亢,這就意味著學生已經入情入境,齊讀也是如此,表明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取得成功。教師還要為每一名學生建立語文閱讀檔案,將他們學習過程中有關于閱讀的資料和成果等匯集起來,包括課堂閱讀筆記、日常閱讀作業(yè)、閱讀相關材料、榮譽證書等,見證學生在閱讀上的進步,不僅讓自己和家長了解孩子的閱讀進程,還讓學生產生閱讀的成就感。通過閱讀表現性評價情境的創(chuàng)設,真正做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相長,讓學生得到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同時幫助教師改進閱讀教學方式,提升師生的反思能力,讓閱讀課堂更精彩、更高效,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穩(wěn)定持續(xù)地發(fā)展。
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貫徹執(zhí)行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語文的理念,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學習之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效果。如今新課程改革還在不斷深入,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必將越來越廣泛,教師創(chuàng)設的閱讀情境也將越來越多樣,基于高效語文課堂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冼華英.立足情境教學,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山海經,2019(16):57.
[2]肖峰.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新課程導學,2020(02):38.
[3]徐慷.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0(05):37.
[4]孟獻美.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75-76.
[5]丁曉霞.學生閱讀能力的生長點——小學語文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策略[J].中華少年,2020(07):92+94.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東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