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摘要:在新課改和“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推動學生自身能力整體提升的關鍵性所在。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益。本文重點從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展開細致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高年級
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生的重要基礎課,對小學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小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積極意義,注重語文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的全面素質的養(yǎng)成更為有益。
一、把握心理特征,引導積極情緒。
加強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從共同目標、共同理想、同學之誼、師生之緣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的積極情緒。要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分析不同時期、不同背景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既要堅持共同目標、正確方向,又要認識到理想彼岸的多樣性,同時要注意到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的差異性和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要把握其心理、思想、行為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并適時給予適當?shù)闹笇?,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使得學生能夠在完成這一點上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學習得到一定的知識,最終使學生克服重重困難,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承受力。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草原》時,學習前,將故事框架標注,分段閱讀,加深印象。開始,老師可以給學生做一個故事的簡要介紹,勾起學生的興趣,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象進行學習,故事內容會更加豐富和生動,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講講到草原上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從而實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發(fā)揮小學生自主性,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現(xiàn)代教育一直注重小學生在課堂上要體現(xiàn)出主動性。教師作為指導者,要在指導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護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思想。在這個基礎上,激勵主體的個性,教師自己的理解只能代表自己的思路并不能代表學生,更不能強加在學生身上,要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文章,用自己的感悟來詮釋作品。積極開展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通過積極開展形式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小學生今后順應社會、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參加團隊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才華,增強其自信心;可以很好地陶冶自身的情操,鍛煉人的精神和意志,并且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自身保持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比如在對部編版的《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其主題思想就是五壯士展現(xiàn)出來的堅韌不屈的精神。要讓學生感悟這樣的較有人生哲理的話,對于小學學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比較困難的。但將狼牙山五壯士與歷史故事之間作為參照,并且讓學生和自己相關聯(lián),或由此為實踐活動,就可以引導和幫助學生步入到一個更寬闊的世界,即讓學生認識當時抗日戰(zhàn)爭的殘酷性,從而讓小學生明白如今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培養(yǎng)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敬意。教師可與學生一起扮演角色,教師要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理解,學生在教師引導的過程中,產生個體化的閱讀和實踐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思想意識以及擔當意識。
三、引入恰當音樂內容,幫助緩解身心疲勞。
音樂能夠讓人愉悅寧靜。語文課堂恰當引入多元化的音樂內容,能夠讓學生在一種安全、輕松的狀態(tài)下自由進行學習,有利于們減少和有效緩解他們的各種身心倦怠。傾聽者在腦下垂體刺激功能酶的作用下,大腦就自然會釋放一種特殊的物質,可以通過音樂刺激人的腦部,活化人的腦細胞,適當?shù)倪M行音樂的刺激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有效的的解放心理疲倦,消除學生的顧慮與恐慌,幫助學生恢復學習勇氣與自信,獲得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走出焦慮。音樂也可以充分地滿足人的各種情感要求,只有當一個人的身心愉悅,人的各種機體中的分子才能夠會順利地傳遞,隨之而來的就會產生激動和興奮的情緒,人的整個精神面貌也就會展示出積極向上的情感狀態(tài),精神綻放,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得到了深入。例如,以部編版的《小小的船》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先用教材展現(xiàn)一段美好的夜空,有星光一閃一閃的,有彎彎月兒高掛,一位小孩子坐在月亮上,望著美好的星空,然后播放寧靜的歌曲,配合著課本的教學,有助于緩解小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在教學中成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總之,小學應當根據(jù)要求,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為基礎,探索一套科學合理適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采取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和措施,從而構建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為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2]王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華少年, 2017(3):1.
[3]孫艷清.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