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東
摘要:在國家大力開展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過程也在不斷得到完善,除了教學內容外,教師也開始重視課堂教學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而言,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課前的預習。而且,新課程改革針對的不僅僅是城市教育,它對農村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師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面對這樣的要求,根據農村教育的現實情況,就必須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農村教育的方方面面。所以,筆者本文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前預習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對農村數學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農村教育;課前預習;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與以往相比,農村生活水平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農村教育的問題,只有促進了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才能促進農村地區(qū)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因此,在農村教育中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將農村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的重點,可以極大地推動農村地區(qū)的健康發(fā)展。
數學在小學教育中有其自己的特點,相較于其他學科,它以學生的理性思維培養(yǎng)為重點。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重點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數學教學的全部環(huán)節(jié)之中,課前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而且在課前預習時,學生能夠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問題,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既提升學習效率,也提升教學效率
一、新課改下學生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在國家大力開展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不再主導教學,課堂的主體慢慢轉變?yōu)榱藢W為了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習方式也成為了對學生的一種要求,相較于以往的被動接受,學生現在也逐漸開始主動進行知識的預習。所以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教師對學生就要重點強調課前預習,通過學生的預習來加強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預習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而且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找出自己不會的知識,在課堂上針對性提問,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因此,在教學時,學生課前預習能力是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的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前有效性預習的策略
(一)樹立預習意識,提高自學能力
農村小學數學開展時,因為數學特有的抽象性,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個人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是教師的重點。但是由于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弱,所以教師在教學就要將學生預習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重中之重,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預習時發(fā)現自己的問題與不足,然后有針對性的對教師進行提問,然后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能夠不斷加深對知識的把握和理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乘法》這節(jié)課的時候。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以前學習過的乘法口訣進行回憶和復習,并且能夠準確無誤的背誦下來。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預習將要學習的乘法的知識,通過這種方法,讓預習的意識時刻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如果學生能夠很順暢的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以此來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與問題意識,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二)積極創(chuàng)設預習條件,布置預習任務
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在預習時,對于重難點知識,學生可能會存在把握不準的情況。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時,就不能只依靠學生的自主預習,同時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預習條件,然后在預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學生預習思考難度適中的知識,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教師則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預習,找出自己的問題,上課過程中認真聽講,以此來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中,由于學生剛剛對分數有所接觸,很難保證自主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不出現問題。因此,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進行預習,創(chuàng)設預習條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講故事,問問題等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通過自主思考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預習能力和預習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三)培養(yǎng)預習習慣,給予預習指導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預習方式,教師在指導學生玉溪市要讓他們掌握合理的預習方法,然后根據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合理預習。預習小學數學,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初步了解是重點。因此,在預習的時候,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方法,盲目進行預習,就很難提升預習效率,達到預習目標。所以學生在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找到好的預習方法,以此來提升預習的成效。
教師在課上檢驗預習效果時,通常會出現許多學生預習效果不理想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間的時間,向學生傳授預習方法,學生掌握一定方法胡,就可以有效進行預習,提升預習效果。
(四)鼓勵學生合作預習,提高預習效果
在當前的農村教育環(huán)境中,學校的建設通常都是以村為單位,這就使得學生和學生的家庭之間距離都比較近,這也就為教師指導學生結組合作預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教師要利用這個條件,引導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合作預習,這樣可以有效提升預習效率。在進行合作預習時,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在討論中完成預習,然后共同解決預習中出現的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發(fā)散思維,提高預習成效。因此,在預習是,教師就要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提高預習的效率。
三、結束語
筆者在本文中主要探究農村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策略這一問題。在新課改理念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積極開展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同時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明確自己的任務,積極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預習方法,為學生劃分合理的預習小組,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通過有效的預習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江山.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2021(26):16.
[2]江虹.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前有效性預習策略[J].讀寫算,2020(24):1+4.
[3]胡麗珍.農村小學數學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有效性銜接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0(2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