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
摘要:我們都知道,聽說讀寫練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方式,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認識到讀和寫的重要性,在課堂上不斷地去讓學生讀課文和聽寫生字,但是這種方式下,許多教師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情感,導致學生形成一種機械化的學習。因為學生朗讀的過程是一個語言的表達和吸收,反復地進行朗讀,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是教學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之一。學生有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就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所以,本文主要探索朗讀教學的意義,以及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需要采取的教學措施。
1利用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朗讀氛圍
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中提到學生要有對文字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要想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應用,就需要不斷地通過閱讀和朗讀。閱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話語把文章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而朗讀主要是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比如語氣激昂等。在這種方式下,學生既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又能夠把文字變成語言應用到平時的交流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或者播放視頻、圖片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的場景,使得學生逐漸融入到文章當中。例如,在學習古詩時,本篇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是讓學生能夠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篇古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ppt給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回答圖片中的內(nèi)容,比如天空等,進而引出課題。之后,教師給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讓學生糾正不認識字的讀音。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熟悉這篇古詩。最后給學生播放一個朗讀的音頻,讓學生進行欣賞,間接地去影響學生的朗讀方式。之后,教師播放合適的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朗讀。等到本節(jié)課上完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當你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朗讀時,你的感受是什么”?學生的回答大都是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朗讀詩,心里有不一樣的感覺,讀詩有了新的體會。教師通過學生回答,可以不斷地去修改教案,更好的去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
2開展多種多樣的朗讀活動
朗讀教學是要求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更好地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舉辦一些比賽,讓學生以競爭的方式進行朗讀,能夠調(diào)動起課堂的氛圍,使得多數(shù)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此外,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所有老師都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使得學生把語文應用到日常交流中,從而不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很容易沉溺于電子產(chǎn)品中,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再加上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逐漸失去對語文的積極性。我們都知道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道理,所以當學生對朗讀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舉行朗讀比賽,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去進步。例如,在學習課文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閉著眼睛去聽老師的朗讀,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不斷地去想象畫面,從而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其次,教師要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去朗讀課文,對于不認識的生字,教師要反復帶領學生朗讀。之后,教師說:“同學們,關于這篇文章還有哪些不認識的字詞”,大部分學生回答沒有。教師說:“同學們,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一個比賽,五六個人為一組,然后每個人讀一段或者兩段,最后看哪組學員讀得最好,進行小紅花獎勵。給你們20分鐘的準備時間”。在學生準備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旁邊進行觀察,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要及時地進行幫助。除此之外,如果課堂時間比較充足,教師還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排練劇本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表演,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每種動物的特點,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本篇文章。
3科學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有時候會叫學生朗讀一段課文,但是很多教師都忽略了評價,比如情感和停頓方面的問題,只認真聽學生字詞的讀音,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因此,當學生讀完文章之后,教師要進行鼓勵或者提出錯誤的地方,幫助學生進行改正。其次,當學校組織一系列的朗讀比賽時,只是單純地給學生進行排名,比如一等獎,二等獎等,而對于其他同學的朗讀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進行指導,導致朗讀活動局限于形式。所以,教師可以在每位學生朗讀時,進行簡單的標注,比如有字詞讀音的錯誤或者情感沒有表達出來等,比賽完之后告訴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要認識到朗讀教學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的活動,調(diào)動起學生的熱情,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參考文獻
[1]何菊芳.扔掉包袱 快樂起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增效減負策略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61.
[2]李媛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