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全
摘要: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的構建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成果,也是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激活學生智慧與思維的有效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意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基于生本理念來為學生構建數學課堂,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fā)展與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數學課堂也能因此變得充滿活力。鑒于此,本文對初中數學生本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本課堂;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數學課堂上,學生一直都十分被動,大多是無條件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在學習與解決問題的時候對教師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而生本課堂理念則不同,其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是發(fā)展學生智慧、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的有效方法。
一、打造初中數學高效生本課堂的基本原則
1、堅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課堂是把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體,讓學生通過聆聽教師對課堂內容的講解,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過程。許多不適應這種課堂環(huán)境的學生,會對教師的教學語言沒有反應。在生本理念下,學生應該在學習活動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具體教學活動的展開,都應當圍繞著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
2、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學生在初中階段才初步接觸數學課程,在學習的初期階段,難免會感到課程內容較為復雜和抽象。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持,課程學習的難度很快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學生要么覺得自己根本就學不會,沒有必要在數學課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么對數學課程的內容感到無聊,逐漸放棄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3、以“引導式”的教學方式替代“灌輸式”教學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較大,許多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節(jié)省時間,選擇“灌輸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表面上可以加快課程進度,但其實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未必都能在第一時間反應和吸收,如果教學進程過快,學生就沒有了思考和理解的時間,需要在課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效率反而下降。
二、初中數學生本課堂教學策略
1、制作微課資源
生本課堂,強調“以生為本”。運用微課構建初中數學生本課堂,自然也要圍繞學生制作數學微課內容,利用適合每個學生的數學微課內容,由淺入深展開課堂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學習課堂教學內容,奠定數學生本課堂的基礎。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依照建構主義的思想,常常會將不同知識點的難度單獨整理成不同模塊的課件內容,利用微課匯總課本知識點、難點的同時,便于學生了解各個知識點、難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逐步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反比例函數”課堂教學后,有些學生需要利用微課進行復習與鞏固,徹底理清反比例函數的概念、作用等,筆者會提前根據課本上的習題內容“小明去阿姨家玩,坐公交車從A點出發(fā),到阿姨家B點的路程為140km,那么該過程中花費的時間t(h)隨著速度v(km/h)的變化而變化”,制作關于該課程的微課視頻,將其上傳到資源庫中,學生就能通過熟悉的案例內容,聯想起該節(jié)課程的相關定義、定律等,從而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生本課堂[1]。
2、設置任務驅動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與推進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該重視課堂的改革與優(yōu)化,強調學生的主動性與自發(fā)性,凸顯學生的中心位置。要想切實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對過去的數學課堂與教學方式進行整改,通過任務的方式推進數學教學,實現學生切身感受知識研究的全過程,這樣就可以有效保障學生的課堂中心位置,推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講授“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內容時,在學生初步認識并學習了多邊形的相應概念以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相應圖片,同時向學生提問:“圖片中的廣場中心邊緣為五邊形,其五個內角的和應該怎樣求出?”學生進行簡單的互動以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三角形、四邊形等圖片,并繼續(xù)提問:“你是否可以應用這些熟知的圖形來求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在學生發(fā)表看法以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數學思維中經由未知轉變?yōu)橐阎臄祵W思考方式,同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多邊形的內角和,來推導n邊形的內角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也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符合課堂改革的要求,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3、組織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是生本課堂的關鍵形式,在小組合作進程中,學生可以大膽地抒發(fā)自身的見解,談一談自己對數學知識與問題的看法。在這一進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合作進程、成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判斷,最大限度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依據這種判斷,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困惑之處進行解答,高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除此以外,學生合作研究的形式比教師直接授課要活躍得多,更加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生積極加入課堂學習中。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在課堂開始前的預習成果,談一談自身的想法,同時組長對每個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歸納與總結,學生可以說一說,在沒有括號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過程是怎樣的,有括號時一元一次方程應該如何解答。學生在相互討論中,發(fā)現有一些方程需要先去分母、去括號,經由移項、合并同類項等方式,得出方程的解。學生在進行研究的進程中,對于方程的解題流程進行了整理,使學生體悟到解方程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掌握流程就可以有效解答。通過這種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解題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課堂氛圍。
三、結語
生本課堂是在全新教育環(huán)境下所提出的一種新教學形態(tài),秉承的是“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圍繞學生展開課堂教學活動。鑒于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探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策略,憑借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高效的生本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桂平.初中數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及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1):190.
[2]廖琴.初中數學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研[J].探索科學,2019(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