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紅艷
摘? ?要: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培養(yǎng)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和社會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科學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優(yōu)質的小學科學教學包含三重境界:學知識、學做事、學做人。
關鍵詞:小學科學? ?三重境界? ?科學精神
科學素養(yǎng)是指“掌握基本的科學技術知識,知道一定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具備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關鍵能力”。小學科學是科學素養(yǎng)啟蒙的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小學科學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廣大小學科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科學教學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能力、思維、人格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筆者認為,好的科學教學應當經(jīng)歷三重境界,不僅要教給學生如何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事,以及培養(yǎng)學生怎樣做人。只有包含這三重境界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具備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全人。本文以《像科學家那樣》教學為例,談一談小學科學教學的三重境界。
一、 學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蔽覀兌贾乐R的重要性,知識是人的素質內涵之一。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知識本位思想較為嚴重,教師以應對考試為目的,向學生機械地灌輸知識,學生拼命死記硬背知識。教師不辭辛苦,喋喋不休地給學生講授科學知識,學生一個個淪為知識的容器。導致考試成為教育的一大法寶,成為評價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什么重要就考什么,科學重要考科學,音樂重要考音樂等。由于考試形式的局限性,一般都以紙筆考核學生,因此浮于紙面的死的知識成為考試的重點內容,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試教育仍有抬頭之勢,某些地方教育部門仍把分數(shù)作為教學質量考核的重要依據(jù)。
“學知識”是科學教學的第一重境界。雖然知識十分重要,但不能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不能機械灌輸,不能靠教師的教,而要靠學生的學,靠學生自己去獲取知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學習,通過實踐體驗,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xiàn)有意義的建構。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是教知識,而應成為學生求知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知識,真正理解科學概念,發(fā)現(xiàn)科學規(guī)律,自己摘取知識的果實。例如,在教學《像科學家那樣》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三個維度的目標,其中知識為一個維度。在講授這些知識時,筆者沒有機械灌輸,而是采用觀看視頻、聆聽故事、閱讀資料、動手操作等形式,趣化科學教學內容與形式,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談一談、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感悟,知道相關的科學知識。
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探究,所獲的知識遠遠勝過教師的講授。知識價值是科學課程的基本價值,知識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礎,“學知識”是科學教學的目標之一,但教師要講究方法,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去主動探究知識,而不是成為學習的奴隸。
二、 學做事
“對于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蹦芰Ρ戎R更重要,有的人有知識無能力,如同“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說明此人的表達能力不行。能力是多方面的,也是綜合性的,體現(xiàn)在問題的解決上,體現(xiàn)在做事過程中,一個能力強的人,不僅能把問題解決好,而且解決的效率高。不僅能做事,而且會做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辦事能力強。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知識的教學,更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操作的能力、科學創(chuàng)新的能力等,尤其要培養(yǎng)適合學生終身學習與未來發(fā)展的關鍵性能力。
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的教,也不是靠學生的死記硬背,而是在做事過程中形成的。做事是發(fā)展學生能力的必由之路,學生只有親自經(jīng)歷做事的過程,才有機會鍛煉各方面的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實踐、多次嘗試,需要經(jīng)歷失敗,不斷試錯與糾錯,在挫折中磨礪。例如,學生學習使用溫度計,學習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變化,學習使用天平,學習測量物質的質量,這些都需要學生親手操作,反復練習,甚至經(jīng)歷多次失敗,才能最終掌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形成測量物體溫度的能力。
學生一旦擁有了多種能力,就有了發(fā)展的無限可能,而能力的培養(yǎng)來自做事。教師在科學課堂中,要讓學生有事做,讓他們親手實踐操作,要指導學生學做事,培養(yǎng)他們會做事,引導他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技能,提升能力。教師不能靠講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不能替代學生做事,不能剝奪學生動手的機會。在科學課堂中,教師要設計豐富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手做事,親身體驗。比如,讓學生設計方案、觀察物體、實驗操作、動手制作等。再如,在教學《像科學家那樣》一課時,筆者著重設計了“在積雪上撒鹽的原因”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諸多問題中選擇“在積雪上撒鹽與不撒鹽有什么不同”的問題進行探究。筆者讓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討論,并做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讓他們親手操作,觀察記錄,收集證據(jù),分析討論,得出結果。
三、 學做人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钡赖率亲鋈说母?,能彌補智慧的缺陷;道德是科學的指路明燈,能夠照亮科學探究的道路。道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國家,都是最重要的。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不遵守紀律、不好好合作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甚至大聲爭吵,有的學生爭搶器材,有的學生我行我素,有的學生在實驗中不實事求是。這些現(xiàn)象都反映了學生道德的缺失,說明他們在品德方面出了問題。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五育”之中,德育為先,道德教育是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學生的科學知識與科學能力,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師應教人求真,學生應學做真人。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學做真人、做善人。指向做人的教學是科學教學的第三重境界,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做人教學不能靠空洞說教,而要利用有效契機,給學生滲透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教學《像科學家那樣》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指導他們分工,在分組實驗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實驗操作情況,而且提醒他們要遵守規(guī)范,做到實事求是。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做人教育,引領學生在做事中學知識,學做人,為他們奠定良好的人生根基。
學知識、學做事、學做人三者是互為一體的,教師應將做事與做人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學生邊求知邊做人,在學做事的過程中學知識、學做人;在教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做事、做人。我們要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境界,堅持立德樹人宗旨,做到教學目標多維,教學方法多樣,讓我們的教學跨越三重境界,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侯貞紅.小學科學課堂趣味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9):60-61.
[2]徐軍華.小學科學課堂趣味實驗教學優(yōu)點解析[J].新智慧,2020(17):103.
[3]王天鋒.科學課數(shù)據(jù)的“讀通”與“讀懂”[J].教學與管理,2020(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