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運河區(qū)教育體育局 劉凱伊
近年來,因學生不服管理、對抗教育而引發(fā)的矛盾頻頻發(fā)生,不但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活動,也致使部分孩子的品行發(fā)展到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地步。教育部及時發(fā)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文中明確提出給予教師懲戒權,并提出實施懲戒過程中應遵循的規(guī)則。這一文件對解決當前教師面對學生行為失當卻不敢管、不想管、管不了的尷尬局面無疑十分及時,對提高教師地位和尊嚴,推動全社會尊師重教有重要意義。但在具體實施中還需精細操作。
該文件中提到的幾個“臨界點”不容小覷。
第一:《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中第三條規(guī)定“教育懲戒是指教師和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中基于教育目的與需求,對違規(guī)違紀、言行失范的學生進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糾正,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職務行為。”這句話對教育懲戒一詞進行了概念界定,但是句中有“特定方式”一詞,對此該如何去理解、操作、執(zhí)行?實施管理、教育的教師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若一般方式不能解決,可能會用到“特定方式”這一“尚方寶劍”,但這個“特定方式”彈性很大,也許結果很好,也許會出現(xiàn)懲戒失當。一旦“過火”或引發(fā)意想不到的后果,各方都難以收場。所以說“特定方式”一詞還需權威人士予以解讀,加以限定。
第二:在《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中第六條(一般懲戒)中規(guī)定,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或日常管理中根據(jù)學生違規(guī)情形可以對其進行“適當增加運動要求”的懲戒,這句話是否可以理解為可以罰跑步、罰做仰臥起坐等,那么罰跑多長時間、做幾個?這屬不屬于體罰?哪些運動項目能夠達到教育目的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這些都是學校、教師們需要提前研討、做預案的問題。如果因為覺得不好拿捏就“算了吧”,那么這些規(guī)則就形同虛設。
第三:在《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中第八條(嚴重懲戒)中規(guī)定,如果學生違紀違規(guī)屢教不改或嚴重影響教學,可“改變教育環(huán)境或者限期轉學”。這一規(guī)定的出臺極有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出現(xiàn):只要出現(xiàn)第八條中的任何一種違規(guī)行為兩次以上,校方、教師就有可能極力“奉勸”家長或學生轉學或調(diào)班,因為有文件支持,學生無奈、家長無語,教師、學校“理直氣壯”。那么,這就有可能小事擴大,讓本不是太大問題的問題成了大問題……在就學期間轉換學校、班級,學生、家長要付出不小成本,家長或學生一般是不會選擇的。而且,即使想走可能也走不了,因為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誰愿意接受呢?現(xiàn)在好多地方也有規(guī)定,本校同年級不能調(diào)班,學生不能跨區(qū)域入學等。強硬勸“走”必然會使矛盾升級。
第四:在《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第十三條(禁止情形)第二條規(guī)定中有一點,“反復抄寫”是教師的禁止行為。而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反復抄寫現(xiàn)象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如果“反復抄寫”屬于教師不當行為,那么教師選擇懲戒方式時只能選擇罰站、面壁,適當?shù)倪\動……個人認為,與其那樣懲,還不如讓犯錯學生反復抄寫,可以在重復次數(shù)、字跡方面再作要求,這樣更有意義。如果只是讓他站著,除卻體力方面的消耗,被懲者反而更輕松了,豈非事于愿違?
怎樣懲戒才算是適時適當甚至是事半功倍,這是我們教育者目前面臨的一個很難的課題。下面,僅就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首先,對教育者的層級培訓要到位。通過培訓,增強教育管理者對“懲戒權”的認知,提高防微杜漸意識。管理者如果對“懲戒權”內(nèi)容吃不透、拿不準、不會做,“懲戒”就會成為社會、群眾的質疑點,成為教育管理中的問題點。
其次,各校必須出臺“教育懲戒實施細則”。細則的出臺,需要各方代表全程參與,因為教育不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全社會、全民的問題,“懲戒權”實施的恰當與否,關系著我們教育的成功與失敗。細則是懲戒操作中的一根準繩,使教育、管理者面對學生失當行為時,能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拖延甚至無視,以致小錯積成大錯。哪條該細化、怎么細化需遵循一定程序來完成。比如,征求意見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細則是針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這兩個群體,所以要聽取跟這兩個群體有直接和間接關聯(lián)人員的意見,如教育管理者代表、教育者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的意見,此外,還要征求法律人士及社會人士代表的建議。綜合上述人員的意見、建議后,總結出相對切實可行的方案,再對模棱兩可的意見進行明晰。
第三,無論“懲戒權”怎樣細化,實施主體的素質是決定懲戒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教師的素質如果不提高,那么即使細則細到“手把手”地告訴,都有可能出現(xiàn)偏差,導致尷尬局面。教師在行使這項權利時的表現(xiàn),能反映出其素質的高低。所以,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的關鍵,教師素質高,就能把死的規(guī)則用活。
第四,監(jiān)督監(jiān)管要到位。
建議每所學校都成立監(jiān)督監(jiān)管機構(學校的法制辦或紀檢監(jiān)察室可以兼任),建立一套匯報、監(jiān)察、申訴、會商機制,要求教師們在初次措施未能奏效后,第一時間上報備案,不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上交矛盾。要增強教師防微杜漸、尋求團隊支持的意識,利用集體智慧討論解決,然后跟蹤處理。
第五,經(jīng)常開展以“我是如何行使懲戒權”為主題的交流匯報會。一線教師、管理人員圍繞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成功案例等,剖析、探討、總結,一方面驗證《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啟發(fā)同事,推動懲戒細則的完善和在本校的順利實施。雖然說“懲戒權”是新名詞,但是實際工作中,教育者都在以各種方式運用,都有個性化的體會。通過交流切磋,彼此都會有收獲。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里,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教育對象、情境的多樣性是教育工作的自帶屬性,對犯同一錯誤的孩子常常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奏效?!耙坏肚小钡囊?guī)則、措施是難以達到教育目的的。無論是《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還是將要出臺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實施細則》,必然會存在“模糊點”。做為實際執(zhí)行者,要遵遁教育宗旨,切實負起責任,開動智慧,提高應對各種局面的能力,才能用好“懲戒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