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亮亮
摘 要:小學美術課活動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動手動腦潛能,就要嘗試多樣性的繪畫題材,新穎的題材表現必定需要我們去尋表達它的途徑和載體,從作品效果來看,美術材料是關鍵。日常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術材料,隨處可見的廢舊物品,或許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在筆者看來,樣樣都有可能是寶貝,從尋找素材中孩子們學會發(fā)現,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滲透環(huán)保意識,從看看、做做、畫畫、說說的角度出發(fā),探究各種新穎的美術材料,是怎樣從廢舊物品變成人見人愛的藝術作品的。
關鍵詞:綠色設計;廢舊物品;環(huán)保意識;審美能力
所謂”綠色設計”,就是將不用的廢舊材料,再重新利用在設計之中,回想起這幾年我在美術教學材料上的嘗試,讓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大約從2019年開始,我就比較喜歡關注身邊那些被遺棄的物品,可能因為我是位美術愛好者和我的環(huán)保意識,我分類收集了很多用完的的手紙筒、啤酒瓶、報紙、光碟,在別人眼里,它們已是垃圾箱中的廢品,可是我覺得它們還有變廢為寶的價值。家里用完的瓶瓶罐罐,紙盒紙筒舍不得丟,學校里也經常在同事的辦公室”挽救”那些廢舊物品,每當開學預先布置一些學生收集這些可利用的廢舊物品,以便保證我們課堂上所需要的量,讓我和學生通過再設計而能使它們”物盡其用”。
接下來,就是怎樣解決學生們在廢舊物品上進行變廢為寶的問題,方法有很多種,如舊瓶變花瓶,報紙做相框,紙盒改裝多功能筆筒、石頭變飾品等等。以手紙筒的繪制為例,當我提著裝滿手紙筒的黑袋子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很好奇:”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呀?”一看是手紙筒,又非常驚訝地問道:”這是用來做什么的?”我認真地對他們說:”這節(jié)課我們要在這些紙筒上畫畫?!薄碑嫯??”一些學生眼睛睜得老大了,搖搖頭說,”用這個怎么畫呀?”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讓學生在手紙筒上畫畫,會整出什么樣的效果,對我來說,能讓學生親手嘗試一下就是好的,我是不太指望有什么”驚喜”的。
站在講臺前一手拿著手紙筒,一手握著水粉筆,一邊調顏色,一邊示范畫著。學生看著我把手紙筒涂上了漂亮的顏色,非常興奮,也想動手試一試,我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個紙筒??赡苁遣沤佑|這種圓形紙筒,很多學生畫得不成樣子,一下畫到手上,一下紙筒掉在地上,手忙腳亂,看到一個學生手整個抓著紙筒,不禁笑了起來,我走過去告訴他:”用拇指和中指這樣抓著紙筒的兩頭,才能把紙筒的身上涂滿顏色,””這位同學,你可以選一支大筆,多蘸些顏料,快速的凃上。"我耐心的一個個指點著,很快大部分學生開始找到竅門。
我看到了另外一位在涂顏色的學生,對她說:"藍色里面還可以加些白色""為什么呢?"她有些疑惑。我沒有馬上解釋,拿起她的畫筆邊示范便告訴她:"先用水粉筆蘸上藍色,再加些白色,調和涂上,再多加些白色,繼續(xù)凃"不一會兒,手紙筒上出現了變化的顏色。"其實,任何一種顏色加了白色都會出現深淺明度的變化,不信,你們試試?"我用鼓勵的口吻對他們說著,于是他們大膽起來嘗試,越畫越帶勁兒了。涂完底色,放在一邊晾干。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紙筒上的繪制,"繪制什么呢?"學生托著腮仰著頭。我說:"假如紙筒的底色是藍色,那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片茫茫大海或是蔚藍的天空呀!是不是?"隨著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舉一反三,"如果紙筒涂的底色是紫色的呢?"我接著問,"可以把它想象成晚霞!"我點點頭,"還有還有綠色可以想象成大草原"學生馬上像接龍一樣說了很多,接著我用課件中的圖片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藍色海底的動物世界綠色草原上成群的白羊"讓他們隨著聯(lián)想想象畫面。不一會兒功夫,紙筒晾干了,學生開心的在紙筒上描繪起了卡通動物、人物、風景等,你看!被人隨便丟棄的衛(wèi)生紙筒轉眼就被我們這群小畫家變成了一件件藝術作品,我被這些稚拙又充滿創(chuàng)意的作品感動著。課后,我又鼓勵學生們如果繪制了幾個紙筒的可以把它們粘起來,貼上底面,變成多功能筆筒。
接下來的美術校本課上,我還帶領著學生們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了各種工藝飾品。其中有一節(jié)課是裝飾舊瓶子,課前布置好每個人都準備一個舊瓶子,我們像刷手紙筒那樣,先把瓶身刷好底色,晾干,可用繪畫或粘貼兩種方式進行裝飾,我們以繪畫的方式為例,課余時間可嘗試粘貼法,因為學生們的材料準備比較充分,所以課堂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因為有了前一課紙筒畫繪制的經驗,學生們刷起顏色來比較上手,有的輕輕吹著瓶子,有的給瓶子扇風,盼著快點干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有點手忙腳亂,但是學生看著桌上一個個被裝飾得五彩繽紛的花瓶,甭提有多高興了!
石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卻因為它的隨處可見和它那厚重的質感,讓我有了改造它的想法,讓這些普通的石頭變得人見人愛。課余時間我和學生們一起挑選收集各種造型的石頭,課堂上讓學生根據石頭的形狀去想象,再用丙烯顏料繪制出來,幾節(jié)課的實踐操作下來,有失敗的作品,也有成功的作品,但讓我們收獲很多,讓學生明白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美的存在,只要我們有雙發(fā)現美的眼睛。
這些"綠色設計"教學活動,既讓學生加深了對色彩知識,提高繪畫能力,還將綠色環(huán)保意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并最終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行動。不少學生就這樣跟我說過,平時扔東西時候,都會想一想,這個東西是不是還有用。事情雖小,卻說明"綠色設計"對學生是起了作用的,正是通過了一系列的美術活動,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環(huán)保意識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人的一生當中,青少年時期是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成長階段,能在這個時期用藝術的真善美去引領學生,在課堂內外潛移默化的感染他們,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yǎng),對一名美術教師來說,這種意識是必須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但我們要有發(fā)現美的眼睛。"我愿我的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