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新宇
摘要:在如今設計中,針對視覺障礙人群的設計少之又少,為了方便他們的出行、交友和生活,亟需探究針對視覺障礙人群的導視設計方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視覺障礙人群的生理與心理特征,然后針對視覺障礙人群的導示系統(tǒng)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根據視覺障礙人群幾種常見問題提出相應的設計方法。通過本文的研究以期為視覺障礙人群的導視系統(tǒng)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視覺障礙人群;導視系統(tǒng);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TB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11-0083-02
1視覺障礙人群的特征分析
1.1生理特征分析
視覺障礙人群按視覺缺陷的程度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盲人,這類約占視覺障礙者的絕大多數;另一種是弱視,他們眼睛看到的幾乎都是顏色模糊的色塊,這類人群約占視力有障礙者的一小部分。視力較弱的人多為弱視者,他們大多患有白內障、角膜病和青光眼等眼科疾病。與健康人相比,視覺障礙人群的觸摸感覺強烈,因為視覺障礙者所“看見”的世界里,事物的呈現形態(tài)不同,他們對事物的觸覺更為敏感,他們的手指、手掌、唇部等部位都是觸覺敏感的地方。同時,視覺障礙大群因其視覺缺陷,聽覺能力成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聽覺水平高于正常人。
1.2心理特征分析
視覺障礙人群的生活和出行因色彩或識別模糊而受到困擾時,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自我貶低的心理
由于先天的視覺缺陷或后天的視覺損傷,視覺、知覺有不同程度的喪失,在就業(yè)方面,視覺障礙人群的失業(yè)率一直偏高,部分原因是缺少雇主和社會大眾的支持,而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生理狀況的特殊,無法很好地適應工作環(huán)境。自理能力差,出行不便,購物、交往不便,尤其是一些社會上對視覺障礙人士缺乏正確認識和評價,會給視覺障礙人群造成心理陰影,使他們產生一種不如別人的自卑感,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喪失了生活信心。
1.2.2敏感的心理
由于生理上的特殊,視覺障礙人群往往比普通人更敏感,更有洞察力,更關心自己和別人的表現,善于放大細節(jié)帶來的感覺和變化,然后作出相應的反應。視覺障礙人群由于視知覺的不同缺失,會使他們對色彩、色覺等名詞更加敏感。
1.2.3孤獨和矛盾的心理
心理障礙導致他們的生活不便,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出門看電影、旅行,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因此視覺障礙人群就會減少外出或社交,沒有朋友相伴,久而久之孤獨感和失落感也會影響他們的心理。他們一方面想要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希望不被所有人特別對待;一方面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又希望得到社會的幫助和關懷。這種矛盾心理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局促,孤獨感加倍。
1.2.4偏執(zhí)與挫敗的心理
由于視覺障礙人群的生理缺陷,導致他們對事物的色彩或認同感的不全面,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偏執(zhí)與主觀性,往往先入為主,難以接受其他知識,不相信沒有經驗的東西,產生主觀主義錯誤,被糾正之后,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失落感,從而喪失探索的勇氣。
2視覺障礙人群對導示系統(tǒng)設計的需求
2.1安全需求
視覺障礙人群安全出行所需的信息可能來自助輔助設備,大多數情況下視覺障礙人群根本不想使用任何援助,雖然他們的視覺敏銳度有限,但這些視覺障礙人群依賴于他們能看的的東西,以及他們能通過腳或其他感官探測到的東西,這樣就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2]。例如,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堅固的物體,如樓梯、路邊緣、墻壁和樹木。然而,由于拐杖握在腰部水平,并與地面成角度,它無法檢測到樹枝等懸垂物體,這樣就會造成危險。因此,視覺障礙人群對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第一個需求即是安全需求。
2.2人性化需求
視覺障礙人群對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第二個需求即是人性化需求,人性化的設計會使視覺障礙人群的生活更加便利。例如,英國格拉斯哥的盲童學校,主要接收2歲至18歲的盲人兒童,并努力在建筑的細節(jié)上為他們培養(yǎng)方位感和獨立性。在學校的每一面的墻壁上都有不同的材質,讓他們不僅僅可以靠腳底的觸覺,還能通過撫摸墻來以此知道自己在哪。整個建筑都為盲人兒童建立獨立感,確保安全性,特別是設計出一些可以自由活動的大空間,處處體現出人性化。因此,在針對視覺障礙人群進行設計時,應充分注意人性化,給予他們平等和尊重,使其具有與普通人相差無幾的出行和參觀體驗,使視覺障礙人群出行更便捷。
3針對視覺障礙人群的導視系統(tǒng)設計方法分析
3.1定位問題及設計方法
3.1.1定位問題
有些環(huán)境會給視覺障礙人群帶來嚴重的定位問題,由于視覺障礙旅行者依賴定義明確的路徑和令人難忘的地標來認路,因此模棱兩可和定義不清的環(huán)境可能很難確定方向。例如,許多視覺障礙人士抱怨穿越大型開放空間如建筑大堂或大型廣場的困難。因為很多的視覺障礙人群被教導要注意基點和簡單的矩形形狀,所以斜角和曲線會出現特殊的方位問題。奇數轉彎如35度或65度可能會非常困難,而當沿著曲線路徑行駛時,幾乎是不可能的。
3.1.2設計方法
1)路線需清晰與筆直。設計師如何幫助視覺障礙人群定位,實際上在建筑規(guī)劃中,流線要清晰、筆直,盡可能采用直角轉彎。例如,一間有許多設備靠墻的正方形房間,可能會讓一個沿著墻壁走來走去的視覺障礙人士感到極其復雜。相反,如果視覺障礙人士穿過復雜的大堂,可以沿著由有圖案的地板或墻面材如地毯、粗石板、板條等構成的暢通小路行走。使用長拐杖的盲人可以察覺到,這條路線可能會感覺很簡單。
2)設計標志性設施。在城市建設中,可以將視覺障礙人士使用的所有城市元素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連續(xù)的無障礙網絡。例如在需要定位的地方,像建筑與通往車站的路上鋪上盲人地磚或盲文扶手等。如圖1日本公交車站的盲文扶手設計。還可以在城市人行道上設計標志性設施,例如郵箱、垃圾箱、燈桿、樹木等,有地方可安裝有記錄的路線指南、觸覺地圖指南,這些對于視覺障礙人群來說都是很有用的定位地標。
3.2路況問題及設計方法
3.2.1路況問題
對于視覺障礙人群來說,路況也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在樓梯上,因為視覺障礙人群可能看不清樓梯的最邊緣,因為地毯或瓷磚圖案混亂,或者因為踏板在視覺上不清楚;又如視覺障礙人群可能會撞到街道上的廣告牌、樹枝等。
3.2.2設計方法
1)設計警示材料。在地面垂直高低變化的地方,如樓梯,應放置可檢測得到的警示材料。
2)增加色彩對比度。視覺障礙人群的眼睛晶狀體變黃或混濁會導致喪失辨別顏色的能力,特別是光譜中藍綠色的一端。因此,在不清楚的地方,光譜中紅黃相間的顏色應該占主導地位,色彩的對比度可能比實際選擇的色調更重要。例如圖2的盲人觸覺地磚或者盲道墊等,使其與人行道形成鮮明視覺對比。還可以在鋪地材料上強調邊緣的圖案和顏色。例如圖3中沿著人行道的外緣將街道設施放置在一條長直線上,中間留出一條為視覺障礙人群設計的黃色沒有障礙物的暢通無阻的小路,并且顏色十分顯眼容易區(qū)別。但對于不使用拐杖和視力低下的人來說,有些物體可能仍然是一種危險,所以可以將其涂上明亮的高對比度的油漆,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3)選用可察覺材料。如鑲嵌在熱塑性條的礫石,使人行橫道邊緣的彩繪標記變得容易察覺。
4)設計聲音提醒??梢栽诮煌◢徳O計提醒是否可以通行的聲音信號,當聽到可通行的聲音信號時,視覺障礙人群便可安全通行。
4結語
視覺障礙人群生活中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是要在陌生環(huán)境中到達目的地,目前基于技術的解決方案和設計方法還是很有限的。由于這些原因,視覺障礙人群的導視設計方法才顯得至關重要,文章中從視覺障礙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角度提出實際有效的導視設計方法,以保障視覺障礙人群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