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姚克文,張 彬,丑廣程
(1.保定市中心血站,河北保定071000;2.保定市婦幼保健院,河北保定071000;3.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河北保定 071000)
類孟買血型,是極為罕見H缺失的ABO亞型,H抗原是一種含有巖藻糖的糖單位,是ABO血型系統(tǒng)中A、B抗原形成的前體物質(zhì),在人體中存在兩種表達形式,一種是以脂溶性H抗原在紅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等組織細胞膜上表達,另一種以水溶性H抗原在體液、分泌液(如唾液和胃液)中表達。類孟買血型人群因紅細胞膜上完全或部分缺失ABH抗原,而分泌液中可表達或不表達ABH物質(zhì)[1]。在日常血型鑒定中,紅細胞上A、B抗原缺乏或弱表達時,容易分析為抗體減弱,而造成類孟買血型的漏檢及鑒定錯誤,類孟買血型中含有特異性的抗-H或抗-HI抗體,呈現(xiàn)為多樣性,容易被忽略而造成血液輸注風險。ABO血型抗原性極強,當輸入相應抗原血液或37 ℃有活性的抗體時,易激活補體造成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因此,血型的正確鑒定是輸血醫(yī)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鑒于類孟買血型的特殊性和罕見性,建立合適的血型篩查策略,對每一例個體的血清學定型分析方案,以及分子生物學的基因鑒定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多數(shù)輸血科不具備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鑒定的條件,因此,血型血清學的正確診斷能及時有效減少誤診、漏診及輸血事故的發(fā)生,是臨床輸血安全的最直接保障。保定市中心血站實驗室發(fā)現(xiàn)1例因正反定型不符而提示進行H 抗原檢測,后經(jīng)血清學鑒定為分泌型類孟買Bmh血型,同時也是本市首次發(fā)現(xiàn)的類孟買血型,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患者,女,65歲,漢族,保定市人,因雙膝骨性關(guān)節(jié)炎住院治療,入院后常規(guī)血型鑒定及備血,血型檢測時發(fā)現(xiàn)其ABO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為O型,反定型為B型(患者無輸血史),醫(yī)院將患者血樣送至保定市中心血站血型研究室鑒定。
1.2儀器與試劑 標準血清抗-A、抗-B(批號20181020)、抗-H(批號20190114)、標準ABO紅細胞(批號20195320)、Rh血型分型試劑、MN試劑(20190403)、抗人球蛋白試劑(批號20185001)及譜細胞(批號20190530)均為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抗-Lea(批號8000245780)、抗-Leb(批號8000249125)均為荷蘭Sanquin公司,人源抗-A、抗-B和抗-AB(效價≥128,且不含不規(guī)則抗體)、新鮮新生兒細胞、新鮮成人細胞均為保定市中心血站實驗室自制,所有試劑均在效期內(nèi)使用。血清學專用離心機(日本久保田,KA2200)、電熱恒溫振蕩箱、水浴箱。
1.3方法 以下試驗方法按照文獻[2]及廠家試劑說明書操作。
1.3.1血型鑒定 ABO正定型增加2份人源抗-AB(抗-AB1和抗-AB2),H抗原的鑒定分別用Oc和Bc做強、弱陽性對照,反定型加自身c對照。
1.3.2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及相關(guān)血型鑒定 檢測患者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Rh分型、MN及Lewis血型。
1.3.3吸收放散試驗 (1)取患者三洗紅細胞1份,與等量人源抗B血清混合,4 ℃吸收1 h,冷鹽水洗滌6次,56 ℃放散10 min,離心取放散液1與標準B細胞反應,取O型細胞同步陰性對照。(2)取與患者Rh分型同型的O型三洗紅細胞對患者血清進行吸收放散(方法同上),獲得上清液2(吸收后上清液與O型紅細胞反應為陰性)和細胞放散液2。
1.3.4不規(guī)則抗體及特異性的鑒定 (1)用譜細胞對上述上清液2和放散液2分別在室溫鹽水和抗人球介質(zhì)中進行篩查試驗。(2)選用B、O型新生兒紅細胞和成人紅細胞分別與患者血清進行試驗。(3)取患者血清加等量O型(分泌型)唾液室溫中和15 min后,加O型紅細胞進行血型物質(zhì)中和試驗(同時做鹽水對照)。
1.3.5唾液血型物質(zhì)檢測 單克隆抗-H和人源抗-A、抗-B血清倍比稀釋,取凝集強度(2+)作為最適稀釋度?;颊咄僖航?jīng)24 h冷凍后煮沸處理,離心上清液與抗血清做中和抑制試驗(同時做鹽水對照)。
1.3.6抗-H效價測定 生理鹽水倍比稀釋患者血清,加O型紅細胞分別在4 ℃、室溫、37 ℃條件下孵育10 min,離心后取凝集強度為“1+”稀釋度的倒數(shù)為抗體效價。
2.1患者血型鑒定 患者正定型為O型,反定型與ABO各細胞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凝集,與自身細胞和抗-H不反應(對照Oc反應3+,Bc反應1+),紅細胞上檢測不到A、B、H抗原,血清中存在不規(guī)則抗體,初步鑒定為孟買或類孟買血型。見表1。
表1 血型鑒定結(jié)果
2.2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及相關(guān)血型鑒定 患者紅細胞多抗(IgG+C3d)試驗結(jié)果為陰性,Lewis血型為Le(a-b+),其他血型為CCDee、MN型。
2.3吸收放散試驗 患者紅細胞的吸收放散液1與標準B細胞室溫凝集,檢出B抗原,鑒定為類孟買血型;血清吸收后上清液2反定型為B型,排除不規(guī)則抗體的存在,正反定型一致。見表2。
表2 吸收放散試驗結(jié)果
2.4不規(guī)則抗體的鑒定 用譜細胞檢測吸收后的上清液2,在鹽水介質(zhì)及抗人球蛋白試驗反應中均為陰性,血清中沒有ABO系統(tǒng)以外的抗體;譜細胞與放散液2在鹽水介質(zhì)反應格局為1、3、4、7、9號細胞為1+s凝集強度,2、5、8號細胞為2+凝集強度,6、10號細胞為2+s凝集強度,自身細胞為陰性,抗人球蛋白試驗反應為陰性。患者血清與新生兒紅細胞的凝集反應,無論是室溫還是4 ℃都明顯弱于成人紅細胞,血型物質(zhì)中和試驗中抗體可被血型物質(zhì)抑制,不再與O細胞凝集,總結(jié)上述試驗確定血清中不規(guī)則抗體為抗-H抗體,而不是抗-HI抗體。見表3。
表3 不規(guī)則抗體特異性鑒定結(jié)果
2.5唾液血型物質(zhì) 試驗結(jié)果為加Ac的抗-A管未被抑制2+,加Bc的抗-B管完全抑制0,加Oc的抗-H管部分被抑制1+,檢出患者唾液中存在B、H血型物質(zhì),未檢測出A物質(zhì),鑒定患者為分泌型。
2.6抗體效價 抗-H抗體4 ℃效價為64,室溫效價為16,37 ℃效價為<1。
類孟買型是一種罕見的紅細胞血型表型,其發(fā)生概率極低,據(jù)文獻報道,在中國臺灣和福建,類孟買型出現(xiàn)頻率較高,為1/8 000~1/8 500,在北京低至1/1 020 000[3],此類孟買血型為首次在本市發(fā)現(xiàn),突顯其稀有血型的醫(yī)學價值。 孟買與類孟買血型都是H抗原的缺失型,主要區(qū)別在于紅細胞和分泌液中是否能檢測到ABH抗原物質(zhì)[4]。類孟買型在分泌液和血漿中含有Ⅰ型ABH抗原,可用唾液血型物質(zhì)檢測,紅細胞上無血清學方法檢測的H抗原,但可以攜帶有少量的A和(或)B抗原,是因個體遺傳差異性表現(xiàn)為類孟買血型的多樣性,通常認為是紅細胞上吸附了血漿中的糖脂類血型物質(zhì)所導致[5]。本文患者血型正定型未檢出紅細胞上ABH抗原,但人源的抗-AB在4 ℃表現(xiàn)為弱反應性,分析是由于紅細胞從血漿中吸附了微弱的A或B抗原,因數(shù)量極少而不能被標準血清檢測出;通過紅細胞吸收放散試驗檢測到抗-B抗體,說明紅細胞上存在B抗原,唾液血型物質(zhì)試驗也檢出相應的B 及H 物質(zhì),確定患者為類孟買Bmh分泌型。
Lewis抗原的合成依賴于Le基因和Se基因,分泌型個體產(chǎn)生可溶性ABH物質(zhì)的能力也是由Se基因決定。在分泌型人體內(nèi)具有Le和Se基因,Se基因產(chǎn)生Ⅰ型H抗原,作為Le基因編碼的a1,4-巖藻糖轉(zhuǎn)移酶轉(zhuǎn)化成兩次巖藻糖基化的Leb抗原,所以在他們的唾液中有Lea和Leb抗原,紅細胞Lewis 血型表現(xiàn)為Le(a-b+);而非分泌型人se不能將前體物質(zhì)轉(zhuǎn)化成Ⅰ型H抗原,形成單次巖藻糖基化的Lea抗原,因此,在他們的唾液中僅有Lea抗原,紅細胞Lewis 血型表現(xiàn)為Le(a+b-)。文獻報道類孟買血型個體Lewis血型表現(xiàn)為Le(a-b+)或Le(a-b-),而不會表現(xiàn)為Le(a+b-)[6],本文患者Lewis血型為Le(a-b+),與唾液血型物質(zhì)檢測相互驗證。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受標本來源限制、采集困難等影響,無法進行唾液血型物質(zhì)試驗,而不能確認患者的分泌狀態(tài),此時Lewis 血型鑒定更突顯其優(yōu)越性。
類孟買血型的血清中除ABO分型的抗-A或抗-B外,常含有抗-H、抗-HI抗體或兩者皆有。H抗體的典型特征是能被分泌型唾液抑制,能與O型臍血反應(比成人O細胞的反應弱),反之則稱為抗-HI抗體[5-6]。本次試驗中采用新生兒細胞來驗證抗體的這一性質(zhì),正是因為新生兒紅細胞是i表型且H抗原反應性弱,與成人紅細胞對比佐證,將其他類型抗體與抗-H/抗-HI抗體區(qū)分,同時還可以解決基層實驗室獲取臍血細胞困難的問題。孟買型個體產(chǎn)生的抗-H/抗-HI抗體是特殊冷抗體,在4~37 ℃范圍內(nèi)活性較大,室溫下也可影響血型的鑒定,而抗-HI抗體生物活性相對較弱,37 ℃有活性,溶血性強的抗-H抗體比抗-HI抗體更具有輸血風險性,則更應被給予重視。
正確鑒定類孟買血清中抗體特性可輔助選擇適合的血液輸注。文獻報道了類孟買血型輸血策略有兩類,即同型輸注和配合型輸注[7-8], 考慮本文患者手術(shù)存在輸血可能性,隨機選取了10人份的B型去白懸浮和O型洗滌紅細胞血做交叉配血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O型血在37 ℃抗人球介質(zhì)中顯示較弱凝集,與B型血為陰性反應??紤]實驗室結(jié)果與實際輸血情況存在差異,交叉配血相合并不能表明輸注血液就絕對安全有效,結(jié)合以往文獻報道[9],37 ℃有反應活性的抗-H抗體通常能夠激活補體,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生,對檢測結(jié)果的判斷和臨床輸血安全產(chǎn)生影響。本實驗室正確確定患者血型后,將這一血型特點和輸血指導方案反饋給臨床,臨床重新規(guī)劃了手術(shù)方案,為患者成功避免了輸血風險。
目前,微柱凝膠血型卡的普及,易造成類孟買血型的漏檢。類孟買血型由于個體遺傳的差異性,存在血清學特性的差異,紅細胞上無或弱表達的A、B抗原,抗體凝集的強弱影響,易被誤定為O型[10-11],而導致輸血反應的發(fā)生[12],所以建議在卡式定血型時,大部分凝膠卡上沒有O細胞反應孔,需謹慎對待血型定型不符的標本,尤其是鑒定為O型血時反定型中Ac和Bc凝集相差大于“2+”以上反應,加做O細胞或抗篩細胞和自身對照,必要時結(jié)合抗-H抗體血清的應用,不僅有利于ABO 亞型鑒定,更能避免罕見的孟買與類孟買血型的漏檢。
綜上所述,隨著血型血清學檢測方法和試劑的完善,類孟買血型即使在基層輸血實驗室也可得到快速準確的鑒定,這可幫助研究者及時有效地分析稀有血型,從而避免輸血風險。而將來進一步結(jié)合分子生物學做基因檢測和測序,更有助于闡明此類罕見血型的遺傳特性和基因多態(tài)性[13]。血型的正確鑒定固然重要,而輸血不良反應的應變對策,也是為此類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安全輸血的有力保障[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