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旗
摘 要:閱讀教學課型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它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功能體現在:培養(yǎng)認識能力的功能、豐富知識的功能、陶冶情操的功能、寫作示范的功能等方面。有此功能,閱讀教學課堂必將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搞好閱讀教學,不僅意義重大,進而可以認定是教師的責任重大。新課程改革的許多新理念要求語文閱讀課堂能創(chuàng)造生機和活力,提倡閱讀課堂向自主、人文、活躍、開放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知識;發(fā)展
閱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園地一塊難啃的“骨頭”。它以文章教學為中心組織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教學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閱讀教學根本任務是訓練閱讀技術,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一項細致而復雜的工程,要在長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來實現。現行初中閱讀教材內容豐富,涉及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等,這就要求學生不斷擴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下進行學習,借助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發(fā)揮遷移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取得突破性進展。所以,閱讀教學在豐富學生知識,提高認識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閱讀教學的任務如此明確艱巨,作用如此重要,然而實際教學中卻存在一些誤區(qū):
(一)違背閱讀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削弱歪曲了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就應以“讀”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為主。葉圣陶先生對閱讀教學中的誦讀有獨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見解。他指出:“國文和英文一樣,是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和眼來學習,須在心和眼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惟有不忽略討究,不忽略吟誦,那才全而不偏。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的理解,而且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才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生受用不盡。"(葉圣陶《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概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往往違背了這些規(guī)律,削弱歪曲了誦讀教學。
(二)閱讀教學的確定帶有過分的“明確性”和“可分性”
閱讀教學和基礎知識、作文教學一樣有明確的目標。但在目標的分解上,即目標同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的結合上又有自身的特點。它不像基礎知識那樣分解為許多“點”,也難以像作文那樣分解為許多“塊”。一篇課文的教學,一節(jié)課的教學,乃至一段話的閱讀,都可以包含教學的許多目標,而這些目標又難以十分客觀的分解。這就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從橫向看,有一定的不明確性,從縱向看,有一定的不可分性。我們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必須從這一本質特征出發(fā)。教學方案的確定不是著眼于課文整體,而是舍本逐末。以前我在學習《詩經.碩鼠》這篇文章時,老師是這樣教學的:一字一句的講解,一句一句的翻譯,可是結束教學前,學生齊讀課文時,卻把“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讀成一種有氣無力的調子,似乎不是一句一平的呼喊,而是一句可憐的乞求。在閱讀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于漪老師曾十分尖銳的批評:“這些年來,工具性的砝碼越來越重,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義在相當大程度上形同虛設,只是尋詞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為訓練語言的例子,學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獲要打問號,與大綱要求甚遠?!爆F實情況卻有過之無不及。
二、如何有效解決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把握文章主旨,整體感知
感知文章的體裁,是為了確定思維的方式。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的思維總是因問題的性質和屬性不同,導致思維角度的確立和思維方式的采用的不同。感知文章的內容,則要求學生從整體上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由于讀物是由許多部分有機組成的整體,所以每一讀者在閱讀中,既要初步把握整體,還要在再讀中鳥瞰各個部分,去認識各個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對整體把握更深刻、更全面、更具體。所以這是指導學生對讀物進行一次大的分割。讓學生掌握結構框架,實現學生對文章由整體到部分的感悟,完成對讀物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一次認識的飛躍。
(二)分清主次,理清文章脈絡
重點段最能體現文章中心意義,他們往往閃爍作者思想的火花,創(chuàng)作的智慧。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段落的透視,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涵,達到對文章“窺一斑而見全豹”的認識效果。結構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段落,這種段落或承上啟下,使文章前后連貫,使各部分渾然一體,或開篇點題,卒章顯志,顯示段落在結構上的特殊意義。讓學生學會對這些段落的分析理解,能更好的體會作者構思之巧妙。這種做法,既順應了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同時又完成了由部分到整體的,再由整體到部分的閱讀過程。這種雙向反復的閱讀,正是指導學生進入閱讀新領域的最高境界。這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僅僅是文章本身,也不是一般的領會,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甚至寫出一些賞析性的文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應改變過去陳舊固化的教學體系,引入先進的教學工具、理念以及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意識,注重寫作方法技巧的傳授和情感內涵的融入,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丹.淺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和改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58.
[2]薛惠娟.試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J].新課程,2019(6):133.
[3]劉凱.初中作文教學困境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學語文,2019(1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