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梅,李天賜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安徽 蕪湖)
血管內超聲(IVUS)是近年來新興的冠狀動脈疾病介入輔助檢查技術。其原理是將微型化的超聲探頭通過導管送入血管腔內,可以顯示血管的橫截面圖像,并能準確地了解血管壁形態(tài)和管腔狹窄情況,在冠心病的診斷和支架置入支架型號的選擇中有著巨大的臨床價值,極大地提高了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1]。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藥物支架因釋放的藥物抑制或延長了血管內皮細胞的修復時間,使內皮覆蓋時間延遲,血小板聚集風險增加,從而加重了支架內晚期血栓形成的風險,使患者晚期心血管并發(fā)癥風險增加[2]。而隨著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誕生,及時解決了這一問題,冠脈介入治療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篇章。我院心內科收治了一名老年冠脈血管狹窄嚴重的患者,經(jīng)過科主任和患者及家屬商定,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對其實施IVUS引導下冠脈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術,在前降支放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這也是皖南地區(qū)成功開展的首例IVUS引導下冠脈內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術?,F(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66歲,因心前區(qū)不適半天而入院,入院診斷是冠心病,收入我院心內科予抗血小板聚集、調脂、抗凝、改善循環(huán)治療,且無手術禁忌證。于2019年5月5日在DSA室行冠脈造影,造影顯示:前降支近端80%狹窄??紤]到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優(yōu)異性及患者對金屬置入物排斥心理,經(jīng)過科主任與家屬及患者商定,對患者實施IVUS引導下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術,在前降支置入一枚3.5×21mm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完美釋放。術后復查造影,顯示支架充分擴張,再次行IVUS檢查提示支架貼壁良好,手術成功實施?;颊卟∏榛謴土己?,減輕了患者心前區(qū)不適現(xiàn)象,也極大地減輕了患者排斥心理。術后安返病房,經(jīng)積極護理,擇日康復出院。
2.1.1 一般護理
遵醫(yī)囑予以術前用藥,完善相關檢查,做好皮膚準備,更換手術衣,取下患者全身金屬飾品,女性患者取下胸罩,以防金屬顯影妨礙手術操作視線。無需留置尿管,根據(jù)手術體位需要,左上肢建立留置針靜脈通道,盡量避開橈動脈搏動點。
2.1.2 心理護理
冠脈造影及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術患者因對新型支架器械的應用、醫(yī)護人員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自身疾病預后的擔憂,往往會可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心理。個體長期處于負面心理狀態(tài)可對副交感神經(jīng)、交感神經(jīng)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多種神經(jīng)遞質的傳遞,降低機體耐受能力[3]。因此根據(jù)患者術前心理特點,要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對患者的擔憂、疑慮,予一一解答,并向其介紹成功案例,應用放松療法、目標轉移等心理方法盡可能地將患者負面心理降到最低程度。
2.1.3 術前宣教
根據(jù)患者及家屬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詳細介紹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療的方法及過程,包括麻醉方式、穿刺部位、術中體位配合等要點,介紹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優(yōu)異性與可靠性。術后注意事項以及配合的工作,包括需要訓練患者床上咳嗽與大小便,以及護理墊、尿壺、便盆的提前準備等。
2.2.1 患者的準備
患者至導管室后,導管室護士務必做好核對工作,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等信息。協(xié)助患者平躺于手術床合理位置,予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生命體征,氧氣2~3升/分鼻導管吸入。另外要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囑其勿緊張,告知患者術中除穿刺疼痛外,一般無不適反應,以盡可能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
2.2.2 術中物品的準備
備好術中常規(guī)用藥:肝素鈉加入生理鹽水配成1000單位每毫升以用于抗凝,另外備好多巴胺、阿托品、硝酸甘油、腎上腺素、嗎啡等急救藥品。備好各種型號的導絲、導管、球囊以及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器材以便醫(yī)生根據(jù)需要做選擇。另外除顫儀、IVUS機、呼吸機、臨時起搏器均要處于完備狀態(tài)。
2.2.3 術中配合工作
導管室護士首先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穿戴好鉛衣。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打無菌器械臺,對患者穿刺點區(qū)消毒、鋪無菌巾。連接壓力系統(tǒng)、造影劑排氣及壓力換能器歸零。根據(jù)患者體重遵醫(yī)囑靜脈內注射配置好的肝素液,并記錄時間,若手術時間超過1小時追加肝素1000-2000單位。另外要配合醫(yī)生操作IVUS機行血管內超聲檢查,并做好測量工作。
2.2.4 術中患者的監(jiān)護
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心電圖、有創(chuàng)血壓、心率、氧飽的變化,出現(xiàn)異常變化立即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對癥處理并做好記錄。另外在實施各項操作前護士應提前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此外,要多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觀察患者神態(tài)變化,及時詢問患者術中感受,對患者術中提問,給予耐心解答,從而使患者處于放松狀態(tài),以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2.3.1 一般護理
遵醫(yī)囑予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氧氣2 升/分鼻導管吸入,常規(guī)記錄8次生命體征。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清淡飲食,保持心情愉悅。
2.3.2 穿刺點的護理
手術穿刺點為右側橈動脈,術后一般拔除鞘管后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告知患者右腕需4至6小時制動,護士每隔2小時放松一次彈力繃帶,注意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及血腫,右手背是否腫脹、血運及皮溫情況,以及右手指端感覺情況,如有出現(xiàn)上述情況,要及時報告醫(yī)生,予適當放松彈力繃帶。另外還要觀察穿刺口是否疼痛,如有疼痛難忍的情況,要及時給予相應的止痛處理,常規(guī)予曲馬多注射液0.1g肌肉注射后能夠緩解[4]??蓪⒒颊哂覀惹氨厶Ц?5°或放于胸前,指導患者右上肢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以及五指進行適當活動以減輕腫脹和疼痛。術后3天避免右上肢輸液、采血、測血壓以免加重腫脹與疼痛。
2.3.3 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①局部出血:患者因圍手術期運用了大量肝素抗凝,并且長期服用降高血壓藥物,因此要注意評估患者是否有顱內、消化道、皮膚黏膜出血情況。詢問并觀察患者是否有頭痛、腹痛、皮下及牙齦是否有出血點。時刻監(jiān)測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計數(shù)、D-二聚體。②血管迷走神經(jīng)反射:血管迷走神經(jīng)反射(VVRs) 是因各種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層中樞或下丘腦,使膽堿能植物神經(jīng)的張力突然增加,引起內臟及小血管強烈性擴張,導致血壓急劇下降,心率迅速減慢的病變[5]。因此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率減慢(小于60次/分)、血壓驟降的現(xiàn)象,若出現(xiàn)VVRs,立即通知醫(yī)生,對癥處理。③造影劑腎病:由于患者年齡及體質的不同對造影劑的反應也各不相同,特別是高齡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劑往往會加重其腎臟負擔。因此,除了術中使用等滲造影劑并及盡可能減少造影劑注入外,術后要鼓勵患者多飲水,以每6~8小時予1000~2000mL為宜,多吃水果蔬菜,加速注入體內的造影劑通過腎臟排出。④冠脈痙攣:術后疼痛或精神緊張是冠脈痙攣的主要原因[6]。為此術后要及時予患者心理干預,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特別是拔管時醫(yī)生要叮囑患者深呼吸,轉移患者注意力,以緩解其疼痛和不良情緒,防止血管痙攣的發(fā)生。另外要常備擴張血管、解痙的急救藥物。
血管內超聲引導下冠脈內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術,作為一項新的治療技術,其技術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支架功效具有以往支架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并在相關領域得到積極響應,取得不錯的療效。同時作為護理人員,我們也要自身學習,積極學習新事物、新技術。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技巧,特別是術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宣教、術中配合與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術后穿刺點及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通過全體醫(y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的共同努力,患者能夠盡早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