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力
教人怎么談戀愛,聽上去有些刻板。但戀愛有沒有訣竅,或者有沒有規(guī)律呢?
如果放眼看一圈周圍的穩(wěn)定情侶,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具有某些共性,在這些共性里,就能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我身邊有好幾對戀愛五年以上的情侶,經(jīng)由各自種種曲折的情節(jié)走到今天,在時間的打磨下,兩顆多年前未曾預料相遇的心已經(jīng)融入一片默契的平和中。人和人相處,總歸是深奧的事,能配合荷爾蒙管理好兩個人的人生,能把兩個人的不同化解成探索欲,能讓兩個人的相同演進為知己知彼,在我看來,必定能算作“高質量”。
如何談一場高質量的戀愛呢?抓住身邊的樣本,一番采訪、總結過后,我歸納出以下三點。
第一,首先明確,你想要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
問出這個問題后,可能只會得到一個答案:“我自己當然知道啦?!?/p>
但在你沒有進入一段關系的時候,你對“理想伴侶”的標準從何而來?是不是被種種花里胡哨的“大眾口味”所挾持?
一個小姑娘發(fā)帖描述擇偶標準,30多個條件里,有一半都是很“社交網(wǎng)絡”的條件:八塊腹肌、長腿、聲音好聽、日系……
這大概都是從五花八門的高贊短視頻里截取出來的特質吧?
這種女孩,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和什么人在一起,她們對愛情有幻想,但沒想法。
我身邊戀愛順利的人,都有自己足夠堅定的觀點:我需要什么樣的人、我為什么需要。比如,我需要成熟的人,因為我常年跟工作苦戰(zhàn),我的另一半需要理解我、支持我。擇偶標準是因地制宜的事情,不能水土不服。
你需要的另一半,不應該是社交網(wǎng)絡告訴你的,別人說他應該有錢,別人說他應該情人節(jié)送全套口紅,別人說她應該漂亮、聲音好聽、會搭衣服……于是你也開始尋找這些特質。
從比較中得來的,往往又會迷失在比較中,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時候,即便找了一個模板戀人,后來依舊會被困擾??赡軙r間長了你回頭一看,好像另一半又不如現(xiàn)在網(wǎng)上流行的“升級版戀人”了。
第二,正確對待“情緒表達”這件事。
談戀愛能躲得過吵架嗎?躲不過的。
我以前也跟所有人一樣,尤其痛恨吵架。最近卻發(fā)現(xiàn),吵架反而在某種意義上是有益的——吵架是爭論,也是一種激烈的、近乎無保留的溝通方式。如果平時有什么話藏在心里沒說,吵架的時候說出來,讓對方知道,也是親密關系里有益的部分。
人人都帶著情緒生活,而吵架是最為直接的情緒表達。
戀愛太需要情緒表達了。情緒表達的起點,是用短時矛盾逼出兩個人相處過程中存在的長期問題;情緒表達的過程,是相互交流對這段關系具體的困惑和不滿;情緒表達的結束,是雙方的自省,和在此之上對這段關系做出的調整。
有些人總是問長期愛情的新鮮感要從何而來。其實在我看來,它不源于儀式感的制造,也不源于一起追逐新鮮事物,而是源于不斷解決問題、優(yōu)化相處的方式,就像一篇不斷修改的論文,直到它可稱佳作。
注意,我想說的不是“多吵架”,而是正視吵架,至少,絕不需要為了避免吵架而去隱瞞、漠視自己的情緒。你在這段關系里感受到了什么,你的不解和委屈是什么,這些得讓對方知道,這很重要。
第三,坦然地接受失敗的可能性。
我最近才意識到,萬事都想做到100%把握,是自己多年來未察覺的可怕習慣。
到了感情里,這會發(fā)展出一系列的惡果:怕被“放下”,所以發(fā)展出討好型人格;怕“遇不上更好的”,所以在不該忍耐的時候繼續(xù)忍耐……
到了24歲,我才明白,早早功成名就的“天才”會過氣,蔬菜即便放冰箱也可能幾天就變質,時間有它自己的邏輯。要學著接受一個東西有它的周期,因為縱使你不接受,它的周期仍然存在,不因你的意志而轉移。
所以,談高質量的戀愛,也必須具備走鋼絲心態(tài)——我知道我和你不一定能走到最后,而且到了某些關頭我會放手,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對彼此保持最大的尊重。
過于緊握,想把永恒的概率拉升到100%,就執(zhí)著得有些自大了。
接受失敗的可能,才能避免繼續(xù)“爭取”了無生機的戀愛、繼續(xù)嘗試維持所不能維持的關系。
在一段戀情發(fā)光發(fā)熱的時候,讓它發(fā)它的光、它的熱,到該衰落的時候,給它一個利落的句號即可。
在感情里不妨相信一句話:心誠則靈。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開始就談很好的戀愛,甚至很多人在經(jīng)歷過很多段感情后都還是做不到,感情總有可能會遇到種種不測,但如果你愿意在每一段關系中保持真誠,往往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真誠地去相處、去找問題、去培養(yǎng)默契,并且強大到可以在遭遇挫折后依舊堅持這種真誠,那么總歸能遇到良人,因為你已經(jīng)足夠通透,可以吸引到懂得你的人,也懂得自己會被什么樣的人吸引。
信念足夠堅定后,就讓那種心動自然而然地發(fā)生吧。
(摘自“ONE·一個”,知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