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雅琴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背景下,為推動教育改革發(fā)展,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梁豐高中”)總結、反思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成功經驗,思考教育與技術的關系、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關系,積極應對“后疫情時代”學校教學的現實問題。
一是及時謀劃、加強指導。梁豐高中制定了“停課不停學”的工作方案。二是加強課程設計,重視“五育并舉”。除了開設高考學科課程外,梁豐高中還開設了體育、藝術、勞動、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公共衛(wèi)生等課程,開展了線上升旗儀式等活動。三是實施線上教學評價。梁豐高中提出了“協(xié)同學習,講練結合,技術融通”的課堂教學指導原則,出臺了線上教學工作要求和管理評價等制度,如《梁豐高級中學網課教學要求》《梁豐高級中學關于加強線上教學與教研管理的通知》《梁豐高級中學網課日志》等。
梁豐高中是江蘇省智慧校園,擁有良好的智慧校園環(huán)境和相對完備的網絡硬件設施。在此基礎上,梁豐高中依據《省教育廳關于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的意見》,加大投資,進一步優(yōu)化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加強師資培訓,向全校教師開設了“如何開展線上教學”系列在線教育教學培訓教程。
一是區(qū)域內各學校協(xié)同發(fā)展。梁豐高中定期召開學科組長、骨干教師會議,進行線上研討交流,推薦優(yōu)秀教師開設面向全市的線上公開課,及時總結推廣優(yōu)秀教師、團隊的典型做法。二是校內各部門協(xié)同配合推進。比如,后勤部門保障疫情防控;教學教研部門提供課程規(guī)劃與教學實施意見,組織開設直播課、錄播課、點播課等課型,采取主授課教師制、課堂在線助教制、任課教師班級負責制、部分學科分層教學制等;學生管理部門重視心理健康和衛(wèi)生健康教育,開設“梁豐人在‘疫線’系列課程”,弘揚師生校友抗疫精神。三是家校協(xié)同發(fā)展。梁豐高中開設家長課程,通過線上家訪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在線學習狀況并有效指導家庭教育。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疫情期間的在線學習暴露出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缺失。比如,對于如何檢索網絡資源,如何開展網絡探究,如何利用網絡工具進行合作分享、創(chuàng)新實踐等,大部分學生都較為被動。只有掌握了數字化學習技能的學生,才能得到終身學習的原動力。
互聯(lián)網在帶給我們海量的學習平臺和資源的同時,也讓我們陷入另一個困境,那就是如何選擇既便于師生使用,又能夠滿足學生發(fā)展的網絡學習平臺和課程資源。在線學習平臺的功能和使用感不佳會直接影響師生的教學體驗和效果,堆砌的課程內容無法聚焦教學目標,學生很難深入理解知識的本質。
在這次疫情的沖擊下,信息技術實實在在地變?yōu)椤爸鹘恰?。梁豐高中的教師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從“技術保證、學生態(tài)度、教學效果”評價維度上,對在線教學滿意的教師不足20%,“感覺到在線教學備課壓力很大”的教師達到50.4%,7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情感交流、教學互動以及對學生的管理與約束。由此判斷,目前,教師對于在線教學的觀念和技術適應相對遲緩,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無法應對新型課堂的種種挑戰(zhàn)。
筆者認為,學校在“后疫情時代”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需求,培養(yǎng)其可以應對未來世界變化與發(fā)展的關鍵能力。其中,學生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顯得尤為迫切。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技術工具,教育歸根結底要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自覺、自主、自律的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在線教學的第一資源是硬件。梁豐高中正在進一步完善優(yōu)化網絡學習平臺,爭取實現師生互動無障礙,教學資源可視化,評價、反饋一體化的目標。在線教學的第二資源是課程,包括加強課程資源整合,完善課程內容設置、學習內容設計和教學方法等。
梁豐高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推進:一是有序推進全員信息技術培訓,培養(yǎng)現代化師資。二是制訂突發(fā)事件應急計劃,確保有問題能及時解決。三是構建單元化教學,將教學內容分成較小的單元,以幫助學生集中精力開展線上學習。四是營造技術化環(huán)境。教師應多使用討論區(qū)、視頻音畫,放慢語速,增加互動,使學生掌握關鍵知識點,讓學生在互動討論中體驗深度學習。五是實施在線教學助教制。學校與助教合作并從他們那里獲得多方面的支持。六是有效結合離線自學和在線學習。在離線自學階段,梁豐高中要求學生閱讀特定課程的文獻與關鍵材料。在在線教學階段,教師應充分利用技術優(yōu)勢,和學生積極互動,了解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