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翔
【摘 要】 小學科學拓展學生們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能夠擴寬學生們的視野,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茖W是探究性學習的一門學科,現(xiàn)在小學科學教學模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主,單一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比較低,沒有真正讓學生們體會到科學世界的精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也逐步展現(xiàn)出來,因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變得刻不容緩,本文就這一問題入手,闡述了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 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對策
前言:小學科學和其他的學科存在很大的不同,學生們要在實驗,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并學會運用。課程是否貼近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否符合小學生當下的生活經驗,都是影響科學教育的關鍵。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育的有效性,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以生活為本源,激發(fā)探究興趣
科學都是來源于生活,服務與生活。想要讓學生們接受科學這門課程,還是要以生活為本源,在生活的大環(huán)境下去設計新的教學方法。大自然中有很多科學現(xiàn)象,學生們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中,或多或少也會有所察覺,他們小時候喜歡問媽媽,蘋果為什么長在樹上,天上為什么有星星,證明學生們對自然環(huán)境是充滿好奇心的。將科學融入自然中去,可以吸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去思考和探索科學的奧秘。老師們要以學生們?yōu)橹黧w,以教材為參考,解決科學問題,提升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光和影》這一章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觀察自己的影子,影子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老師可以準備手電筒,讓學生們觀察手電筒下面的影子,也可以觀察太陽光線下的影子,讓學生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光能夠產生影子。學生們發(fā)動想象,回憶自己以前見過的影子都是在什么光線下產生的。這樣學生們就會進行思考,同時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情緒,課堂也會變得活潑生動。
二、拓展學習空間,養(yǎng)成良好觀察習慣
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強烈,他們想要知道和了解更多新奇的事物,老師們抓住這一點,培養(yǎng)學生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會對科學探究學習更有幫助。在上課時不要局限于課本內容,也不要局限于課堂教學,不妨帶學生們走出課堂,參加更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在競爭中學習科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校園生物分布圖》這一章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觀察校園的各種生物,在學生們熟悉的環(huán)境里,學生們更加有安全感,又更想要了解熟悉的環(huán)境里其他不了解的內容,老師可以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去尋找校園各種植物或者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尋找完成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別的小組們說過,其他小組不能重復,學生們會爭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成果,課堂學習效率也會有很大提升,同時小組之間的競爭加強了學生們團結意識,課堂氛圍也會有積極的改變。
三、將實驗搬進課堂,提高科學探究效率
在自然界中,很多現(xiàn)象都是即時發(fā)生的,沒有辦法讓學生們反復觀察,所以我們的老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來達到這一目的。在新課程教學中,更加注重教學質量,合理地運用教學器具,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科學大多數(shù)都是自然界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為主導,老師們可以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改變教學方法,喚醒學生對待新事物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學《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一章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來簡單地演繹水土流失這一現(xiàn)象。老師準備堆沙土,來代替生活中的斜坡或者懸崖,在找來一個噴壺在上方進行噴水來代替下雨,讓學生們觀察這一現(xiàn)象。如有的學生就會說:我看到了水變渾濁,泥土摻著水一起留下了來了,這樣效果就達到了。土地滑坡是雨季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學生們不能去觀察這一現(xiàn)象,老師課堂上小小的實驗就讓學生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學生們會覺得這是一堂很有意義的課,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也就會更加強烈。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育的有效性,老師們應該更多地改善課堂教學方法,從學生們常見的自然環(huán)境出發(fā),帶領學生們主動學習和了解所生活的環(huán)境,自然而然學生們就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教育,對于小學生以后對自然的認知和自身的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科學啟蒙階段老師們就應該重視起來,老師作為組織者、領導者,應該著重從學生的思維,學習方法方面去引導,挑選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改變死板的課堂教學,將科學教學帶到自然中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積極性,提升科學課堂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文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fā)展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7.
[2] 高祀泉.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
[3] 尹夢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