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學 楊劍冰
時代的發(fā)展促使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使得中考形式發(fā)生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思考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的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平穩(wěn)地由初中生物學習過渡到高中生物學習,由淺層學習邁向深度學習,進入更加寬廣的學習天地。新中考形勢下,生物命題發(fā)生了變化,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但是,部分教師受環(huán)境所限,教學思想難以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仍然沿用舊的教學理念,難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初高中生物教學脫節(jié),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分析之前的中考生物試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以往的考試側(cè)重考查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記憶能力。而在近年生物命題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的中考試題不再過度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注重學生如何有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己學到的生物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新中考生物命題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思考和探究,很多題目與高中生物知識銜接。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初高中生物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拓展,引發(fā)學生的有效思考和探究。
初高中生物教學脫節(jié),一方面是由于二者時間間隔長,另一方面是由于難度不同、要求不同,學生難以適應。初中生與高中生在成長與學習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適用于初中生的教學要求已經(jīng)不能滿足高中生日益發(fā)展的需求,需要教師及時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調(diào)整教學方案,重視學生的心理與學習變化。但是,教師在處理這一情況時,很容易受思想、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喪失將初中生物教學與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在一起的信心,為二者脫節(jié)埋下隱患。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教材內(nèi)容編排的限制,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以認識生命現(xiàn)象為主,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生命活動規(guī)律和生命現(xiàn)象的內(nèi)在原因。這兩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不同,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也不相同,在教學中教師難免會缺乏生物學科整體觀念,忽略了將前后知識進行聯(lián)系,導致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出現(xiàn)問題。
部分生物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缺乏與學生的溝通,沒有從學生出發(fā),導致教學目標制定過高或過低,脫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最終導致教師教學效果差,學生吸收知識效率低,理想與現(xiàn)實背道而馳,初中生物教學動力不足,高中教學達不到預期目的。這種情況下,教與學的主體雙方都沒有愉快的體驗,學生對生物學習產(chǎn)生厭倦,教者失去鉆研教學的動力。
通過以上對問題的總結(jié)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注重知識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隨著中考改革的推行,初中生物課堂需要具有大單元學習的整體意識。在具體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生物學科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都不應該把它割裂開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樹立生物學科整體觀念,分析和明確初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要求,之后將其融合,更好地滲透于初中生物課堂中,進而增強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應該對高中生物的知識略有了解,找出相對應的內(nèi)容。細胞膜功能這一知識可以滲透到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進行光合作用鑒定淀粉存在的實驗中,把葉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熱。我們設置的問題是“酒精水浴加熱的目的”,卻忽略了從細胞膜功能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常溫的酒精也能溶解葉綠素,酒精加熱的意圖是什么?因為酒精加熱使細胞死亡,破壞了細胞膜控制物質(zhì)進出的功能,葉綠素穿過細胞膜才能溶解于酒精中。初高中知識的延展和遷移,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也有利于初高中學習的銜接。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把教材中各章節(jié)知識孤立地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中考中無法對題目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有將課本章節(jié)聯(lián)系和拓展的意識,在教學中滲透高中知識,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聯(lián)想到身邊發(fā)生的生活場景如何去解決。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中提及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善于思考的學生就會提問,有氧呼吸還有其他場所嗎?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jié)“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一課中談及細胞質(zh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細胞器(葉綠體、線粒體等),二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由于初中生沒有這部分知識的認知,教師展開講解會增加學生的困擾,因此可以粗略解釋,在后面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課時再適當?shù)靥峒昂粑饔玫膸讉€場所、呼吸作用有機物發(fā)生的變化。
部分學生在生物課堂上,會因為一時挫折而產(chǎn)生退縮的學習念頭,會因為自律性不強而喪失繼續(xù)探索知識的興趣,會因為技能掌握不牢固而出現(xiàn)應用效率大打折扣的局面,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對生物知識的吸收。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構(gòu)建正確的學習觀念,使學生知道怎樣做可以獲得更多搭建生物高樓的材料,怎樣做會毀壞生物學習的地基,這對于學生之后的生物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的熏陶下,才能學會懂得約束自己的學習行為,保持學習的新鮮感,不斷反思自己,夯實生物基礎。
在筆者所執(zhí)教的班級中,每次生物課堂,都會要求學生認真聽課、及時記筆記,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探究,練習答題技巧規(guī)范性,這樣才不會因為細節(jié)丟失寶貴的分數(shù)。此外,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傾聽習慣、思考和探究習慣、課后復習習慣等。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這樣,學生升入高中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習慣,對于新知識的接受也具有很大的幫助。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當前的中考改革中,生物試題也越來越向生活化靠攏。因此在實際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生活實際構(gòu)建生物課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多維度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或者是借助生活現(xiàn)象解釋生物知識等,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在講授“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課時,教師補充了植物與動物的無氧呼吸,以蘋果長時間裝在密閉容器中會聞到酒味、學生在進行劇烈短跑或者是長時間登山運動后小腿酸痛為例,生活中學生的自身體驗可以充分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能夠給予學生熟悉感,學生思考和探究的積極性能夠被有效帶動起來,更好地分析問題,提高聽課效率。由此可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生活案例來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有效掌握生物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生物學習成就感。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向?qū)W生灌輸知識,而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教學中設置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初中生物教學銜接高中生物教學,立足學生生物學習觀念、生物知識積累、生物技能實踐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正確的學習方式,才能讓學生隨著生物知識堆砌而成的階梯不斷攀登,收獲生物學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