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波
摘? 要: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習現狀;因材施教;學習效率
1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的懂得,教育就是愛的事業(yè),就是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獲,有進步,有更好地發(fā)展。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差別很大,因此教育工作是一份長期性的工作,要有耐心,還要細心。
2中學生學習效率現狀
2.1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應試教育的弊端對中國基礎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幾乎成為了“學習機器”和“考試機器”。只注重每天的作業(yè)是否能夠完成,考試成績是否理想,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卻收效甚微。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缺乏思考,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學生所學科目很多,每天的作業(yè)量非常大,經常出現有時間就抓緊寫,抓緊讀,抓緊背的現象,毫無規(guī)律。甚至有些學生上學時間松散,放學時間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
很多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每節(jié)課都是按照老師的節(jié)奏進行,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讓學什么就學什么,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一旦沒有老師的安排和要求,學習就會失去方向。尤其是自己支配的時間內,這些學生時間觀念差,學習沒有動力,沒有學習熱情,導致學習效率很低。
3提高中學生學習效率的對策
3.1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前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計劃的學習就好比黑夜行走,很容易失去方向。毫無計劃的學習是散漫的,無目的的,也是效率低、收效差的,很難取得好的結果。因此,在第一節(jié)課上,我就要求每一位學生根據入班前的摸底考試成績都要制定一份學習計劃,按成績和學生的基礎分成三個層次,分別制定計劃。每天的閱讀內容、詞匯記憶、句子整理,都要按計劃進行,我會每天進行抽查,表現好的學生要進行表揚,懶散的學生要鼓勵、督促。
養(yǎng)成做計劃的習慣后,學生們并不感覺類,相反覺得學習生活更加充實了。一些學困生在掌握了一些詞匯和句子后,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學習計劃的制定讓全班學生都感到了任何成功都絕非一日之功,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3.2學會管理時間
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然而同樣的時間所產生的學習效果卻相差很大。因此,時間的合理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天之計在于晨,早晨是記憶的最佳時間,利用早晨的時間記單詞、背誦句子和實用的范文,效果會比較好。中午的時候容易犯困,學習效率比較低,這個時候可以做一些整理任務或者可以練習書寫。晚上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做一些完型閱讀等需要精心思考的題目。除此之外,管理零散的時間也非常重要。比如,課間時間同桌之間可以練習口語、進行對話練習,上學放學的路上可以聽英語聽力,挺英文歌。零散時間的有效管理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對英語學習有所幫助,也能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3.3鼓勵學生分層次閱讀
閱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隨著語言知識的增加,學生就會把一些注意力放到閱讀材料的內容上,對于感興趣的內容或題材,就會加大閱讀量,這樣就會促進學習的進步。相反英語學習取得的成就感又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促使他們擴大閱讀范圍,同時也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閱讀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長期的閱讀會讓學生們接觸大量的詞匯、句子和各種題材的文章,會增強他們的感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語感。
除此之外,閱讀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閱讀是擴大信息輸入量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詞匯、短語、句子。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欣賞到準確的用詞,優(yōu)美的句子,各種題材的篇章。廣泛閱讀和書面表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往往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寫作能力也比較好。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欣賞到各種題材、各種形式的文章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就可見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
3.4根據學生層次分組教學。
把全班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小組長。小組長每天都要統(tǒng)計組員的學習計劃執(zhí)行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閱讀情況,然后統(tǒng)一交給老師。對于組長統(tǒng)計的情況老師要及時整理并做出評判,表揚和鼓勵。每節(jié)課上主動回答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或想法、作業(yè)完成情況好等都會得到相應加分。每月統(tǒng)計小組得分,并給于一定的獎懲。
在每月得分統(tǒng)計結束后,選出較高的代表為全班同學做成功經驗分享。代表可以分享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心得等,其他同學可以向這些同學提問,解決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一些困惑。學生間的交流往往會比老師的建議更適合他們的學習。成功經驗分享會的舉辦讓得分較高的學生更增強了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也讓一些得分較低的學生有了行動的動力和目標。
4結語
教師應該尊重和正確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本柯,劉洪濤.淺談教學是一門藝術[J].大家,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