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平,謝 瑞,張尚興*
(1.正安縣桴焉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貴州 正安 563400; 2.遵義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貴州 遵義563000)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約0.3億hm2,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據2016年國家統計數據顯示,當年我國水稻總產約2億t,稻谷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8%左右,居世界首位[2]。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國情之一,今后10年之內,仍將面臨糧食需求增長與耕地、水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糧食供需平衡與結構不合理之間的矛盾,農業(yè)生產成本提高與經濟效益降低之間的矛盾等一系列問題[3]。就水稻而言,過去為解決溫飽,水稻育種主要以高產為主要目標;而現階段則是要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主要以質優(yōu)為目標,解決消費者對稻米品質營養(yǎng)的需求[4]。因此,持續(xù)創(chuàng)新育種新技術,發(fā)展高效及資源節(jié)約型的水稻生產方式,不斷選育出質量優(yōu)、產量高、抗性強的水稻品種,才能確保人們的消費需要和國家糧食安全[5]。瀘香優(yōu)912是貴州兆和豐水稻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種子公司、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三系不育系瀘香618A為母本、恢復系LDR912為父本,雜交選育出的早熟秈型雜交水稻新品種,其具有優(yōu)質、高產、穗大等特點,2018年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黔審稻20180016)。本文介紹了瀘香優(yōu)912特征特性與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為其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服務。
瀘香優(yōu)912在2016年貴州省區(qū)域試驗早熟組中表現較早熟,全生育期為154.0 d,較對照F優(yōu)498遲熟2.5 d。
瀘香優(yōu)912株葉型較好,莖稈較粗壯,葉色濃綠,劍葉挺直,葉鞘、葉緣綠色。株高97.0 cm,667m2有效穗約15.5萬。穗型大,穗總粒數為187.7粒,結實率77.2%,粒型較長、粒重較大,千粒重27.5 g。穎尖無色、無芒、后期轉色好。
2017年經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試,稻谷出糙率80.5%、精米率69.3%、整精米率46.4%,稻米堊白粒率36%、堊白度6.8%、粒長7.0 mm、長寬比3.2,膠稠度30 mm,直鏈淀粉含量19.8%,堿消值6.5,透明度2級;食味品質79.8分。
瀘香優(yōu)912在2016年田間耐冷性試驗中表現為較強,但2017年鑒定為較弱,抗寒性表現不穩(wěn)定;稻瘟病抗性鑒定為感病。因此,在高寒山區(qū)及稻瘟病重發(fā)區(qū)需慎用。
瀘香優(yōu)912在2016年貴州省區(qū)域試驗早熟組平均產量為661.38 kg/667m2,比對照香早優(yōu)2017增產5.87%;在2017年貴州省區(qū)域試驗續(xù)試中平均產量為568.76 kg/667m2,比對照香早優(yōu)2017增產5.39%;兩年平均產量615.07 kg/667m2,比對照香早優(yōu)2017增產5.64%。在2016—2017年兩年的區(qū)域試驗共15個試點中,11個點表現為較對照增產,4個點表現為較對照減產,增產點率為73.3%。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511.70 kg/667m2,比對照早優(yōu)2017增產9.28%,共5個試點中有4個點增產,僅1個點減產,增產點率為80%。
瀘香優(yōu)912適宜在貴州省早熟雜交秈稻區(qū)域種植。由于其感稻瘟病,抗寒性不穩(wěn)定,因此在高寒山區(qū)及稻瘟病重發(fā)區(qū)要慎用。
種子選擇晴天曬種后用三氯異氰尿酸 (強氯精) 300~600倍液浸泡24~36 h消毒,預防惡苗病及干尖線蟲病等;后用清水洗凈、浸泡至種子飽滿,瀝干,置30~33℃條件下催芽,種子破胸露白時即播種。播種在清明節(jié)前后,要稀播勻播,播種量每1 m2苗床 50~75 g,播后蓋細土,每 667m2苗床用40%噁草·丁草胺 (噁草酮6%,丁草胺34%)100~125 mL對水40~50 kg噴霧苗床防草,覆蓋拱膜。出苗立針后,根據氣溫高低揭膜煉苗;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多蘗壯秧。移栽前3~5 d每1 m2用尿素10~15 g對水1~1.5 kg潑施苗床,作送嫁肥。
當秧齡35~40 d、葉齡到5葉時移栽,一般情況下秧齡不要超過45 d。由于其感稻瘟病,移栽前可噴施適宜濃度的三環(huán)唑等加以預防。移栽株行距以(16~18)cm×30 cm為宜,采用寬窄行栽植,每667m2栽1.2萬~1.5萬穴。
瀘香優(yōu)912莖稈粗壯、耐肥。種植時應重施基肥,適施分蘗肥和穗肥,增施磷鉀肥。一般氮肥用50%作基肥,20%作分蘗肥,3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基、蘗肥各占50%。施追肥時,應做到“前期早追施,中穩(wěn)不瘋長,后健不早衰”,穗肥適當早施,一般不施粒肥。具體做法:基肥每667 m2用漚熟農家肥750 kg、普鈣25 kg、氯化鉀7 kg、尿素7 kg,其中尿素耙田后面施,其他耙田前施入;分蘗肥每667 m2用尿素3 kg,在移栽5 d后施入;穗肥每667 m2用尿素2 kg,在主穗圓稈后10 d施入。
整個生育期采用淺水灌溉[6],實現苗足、苗健、穗大、粒重的目標。應做到夠苗曬田,保群體質量,孕穗期復水,后期干濕壯籽,養(yǎng)根保葉,防止過早斷水,收割前5~7 d斷水。
瀘香優(yōu)912感稻瘟病,在苗期、破口期、齊穗期都應注意防治??蛇x用20%或75 %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 g,30%稻瘟靈乳油100 mL,12.5%粉唑醇乳油255 mL,40%稻瘟靈乳油,1 000億孢子/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75%肟菌酯·戊唑醇可濕性粉劑,52.5%三環(huán)·丙環(huán)唑懸乳劑,2%春雷霉素水劑,按說明書使用防治。此外,在分蘗期、孕穗期要注意防治稻飛虱、螟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