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鳳
作為一名教師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總會碰上幾個讓自己頭疼、不聽話的“壞孩子”,教師要了解并利用其個性特征,“對癥下藥”,發(fā)揮“壞孩子”的優(yōu)勢。
學生A是三(3)班教師眼中的“壞孩子”,經(jīng)常欺負其他同學。他在我的第一次體育課上,就“原形畢露”,追著其他學生打鬧,我勸都勸不住。課后,我找到他的班主任要到了他父母的電話,他竟情緒激動,揚言“再也不上體育課了”。我與他媽媽進行了電話溝通,讓他媽媽配合學校教育,能使學生A做到不隨便動手打人。結果,這次談話后,他上課的表現(xiàn)非但沒有進步,反而變本加厲,體育課上直接躺地上,不聽任何指揮。工作了20多年,第一次碰到這么無賴的學生,“油鹽不進”,表揚與批評都沒有用,我想盡辦法讓他來信服我,讓他遵守課堂紀律。
斗智斗勇開始了,面對他的挑釁,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冷處理、糖果獎勵、殺雞儆猴……效果都不明顯,特別難教的是他們班不止他一人調皮搗蛋,調皮搗蛋的學生一只手都數(shù)不過來,管了這頭兒,松了那頭兒。在一次跳短繩的分散練習中,調皮大王們又開始玩危險的繩子游戲。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無奈之下,我想出了一個方法,讓學生A給其他幾個學生數(shù)數(shù)。通過這次練習,我發(fā)現(xiàn)學生A很樂意去“管理”同學,其他學生在他的管理下非常聽話,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時,我就在思考,他很喜歡管理班級同學,是不是可以讓他成為我的小助手,協(xié)同管理班級,讓他沒機會調皮。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時不時地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讓他管理班級。特別是剛開始,我手把手地教他,并讓他把體育委員的任務分擔了,教他怎么組織小組學生游戲,在游戲中怎么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體育測試時怎么為班級學生發(fā)令、登記成績、分發(fā)器材等,讓他覺得我很重視他。慢慢地,我們的關系融洽了,雖然他偶有調皮行為發(fā)生,但是我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讓他聽話。同時,我發(fā)現(xiàn)班級里其他調皮的學生也在進步,看來“擒賊先擒王”這句話絕對是有道理的。
通過學生A的教育事例,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好行為偏差生的轉化工作,一定要了解他們,力爭依據(jù)其個性特征“對癥下藥”。一是抓住人心,循心而育。二是學會贊美,挖掘優(yōu)點;三是因勢利導,永不言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的熱情,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把學生身上蘊藏著的獨特個人潛能挖掘出來,發(fā)揚光大,不斷提升他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