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峰
【中圖分類號】R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1--01
第一恒磨牙(有稱之為六齡牙)是在口腔咀嚼功能最大、而且萌出最早,具有面積較大、窩溝較深、較易患齲的恒牙。目前在臨床中,該期患兒患齲的發(fā)病率較高,而窩溝封閉目前已在全國各個地方進行廣泛應用,也是口腔科公認的防齲齒的主要措施之首。每個人牙齒的窩溝點深度均不同,而且該地方極容易感染致細菌導致齲齒病的發(fā)生,一般刷牙時,由于牙刷毛不易進入狹窄縫隙間,導致食物殘渣存留于牙齒縫隙中,長時間累積導致牙菌斑的形成,最終導致蛀牙形成,齲齒壞。而且兒童時期的齲齒病嚴重影響牙齒的咬合系統的生長發(fā)育[1]。比如,齲齒會降低降低咀嚼功能,從而影響頜骨發(fā)育,造成牙齒骨量不協調,牙齒因齲缺失,最終造成兒童錯頜的多發(fā)。
我國衛(wèi)生組織2005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2],6歲小朋友的患齲齒病率為66% ,齲均為0.54顆;12歲小朋友恒牙齲齒病率為34.5%,其中窩溝齲占齲病的90.32%;但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 2016 年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3],6歲小朋友的患齲齒病率為71.9% ,齲均為3.50顆;其中窩溝齲占齲病的90.32%;故我國兒童的齲齒病上升率明顯增長,防治齲齒理應刻不容緩。我國2016年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即將兒童齲齒病患率降低到25%以內。要求各個地區(qū)加大控制力度。兒童期最好的窩溝封閉時機即為兒童牙冠的全部萌出期,該期齲齒尚未出現,一般6-9歲開始萌出第一恒磨牙,11-13歲萌出第二恒磨牙。窩溝封閉已被臨床證明是一項簡單有效的預防兒童恒牙窩溝齲的措施[4-5]。但實施窩溝封閉的小學生還應認真刷牙,防止發(fā)生封閉劑的脫落,造成第二次封閉[6]。
2015年開始杭州市大江東產業(yè)集聚區(qū)的窩溝封閉工作由杭州市大江東醫(yī)院(原杭州市蕭山區(qū)第四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承擔,每年由大江東地區(qū)的2-4名口腔科醫(yī)生對集聚區(qū)內約3所小學校適齡兒童開展該項調查工作,本文中通過調查研究2017年-2019年大江東區(qū)域6-9歲小學生的窩溝封閉率、萌出率、第一磨牙患齲率、齲病的好發(fā)牙位等均進行分析,為防治小學生齲病工作提供有效建議。
1 調查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研究納入2017年-2019年大江東區(qū)域內的小學6-9歲兒童,去除無效樣本,共計納入1494名學生開展調查,其中男生777名,女生717名。
1.2 方法 均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方案》分別對調查的對象以視診和探診方式進行檢查并且記錄。檢查工具包括一次性的檢查器械,圓頭探針、平面口鏡以及棉簽等。所有調查小學生均取得家長的知情同意。檢查內容包括: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人數、萌出率,窩溝封閉人數、窩溝封閉率,齲均、齲面均的缺失情況進行檢查,并填寫調查表。調查后期進行的窩溝封閉治療術均由經驗豐富的口腔醫(yī)師進行治療完成。調查中取得的數據資料均由兩名專業(yè)人員記錄并輸入計算機中。
診斷標準:①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齲齒病的診斷標準即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釉質下可見明顯破壞、磨損,探測洞底可見明顯的洞壁均標記為齲齒;②牙齒萌出的標準即為牙齒任何部分均探測出暴露的邊緣部分即為萌出。均由經驗豐富的口腔醫(yī)師進行檢查操作并通過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0.8)。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分析。采用卡方值(檢驗)進行萌出率、窩溝封閉率以及患齲率的比較或者多個樣本率的對比,采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計量資料,包括齲均、齲面等進行統計測量。用t檢驗表示兩個樣本均數正態(tài)資料。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率、窩溝封閉率及患齲率的情況 調查發(fā)現1494名小學生中第一恒磨牙的總萌出率為78.85%,其中6歲萌出率為33.14%,7歲萌出率為82.78%,8歲萌出率為96.79%,9歲萌出率為100%,經統計學分析發(fā)現,7歲小學生的萌出率增長為49.64%,8到9歲的萌出率經統計學分析有差異性(=12.131,P=0.00)。經表1和圖1發(fā)現,該段小學生的窩溝封閉率為49.40%,而且7到9歲組的窩溝封閉率經統計學有顯著差異(=5.630,P<0.05)(見表1、圖1)。調查發(fā)現1494名小學生中第一恒磨牙的患齲率為36.48%,齲均0.33±0.68,齲面均0.44±0.46。其中6歲組患齲率為14.73%、7歲組患齲率為37.22%、8歲組患齲率為45.72%、9歲組患齲率為47.04%,經發(fā)現患齲率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上升模式,6到7歲間的上升趨勢最快,而8到9歲的患齲率呈一般狀態(tài);而在男女性別比例中發(fā)現,6到7歲組、7到8歲組以及7、9歲組的小學生中女生患齲率,經統計學分析均有明顯差異性(=19.206、3.992、6.492,P<0.05);7、8歲的小學生中患齲率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性(=5.732,P<0.05),7、9歲小學生中總患齲率,經統計學分析有差異性(=5.732,P<0.05)。(見表1,圖1)
2.2 第一磨牙齲病好發(fā)部位及牙面
經統計發(fā)現,上、下頜第一磨牙萌出分別為2015、2316個,患齲分別為428、630個,上、下頜第一磨牙的患齲率分別為21.24%、27.20%。經表2發(fā)現,6、7、8、9歲各個年齡組中發(fā)現下頜萌出率均高于上頜的萌出率,其中6歲兒童下頜第一磨牙與上頜第一磨牙的萌出率存在差異性( =7.527、P<0.05);其中7、8、9歲小學生的下頜第一磨牙患齲率與上頜第一磨牙患齲率存在差異性( =10.989、 =6.771、 =6.567、P<0.05)。
3 討論
本調查顯示,杭州市大江東地區(qū)患齲率及齲均比杭州市市區(qū)同年齡段兒童要高,窩溝封閉率相對于較低,而萌出率比較接近。分析原因可能與大江東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較市區(qū)緩慢,而且關于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宣教工作在近幾年才開展有直接關系。本文中還通過調查發(fā)現,未完全萌出的第一恒磨牙也有齲齒病的發(fā)生有關,這充分的表明大江東地區(qū)的小學生患齲齒病的狀況及其不樂觀。
本文中經研究發(fā)現,該地區(qū)的窩溝封閉年齡在7歲即位適宜,而且在防齲齒病的工作中應重點關注第一恒磨牙中的下頜。除此之外,對全區(qū)兒童提倡每日刷牙兩次,每學期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早對窩溝較為深的地方進行窩溝封閉,從而達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楊蕾.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在兒童口腔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實用臨床醫(yī)學2014,15(4):92.93.
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19-25.
王興, 馮希平, 李志新, 陳德育, 俞光巖.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