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現(xiàn)階段“課程思政”的理論成果與實踐探索研究

      2020-12-15 06:49:13高采劉瀏
      高教學刊 2020年34期
      關鍵詞: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立德樹人

      高采 劉瀏

      摘? 要:我國高等教育要實現(xiàn)“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必須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的“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課程思政”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通識課程與專業(yè)課程之中,深度挖掘所有課程的德育資源,最終形成“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高校對“課程思政”的探索不斷取得新成果,但是完備的理論體系還沒有形成,可以效仿的經(jīng)驗模型有待進一步開發(fā)。因此,有必要從現(xiàn)有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實踐經(jīng)驗兩個層面進行綜合研究,從而促進高校的思政教育體系改革的推進。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立德樹人;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34-016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um" aim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gener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deeply tap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all courses, and form a trinity education system. N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has not been formed, and the experience model that can be imitated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om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erie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form; moralit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一、“課程思政”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一方面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另一方面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從多維度腐蝕著我國的社會主義道德文化建設。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面臨著比以往更為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和外部誘惑,因此其德育培養(yǎng)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黨的十八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的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新局面[1]。這一論述為今后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罢n程思政”這一概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它的出現(xiàn)為解決我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長期存在的“兩張皮”難題和“孤島”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jīng)驗。但是“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觀念,還存在著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目前對“課程思政”還沒有規(guī)范準確的概念,也沒有可以完全復制遷移的實踐范本,也沒有形成完整的頂層結構設計等。因此對當前“課程思政”的理論與實踐進展進行綜述形式的研究顯得格外的重要。

      二、“課程思政”現(xiàn)有成果研究

      (一)“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

      學者趙繼偉在其論文[2]中,從“課程”與“思政”兩個側面理解“課程思政”的內(nèi)涵。首先,該學者認為“思政”一詞包含“思想政治”與“思想政治教育”兩重含義,其中前者不是指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論以及思想政治課程,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后者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其次,該學者認為高校的“課程”建設既要包含理論課程,也要包括實踐課程。當高等教育中將“課程”與“思政”兩者融合時便類似于教育學中的“學科德育”,即將“德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程、通識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程的始終。文章中還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這兩個概念的不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作者認為前者對后者不是包含、升級和替代關系。并且該文指出,“課程思政”不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理念,而是將“大思政”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等理念在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最終趙繼偉將“課程思政”的涵義解釋為,“依托、借助于專業(yè)、通識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p>

      文章[3]從教育理念、教師隊伍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孤島”現(xiàn)象和“兩張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文章將阻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最終原因歸結為,沒有樹立起“全課程、全員育人理念”。課程改革應當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堅持課堂作為“德育”的主陣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課堂的教育過程中。換而言之,就是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職責,將“課程思政”作為高等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文章針對上海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須要將突出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融合作用,才能實現(xiàn)“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顯性課程是指“4+1”,即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一門形勢政策課程,隱性課程包含了通識課程與各學科的專業(yè)課程。前者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核心課程,注重的是主流價值的引導作用。后者則是在知識傳授過程潛移默化的實現(xiàn)“德育”。最終通過顯性的思想政治課程與其他隱性課程的協(xié)同教育,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三位一體育人體系。

      學者賀武華在其文章[4]中指出“課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產(chǎn)物,也是落實時代要求的必然結果?!备叩冉逃母救蝿赵谟凇傲⒌聵淙恕?,這就要求身為社會主義教育者的高校教師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這把“鹽”溶于教育教學這盤“菜”中。這就必然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由“思政課堂”向“課程思政”的轉變。賀武華認為,由“思政課程”理念向“課程思政”理念的轉變是適應于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的,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準確把握。高等教育工作要想實現(xiàn)這一轉變,必須處理好三對關系,即要處理好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關系、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的關系以及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關系。打破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程與專業(yè)課、通識課程的壁壘,實現(xiàn)全課程協(xié)同育人格局,充分挖掘專業(yè)課和通識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才能處理好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關系。傳統(tǒng)教學中通常忽視專業(yè)知識中的“德育”內(nèi)容,使得思想政治的內(nèi)容長期停留于思想政治課堂內(nèi)。因此要想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的思政資源,就必須將“德育”內(nèi)容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法融入專業(yè)課程中。賀武華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以工具理性為基礎的同時以價值理性為導向。實際上追求的是,“教學作為認為的而又為人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求真的科學精神,更需要‘求善的人文關懷”[5]。

      學者韓憲洲在文章[6]中將“課程思政”視為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要指示的領會,抓住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規(guī)律、教師教書育人的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是現(xiàn)階段高校關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舉措。同時韓憲洲認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好認識、實踐和制度三個維度的問題。提高認識的主要途徑是不斷地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并使之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深化實踐需要厘清“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要深刻認識“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思政”的一體性,同時要對“課程思政”的效果能夠進行有效的評價。制度是根本,從宏觀方面來看需要持續(xù)的完善“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和高校人才培養(yǎng)教育體系的制度設計。從中觀層面來看,學校黨政機關和教師要承擔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執(zhí)行嚴格的責任落實制度。從微觀層面考慮,需要為教師展開“課程思政”創(chuàng)造教學研究的環(huán)境。

      上述的實例是關于“課程思政”理論的代表性研究,但是“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不僅限于上述實例的內(nèi)容。目前大部分關于“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主要將論述的中心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課程思政”是否是一種新的理念展開討論;(2)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進行研究;(3)從理論層面探索“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辦法;(4)分別從高校、教師和學科等不同層次研究“課程思政”的建設目標與內(nèi)容等。當然,關于“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并不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幾個方面,它也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一起發(fā)展和不斷豐富的。

      (二)上海高校關于“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研究

      “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提出是源于上海市在2014年出臺的《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專項計劃》,這一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落實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因此上海市的許多高校成為了最早一批研究“課程思政”,并且進行實踐探索的高校,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其他地區(qū)的高校針對“課程思政”提出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方案,或多或少都借鑒了上海高校的經(jīng)驗。

      上海地區(qū)從2014年開始進行“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通識課程、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時,上海市根據(jù)各高校的特點創(chuàng)建了“4+1+X”的特色教育體系,“4+1”是指四門思想政治必修課和一門形勢政策課程[7]。思想政治必修課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要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說內(nèi)容為教學主體,旨在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形勢與政策主要是通過結合新時期國際形勢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成果以及面臨的困難,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社會主義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時幫助他們樹立為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奮斗信念和理想。“X”則屬于高校根據(jù)自身需求所開設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選修課程。這些課程又因以“中國”為主語,所以又被稱為“中國系列”思想政治選修課。自推行“課程思政”教育改革以來,上海高校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中國系列課程共計60多門?!爸袊盗小闭n程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核心使命,注重以知識教育為載體從不同角度對新思想進行講解,通過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潛移默化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課堂教學當中。

      上海大學作為上海首個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高校,其“大國方略”通識課程一經(jīng)推出便獲得了學生的熱烈歡迎,成為了網(wǎng)紅課程。上海大學還不斷的推陳出新,先后又創(chuàng)建了“創(chuàng)新中國”、“創(chuàng)業(yè)人生”、“時代畫音”等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通識課程[8]。這些課程除了通過聘請人文社科類的知名教授作為授課教師,還邀請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頂級專家進行專題式教學。上海大學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成功的經(jīng)驗可以總結為“接地氣”和“高大上”。所謂“接地氣”主要是指在價值引領的同時注重教育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符合學生需求和特點,比如在“創(chuàng)業(yè)人生”課程中,邀請創(chuàng)業(yè)者分享經(jīng)驗?!案叽笊稀笔侵杆颊逃齼?nèi)容不僅具有國際視野、科技前沿和藝術性,還指授課者具有“明星”效應。上海大學的思政教學改革為“課程思政”開創(chuàng)了示范模式,迅速的輻射到上海各大院校。不同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相繼開設了具有學科優(yōu)勢的“中國系列”課程,比如同濟大學開設的“中國道路”課程、上海交通大學開設的“讀懂中國”課程、復旦大學的“治國理政”課程、上海海事大學開設的“走向深藍”課程以及華東政法大學開設的“法治中國”課程等[9]。上海市進行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之所以能夠迅速獲得推廣和成功,主要經(jīng)驗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明確,即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最終目標;教學內(nèi)容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即授課內(nèi)容以學校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專業(yè)為基礎;課程建設定位高標準,即聘用名師授課打造專題教學團隊,并以建設精品課程為建設目標等;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作為教學改革,即學校黨委領導教學改革,合理調(diào)用各部門的管理和教學資源傾力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等。

      (三)專業(yè)課程中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課程思政是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活動的全部過程中去,由于專業(yè)課程是目前學校教育活動中最為常見的,也是師生參與最為頻繁的教育活動,因此如何將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高效融合是高校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由于不同的專業(yè)課程,在課堂實踐和知識獲取過程中存在著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的制定思政教育的策略,否則會導致教師生搬硬套,學生反感厭學的現(xiàn)象。本節(jié)將總結一些經(jīng)典的成功案例,以探索專業(yè)課程中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可行途徑。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陳衛(wèi)民等老師在教授微生物專業(yè)課時,從病毒的寄生環(huán)境和危害入手,并結合了人類歷史上幾次抵抗病毒災難的過程,進而闡述了科學家們?nèi)绾螢榱巳祟惷\做出的巨大犧牲[10]。在課堂教學

      中,教師將人類與病毒抗爭史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愛德華·琴納與天花病毒、巴斯德與狂犬病毒、斯坦利·普魯辛納與朊病毒等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成功的吸引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其中,巴斯德的故事還想向學生們傳遞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巴斯德在做科學工作的過程中,始終將祖國利益放在首位,不計較個人得失,他成功的闡述了如何將科學主義與愛國主義完美統(tǒng)一。這樣生動的課堂授課方式,讓同學們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習了前輩們的奮斗精神,不僅能夠幫組學生培養(yǎng)艱苦奮斗,不畏艱險的品質,而且也有助于青年學生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摒棄學習中存在的功利主義思想。

      西安工業(yè)大學的鄧立兒老師以應用光學為例介紹了,如何在專業(yè)課程中展開思政教育的經(jīng)驗[11]。該老師認為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深挖知識點內(nèi)涵,以科學發(fā)展和工程實踐為背景,向學生講述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幫助學生理解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內(nèi)涵,以使其形成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以“中國天眼”為例講訴了這項享譽世界的天文工程的建設經(jīng)過,其中著重描述了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不懈努力、勇于創(chuàng)新和堅忍不拔的科研精神。這一案例不僅教授學生如何去做科研,更激勵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從而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埋下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奉獻青春的理想種子。鄧老師還在文章中指出,應在教學考核中引入思政內(nèi)容的考核機制,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思政教學的效果。

      燕山大學的余為老師在教授理論力學課程中對思政教育也進行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實踐探索[12]。余老師在文章中指出每一個知識點背后隱藏著豐富生動的故事,每一個理論包含了科學家們的心血。因此教師需要在講授知識的同時了解背后的故事,但又要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jīng)驗,才能更接地氣。他在秋季課程中通常由中秋節(jié)引申出中國古老的二十四節(jié)氣的知識點,讓學生們感受中國古老文明的輝煌和勞動群眾的智慧。同時,從力學角度出發(fā)給學生分析日?;顒又心男┻\動存在物理意義上的危險,以指導學生在假期中進行安全活動。同時在授課時,還會提醒學生們要守孝道,能夠體諒和尊敬父母等。最后,他還指出老師的自身修養(yǎng)是感染學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也要做好自身的思政教育。

      以上幾個例子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如何在專業(yè)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有的是隱晦形式,有的是顯現(xiàn)形式。但總體來講可以分為如下幾種:一個是,挖掘知識背后的具有模范價值的故事;一個是,用接地氣的形式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一個是,教育學生的同時,授課者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到以身示范。

      三、“課程思政”的理論內(nèi)涵與經(jīng)驗總結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其內(nèi)涵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校的全部課程為育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挖掘包括思想政治課程、通識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程在內(nèi)的所有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最終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主要關乎宏觀層面、中觀層面以及微觀層面等三個層面的工作。宏觀層面主要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將德育提高到新的水平;中觀層面,學校黨委和行政機關制定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德育”教育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合理規(guī)范的評價和激勵制度直接影響教學改革的實際效果和持續(xù)性;微觀層面,改變教師對傳統(tǒng)課堂德育的固態(tài)思維,組建跨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研究團隊,打破思想政治課程與通識課程、專業(yè)課程之間的壁壘,實現(xiàn)價值引領融入知識傳授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9,17(02):114-119.

      [3]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4]賀武華,張云霞,楊小芳.“課程思政”育人方式轉變應處理好三對關系[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4(06):60-64.

      [5]徐繼存.教學技術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

      (03):48-51.

      [6]韓憲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02):1-6+15.

      [7]董楊華.上海高?!爸袊盗小闭n程建設的實踐探索與創(chuàng)新[J].文教資料,2019(04):169-171+63.

      [8]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8,22(02):98-104.

      [9]張正光.“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邏輯理路[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4):16-19+5.

      [10]陳衛(wèi)民,林雁冰.微生物專業(yè)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實踐探討——以病毒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41-43.

      [11]鄧立兒.“應用光學”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87):292-293.

      [12]余為.理論力學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39-40.

      *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新時代中華傳統(tǒng)美德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編號:18SZC-59);201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基于一流專業(yè)建設的‘眾創(chuàng)空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踐探索”(編號:2019JSJG573);宿遷市‘社科研究課題“課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課程建設與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研究”(編號:20SYC-19)

      作者簡介:高采(1992-),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教務處教學研究科實習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應用型高校學科專業(yè)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猜你喜歡
      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2:03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15:58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chuàng)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yī)學專業(yè)面向官方獸醫(yī)與執(zhí)業(yè)獸醫(yī)教育改革的探討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1:20
      怀仁县| 宁蒗| 九江市| 上杭县| 通化市| 华容县| 新兴县| 额尔古纳市| 城步| 鹤庆县| 喀喇沁旗| 隆德县| 运城市| 漠河县| 建宁县| 阳西县| 灌云县| 苏州市| 凤翔县| 石泉县| 丽水市| 东乌珠穆沁旗| 柘城县| 蓬安县| 凤阳县| 博客| 九台市| 伊宁县| 宁城县| 即墨市| 宝坻区| 丹凤县| 紫阳县| 天祝| 措勤县| 凉城县| 称多县| 彩票| 嘉定区| 濮阳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