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科學技術力量不斷發(fā)展,教育伴隨著科技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改革。將教育數(shù)字化、信息化,通過網(wǎng)絡信息構建教育平臺,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在一起,已經(jīng)成了教育界的一種新型現(xiàn)象。本文基于高中物理課堂上教育云平臺的使用反饋效果,針對高中學生學習物理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使用教育云平臺解決這類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育云平臺;物理教學;智慧課堂
引言
隨著改革教育的不斷進行,課堂形式也不斷發(fā)展,由當初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到學習管理系統(tǒng),再由網(wǎng)絡互動學習平臺到現(xiàn)在的智慧教育云平臺,信息技術正在以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不再是以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而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從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轉向關注人的成長。因此在教育云平臺構建高中物理課堂智慧課堂不僅能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也會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目標清晰,內涵更加深厚。
1.當代高中生學習物理所存在的問題
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的物理是一個很大程度的跳躍,不僅內容變得更多,難度也很大程度上增加。由當初的直觀變抽象,很多物理模型都是在理想狀態(tài)下建立的,部分學生的思維空間難以達到物理所需要的高度,進而導致無法在腦海中建立物理模型,不能理解物體運動的具體過程;由當初的單一受力分析變成了復雜的多力分析,在初中只存在靜摩擦力、重力、支持力等基本力學問題。而高中物理則是多力平衡問題,重力的分力、靜摩擦力以及比較難的電場力和磁場的作用力。這些質的變化,無疑是學生思維方式上的一個跳躍,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多學生是很難接受這一轉換過程的。教育云平臺智慧課堂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可以在網(wǎng)絡上建立理想的物理條件,構建相對應的物理模型,讓學生通過每個物體詳細的受力分析及運動過程,培養(yǎng)高中生的思維空間能力,進而讓他們可以通過具體的畫面在自己腦海中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從而達到舉一反三,提高自身物理水平。
2.高中物理智慧課堂的搭建方式探討
2.1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轉變課堂教學方式
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在物理方面教師要讓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化為高中生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使學習與實際結合起來。教育云智慧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上通過智慧學習活動設計和智慧學習空間構建,身臨其境的了解物體在某一過程動靜狀態(tài)以及受力情況,塑造腦海中的物理模型,真實具體的做到了化抽象為具體,讓高中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躍起來,緊跟教師的步伐,一步步邁入物理知識界的大門。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缺少溝通,學生思維與教師思維無法達到同一水平高度的難題。教育云智慧課堂的構建改變了之前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化,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智慧發(fā)展,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提高了物理課堂效率。
2.2信息技術與課堂結合,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在高中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如果從高中教材來看,物理知識無非分為運動學、力學兩大塊。運動又分為勻速和變速,力學高中新增加的也就是摩擦力、洛倫茲力和安培力??傮w來看物理知識并不算難,可為什么那么多同在學習物理這一門學科的時候感到困難。很多同學反映初中到高中物理思維轉變跨度較大,自己不能在腦海里構建物理模型。教育云智慧平臺就可以很好的幫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構建物理模型。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在學習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這一課題的時候,單純依靠自己的講解與畫圖很難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教育云平臺智慧課堂構建出一個磁場,然后放入一個帶電粒子,初始階段對帶電粒子進行受力分析,然后畫出其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這一過程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帶電粒子的運動,化微觀知識成宏觀知識,然后學生結合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相關例題,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物理難題。物理智慧課堂數(shù)字化試驗操作、思維導圖利用、物理模型構建讓學生更為直觀的學習、思考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2.3搭建智慧課堂,構造師生橋梁
教學從來都不是教師和學生個人的事情,而是兩者結合,有教有學方可稱為教學。每一節(jié)物理課無論是教研深度的專研還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從教學方法的精心選擇到教學語言的逐字推敲,都不是教師一個人“單打獨斗”。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教師用怎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才能更好的接受,是通過師生結合來實現(xiàn)的。而教育云平臺的智慧課堂便能夠很好的把教師和學生融入在一起。部分學生不喜歡面對面與老師探討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上也有同學內向、害怕出錯而不愿回答問題。通過智慧課堂,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的形式把不愿用語言表達、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問題通過文字的形式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在線上為學生解決難題,與學生發(fā)生思維碰撞,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教學團體之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情感交融,思維碰撞,使學生備受激勵各鼓舞,更好的提高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結束語
通過教育云平臺構建的智慧課堂,解決了傳統(tǒng)物理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學生在課堂活躍起來。同樣也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讓課堂變成了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輔二者相輔相成的高效課堂,使課堂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目標更有針對性,讓高中生學習物理不再感到無助,提高了課堂效率。為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更要創(chuàng)新課堂的教學方式,構建更為優(yōu)秀的智慧課堂,使課堂煥發(fā)生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婷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J].江蘇師范大學,南京,江蘇。
[2]卞金金 徐福蔭 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設計與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北京.
[3]卞志榮,劉琦,薛麗娟. 基于學習進階理論下的原始問題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物理教師,2017,38(6):9-14.
[4]卞金金,徐福蔭.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設計與效果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6(2):64-68.
作者簡介:田磊(1979.08-),男,漢族,安徽懷遠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物理智慧課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