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明,沙煒,周丹丹
(鑒甄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131)
小柴胡顆粒源自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記載的經典名方小柴胡湯,為和解劑之祖方,由黨參(原方為人參)、柴胡、黃芩、姜半夏、生姜、大棗、甘草7味中藥組方,具有解表散熱、疏肝和胃之功效,主要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等。目前,小柴胡顆粒執(zhí)行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質量標準[1],涉及柴胡、黃芩和甘草3個獨立的薄層色譜鑒別,操作復雜、耗時、低效、高成本。本研究中在現(xiàn)有標準和現(xiàn)有文獻[2-3]基礎上,建立了“一板多藥”的鑒別方法,可同時對小柴胡顆粒中柴胡(君藥)、黃芩(臣藥)和甘草(佐使藥)3味藥材進行薄層色譜鑒別,操作簡單快速,專屬性強,耐用性好,進一步完善了小柴胡顆粒的質量標準?,F(xiàn)報道如下。
ATS4型薄層色譜自動點樣儀,Visualizer 2型薄層色譜成像系統(tǒng),均購自瑞士卡瑪公司;TH-Ⅱ型薄層加熱器(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KBF(E5.3)型恒溫恒濕箱(德國賓得公司);XSE105DU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精度為十萬分之一);QUINTIX2102-1CN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精度為百分之一);P120H型超聲波清洗儀(德國Elma公司,功率為1 130 W,頻率為50/60 kHz);TW20型恒溫水浴鍋(德國優(yōu)萊博公司);ST-40R型高速冷凍離心機、ST-40型高速離心機(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A10型超純水系統(tǒng)(美國密理博公司)。
柴胡對照藥材(批號為120992-201509),黃芩對照藥材(批號為120955-201810),甘草苷對照品(批號為111610-201908),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柴胡皂苷b2對照品(批號為Z04S9L69482,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柴胡皂苷H對照品(批號為DST191009-014,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小柴胡顆粒(規(guī)格為每袋10 g,批號分別為k90106,k90108,k90116,k90117,k90125,k90141,k90143,k90148,k90150,k90155,k90156,k90157,k90158,k90159,k90162);柴胡藥材、黃芩藥材、甘草藥材、柴胡陰性制劑、黃芩陰性制劑、甘草陰性制劑,均購自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由本公司孟千萬講師鑒定為正品。HSGF254型薄層色譜硅膠預制板(煙臺市化學工業(yè)研究所,銀龍板,批號為20190912);HPTLC Silica gel 60 F254(1.05642)型Merck板(德國Merk公司,批號為HX87113742);HPTLC-Fertigplatten Nano-SIL-20 UV254(811023)型MN板(德 國MN公 司,批 號 為309259);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購自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1 溶液制備
取樣品2 g,加15 mL水,超聲處理(功率為330 W,頻率為37 kHz)使溶解,用水飽和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用1%氫氧化鈉溶液10mL洗滌,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取柴胡對照藥材0.5 g,加入30 mL水,加熱回流1.5 h,放冷,濾過,濾液自“用水飽和正丁醇萃取2次”起同法制備柴胡對照藥材溶液。
取黃芩對照藥材0.1 g,加4 mL甲醇,超聲20 min,離心,取上清液,作為黃芩對照藥材溶液。
取甘草苷對照品、柴胡皂苷b2對照品、柴胡皂苷H對照品適量,分別加入甲醇制成每1 mL含0.1 mg甘草苷、0.5 mg柴胡皂苷b2、0.2 mg柴胡皂苷H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2.1.2 “一板多藥”定性鑒別
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1~2μL,分別點于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使其成條帶狀(8 mm),以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7∶1∶1∶1,V/V/V/V)為展開劑,展開缸濾紙飽和20 min,展距6 cm,取出,晾干,噴以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3~4 min,置紫外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H對照品、柴胡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棕紅色熒光斑點;在與黃芩對照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在與甘草苷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2.2.1 專屬性考察[4]
分別取陰性制劑2 g,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陰性制劑溶液并點樣,色譜圖見圖1。結果在與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H對照品、柴胡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供試品溶液(批號為k90108,k90116,k90125)顯相同的棕色熒光斑點;在與黃芩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在與甘草苷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且陰性制劑均無干擾,表明此方法專屬性強。
2.2.2 耐用性考察[4]
考察不同廠家的高效硅膠板(Merck板,MN板和銀龍板)、不同展開溫度(10,20,30℃)和不同展開相對濕度(30%,50%,70%)對其薄層色譜行為的影響。結果見圖2。可見,上述因素對小柴胡顆粒的薄層色譜行為影響較小,本方法斑點清晰,耐用性良好。
圖1專屬性試驗薄層色譜圖
另取12批樣品驗證方法的適用性。結果見圖3,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柴胡皂苷b2對照品、柴胡皂苷H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棕紅色熒光斑點;在與黃芩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在與甘草苷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對照品甘草苷Rf=0.66,柴胡皂苷b2Rf=0.42,柴胡皂苷HRf=0.31,黃芩鑒別點Rf=0.26。
薄層色譜法操作簡單靈活,專屬性強,可快速有效地鑒定真?zhèn)?,在中藥分析領域應用廣泛[5-6],美國藥典(USP)和歐洲藥典(EP)均推薦用于天然藥物的鑒別。
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小柴胡顆粒標準中,需要進行3次薄層色譜鑒別。柴胡鑒別的供試品溶液需通過聚酰胺柱進行制備;甘草對照藥材需用水煎煮提??;黃芩鑒別需調節(jié)pH、萃取等。操作煩瑣、耗時,檢測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升和優(yōu)化小柴胡顆粒的鑒別方法。
柴胡為方中君藥,其中皂苷類成分以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為主,柴胡經煎煮后,兩者會轉換成柴胡皂苷b1和b2[7-8]。第17版《日本藥典》(日本藥局方)中小柴胡湯的質量標準[9]分別以柴胡皂苷b2和甘草苷對照品為對照對柴胡和甘草進行鑒別。采用模擬制劑生產工藝的方法,對柴胡藥材和甘草藥材加熱回流提取后,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其中,柴胡藥材有2個特征斑點(Rf=0.42,0.30)傳遞到制劑中,分別為柴胡皂苷b2和柴胡皂苷H。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甘草藥材中有1個特征斑點(甘草苷,Rf=0.64)傳遞到制劑中。考慮到柴胡皂苷H對照品不易購買,且價格昂貴,可選擇以柴胡皂苷b2和柴胡對照藥材為參照,對小柴胡顆粒中的柴胡進行鑒別。
圖2耐用性試驗薄層色譜圖
圖3樣品檢測薄層色譜圖
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標準中僅使用黃芩苷鑒別黃芩。本方法中檢測出了一個具有黃芩專屬性的特征斑點(Rf=0.24),可豐富黃芪藥材鑒定信息。經試驗發(fā)現(xiàn),經甲醇超聲處理后就能提取出黃芩藥材的特征斑點,最終確定黃芩對照藥材以超聲處理方式制備。
黨參炔苷為黨參的主要有效成分,曾考察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小柴胡膠囊和小柴胡泡騰片[1]項下黨參的TLC鑒別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供試品溶液與陰性制劑的薄層色譜行為完全一致,故藥典方法無法實現(xiàn)轉移。同時,采用不同的展開體系仍未檢出黨參炔苷。液相色譜法分析結果顯示,小柴胡顆粒中黨參炔苷的含量非常低,無法作為TLC的特征成分進行鑒別。6-姜辣素為生姜的主要有效成分,但在制劑中未檢出6-姜辣素,且液相色譜結果佐證此結果。推測可能是,在濃縮過程中6-姜辣素等芳香性成分受到了損失。半夏主要成分是淀粉,少量氨基酸和其他小極性成分,在制劑中未檢出氨基酸色譜條帶。大棗主要成分是多糖及三萜類成分(如齊墩果酸和白樺脂酸等),嘗試以齊墩果酸和白樺脂酸為對照,均未檢出相應條帶。因此,下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建立黨參、生姜、半夏、大棗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
對“一板多藥”鑒別方法展開劑的考察,確定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7∶1∶1∶1,V/V/V/V)、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5∶2∶1∶1,V/V/V/V)、乙酸乙酯-正丁醇-無水甲酸-水(5∶2∶1∶1,V/V/V/V)3個展開系統(tǒng)。通過考察不同展開劑對供試品溶液的色譜條帶成點性、分離度及Rf值的影響,確定最佳展開系統(tǒng)。結果表明,3個展開系統(tǒng)均能在與柴胡皂苷b2對照品溶液、柴胡皂苷H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棕紅色熒光斑點;在與黃芩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在與甘草苷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展開劑為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供試品溶液色譜有條帶重疊,且整體Rf值較高;展開劑為乙酸乙酯-正丁醇-無水甲酸-水,各條帶雖分離相對較好,但展開系統(tǒng)中含有正丁醇,氣味較大,且有神經毒性;展開劑為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時,各條帶分離度好,整體Rf較合理。故選擇乙酸乙酯-丙酮-無水甲酸-水作為“一板多藥”鑒別的展開系統(tǒng)。
綜上所述,所建立的“一板多藥”鑒別方法,簡單、高效,專屬性強,可同時定性鑒別小柴胡顆粒中的柴胡、黃芩、甘草,完善和提升了其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