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要】新學期,新班級,新環(huán)境。對于剛剛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說,一切都是陌生的,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營造一個濃厚親情的班級氛圍,速成一個堅韌的班集體,這是班主任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運用心理學的心理效應來創(chuàng)建一個強而有力的班集體。
【關鍵詞】新班級? ?凝聚力? ?心理效應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98-01
一、班級凝聚力及其作用
班級凝聚力是指班級成員之間為實現(xiàn)班級活動目標而實施團結(jié)協(xié)作的程度,班級凝聚力外在表現(xiàn)是人們的個體動機行為對班級目標任務所具有的信賴性、依從性乃至服從性上。班級凝聚力對班級的影響力是巨大,一個班級,如果有了很強的凝聚力,那么它將會無往不勝,因為總所周知,團結(jié)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試想一下,當整個班級的同學在一起為班級努力時,有部分同學各自干各自的,不能做到統(tǒng)一行動,那么結(jié)果將會怎樣?反之,如果整個班級的同學團結(jié)一心,努力奮斗,一切以班級集體利益為最終標準,沒有任何同學有其他的“想法”,那么這個班級又將會怎樣?
新學期,新班級,新環(huán)境。學生剛剛結(jié)束初中三年的生活,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習。他們面對一個新的適應期,調(diào)整期,我們作為走在學生前列的班主任,該如何以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來促進班級凝聚力的速成,將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將從心理效應的角度來談談他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二、班級凝聚力速成的三個法寶
(一)巧用光環(huán)效應
暈輪效應,有的稱為光環(huán)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jù)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后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zhì)的現(xiàn)象。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并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zhì);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圈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zhì)都會被認為是壞的。
一個有著豐富經(jīng)驗的班主任,不論資歷的深淺、學歷的高低,在學生面前或多或少會罩上一層特別的“光環(huán)”。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學生對這類“光環(huán)”產(chǎn)生的尊敬感、信任感和服從感,做好班主任的第一步工作。班主任的特殊“光環(huán)”,絕不是刻意制造的。它是由他們自身的品格,個人綜合才能,豐富專業(yè)知識,對學生無私的感情,端莊的儀表等多種因素綜合造就而成的。一個用心的班主任,時時刻刻都是學生的表率和楷模,事無巨細,在學生面前都應注意。比如:在與學生第一次的見面會上,班主任就應對自我介紹做一個精心的準備,把自己曾取得的專業(yè)成績或是獨到的為人風格,做一個濃縮的展示。在學校等其他公開場合,盡可能的展示自己的特有才華,讓學生從心底里真正的信任你,愛護你,佩服你。班級凝聚力的速成應充分運用班主任這份光環(huán)效應,做好班級工作的第一課。
(二)禁用緘默效應
在常見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強迫手段并不難。人們雖然會在皮鞭、棍棒面前屈服,可那不過是表面上的服從,內(nèi)心卻充滿了反叛、仇恨的復雜感情。不僅在感情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正確信息的傳播受到限制的現(xiàn)象。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緘默效應。
面對這些00后的新生代的學生們,傳統(tǒng)的強壓教育是過去家長或老師常用的一個讓學生迅速“服從”的最簡捷的方法。但是,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我們班主任不能大力推廣這種“強壓”政策,必須與時俱進的了解青春期學生的新思想動態(tài),走近他們的心靈,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聽他們感到苦惱的事情,真正地走入他們內(nèi)心的深處,朋友與師長的身份交替出現(xiàn)。比如:班主任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學生在一起,觀察他們的一點一滴。充當他們第一時間的“保護神”,為他們遮風擋雨,凝聽他們心里的故事。光靠過去那種猛烈的狂風驟雨式地說教早已不適合00后的他們,而我們更應該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教會他們以禮相待,用民主真誠的內(nèi)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廣用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是指對某些人施加壓力,以說服他們?nèi)プ瞿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使他們做這件事時感到愉快。只有充滿愉悅的心情去完成某件事情,它的預期效果才能更容易實現(xiàn),并且過程也是美好的。
讓學生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關愛班級,我們班主任就必須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快樂和喜悅。此時,我們有必要多開展一些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體藝類課外活動。對于15、6歲的孩子,他們對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渴求還是很期待的。適當?shù)慕o與必要的獎勵,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廢,也是值得的。當然,獎勵更應該考慮精神層面,因為把每一個學生的自身價值感挖掘出來,把他們愿意為班級奉獻的“內(nèi)驅(qū)力 ”調(diào)動起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上次舉行的學校組織的歷史學科知識競賽上,筆者就先利用班會課開展了班內(nèi)的歷史知識競賽,對得分排前的學生給與足夠的精神獎勵,激發(fā)他們自身的價值感。推選最優(yōu)秀的同學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知識競賽。最后,我們班級獲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績。再者,我們應充分考慮學生家長的促進,“催化”因素。比如:每個月里把班級每個學生在校的多“角度”的一面或者突出表現(xiàn)一面通過各種“橋梁”——微信群,QQ群,家校通等傳遞給家長們,讓學生的閃光點得到發(fā)光發(fā)亮,“無限”擴大。家長們知道孩子們在校的各種優(yōu)異表現(xiàn),知道他們的孩子是愉快而充實地生活在一個相親相愛的集體中,那么,這也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影響循環(huán)效果。這也會加速整個班級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向著一個積極向上,充滿親情,溫暖友善的班集體靠近著。
誠然,班主任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導師,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某階段的引路人,是在校陪伴學生時間最長的良師益友。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班主任僅僅依靠這簡單的幾種心理效應來創(chuàng)建和增強班級凝聚力是遠遠不夠;必須還要不斷的學習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管理庫,既要走在學生的“前列”,又要走入學生“中間”,用一顆一切從心開始的心態(tài)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 朱彤.77個心理規(guī)律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17-20.
[2] 章立早.班主任工作中的若干心理效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10):10-15.
[3] 龍柒.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