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滌凡
(武漢市第九醫(yī)院 神經內科,湖北 武漢)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屬于腦血管疾病類型之一,主要是由腦部血液供應缺乏而造成的腦組織缺血性軟化或壞死,具體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感覺障礙、偏癱等[1]。靜脈溶栓是治療腦梗死患者的常用方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組織代謝,促進其血流較快恢復。為保證靜脈溶栓治療效果,治療期間,還應輔以護理干預。為探析在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實踐價值,現(xiàn)對我院75例腦梗死溶栓患者展開研討,詳細如下。
選擇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5例腦梗死溶栓患者,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參照組共38例,男 女之比 為22:16,年齡49~80歲,平 均(64.82±2.17)歲;病 程0.5h~6h,平 均(2.34±0.52)h。實驗組共37例,男女之比為22:15,年齡50~80歲,平均(64.91±2.04)歲;病程0.5~6.5h,平均(2.28±0.63)h。經計算,兩組基線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參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健康知識講解、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用藥指導、生活護理等。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靜脈溶栓前護理:①查體護理:與患者進行交流,評估其意識狀況,了解其疾病情況,測量其生命體征,觀察其頭顱是否有畸形、頭面部皮膚是否完整、口腔有無潰瘍與義齒、牙齦是否出血,并探查其腹部有無膨隆、壓痛及反跳痛,以便于后期治療工作的開展。同時檢查并記錄瞳孔大小、對光反應,評估其語言、吞咽、肢體肌肉功能,以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情況。②認知干預:因靜脈溶栓治療時間越早越好,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應告訴家屬靜脈溶栓開展的重要性及需要完成的檢查項目,以獲取家屬配合與理解。待家屬同意溶栓治療后,告知其所用溶栓藥物的作用、使用方法與劑量、禁忌癥;用藥前,告訴患者與家屬藥物可能出現(xiàn)不良反應,以獲取理解與配合。③心理干預:因疾病作用下,患者極易出現(xiàn)恐慌、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理解并同情患者,耐心向其講述腦梗死疾病特點、治療方法、防控策略,告訴其通過對癥治療及有效干預后,一般預后情況較好,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同時,鼓勵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愛與精神支持,以提升患者治療信心[2]。(2)靜脈溶栓中護理:①加強病情監(jiān)測:定期檢查患者精神狀態(tài)、體溫、呼吸、血壓及肌力,并記錄有關情況。靜脈溶栓治療期間,保持輸液的流暢性,查看患者是否出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發(fā)生溶栓過敏,應立即停藥,并予以針對性處理。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牙齦出血、皮下與穿刺點出血、泌尿系統(tǒng)出血、便血等出血征象,若出現(xiàn)以上問題,應及時通知醫(yī)師實施有效處理。每隔0.5h,評估1次患者肌力、精神及意識狀況,了解其神經功能變化情況。②心理干預:觀察患者有無情緒變動,若出現(xiàn)不安、焦躁等情緒,應及時進行開解、勸慰、疏導及安撫,以促使患者心情維持最佳狀態(tài),減少患者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3)靜脈溶栓后護理:①強化病情觀察:觀察患者瞳孔、意識、呼吸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囑咐其保持臥床休息,溶栓1h內,不可開展剪指甲、剃須、挖鼻孔等活動,并評估其神經功能狀況。同時,詢問患者溶栓感受,觀察其臨床癥狀變化情況,及時回答其心理疑問。②并發(fā)癥護理:溶栓后,易出現(xiàn)臟器實質性出血、血管再閉塞、再灌注后腦損傷,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進價對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并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若發(fā)現(xiàn)以上并發(fā)癥,立即告知醫(yī)師進行對癥處理。③飲食指導:叮囑患者飲食保持清淡,多食高纖維、低脂低鹽食物,每日鹽量不得高于6g。對于肢體障礙、中樞性面癱患者,應指導其正確禁食,以免出血誤吸或嗆咳。④運動指導:鼓勵患者盡早開展體育活動,以便于神經功能的恢復。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指導其開展關節(jié)運動(關節(jié)屈曲、外旋等)、站立、行走、健肢主動運動(健肢伸展、旋轉等),以強化患者肢體功能。
(1)觀察兩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采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HSS)[4],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狀況,分值范圍為0~42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2)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根據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可將治療效果劃分為優(yōu)良差3個等級;優(yōu):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神經功能缺損成功評分下降超過90%;良: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下降90~45%;差: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變或有惡化趨勢,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下降小于17%或上升。治療優(yōu)良率=優(yōu)良+良率。
(3)觀察兩組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利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5],評價患者生活質量,該項量表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應用本科室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越滿意。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分)
?
表2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表3 兩組SF-36、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SF-36、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s,分)
?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治療后神經功能下降幅度明顯較高(P<0.05),見表1。
相較于參照組,實驗組臨床治療優(yōu)良率明顯較高(P<0.05),見表2。
相比于參照組,實驗組SF-36、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較高,組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3。
腦梗死是心腦血管科常見、多發(fā)疾病,占全部腦卒中的70%,具有致殘率、致死率高等特點,如若治療不及時,可造成患者直接死亡。靜脈溶栓是目前治療腦梗死的最有效方法,該種方法在恢復腦部動脈血供、改善腦組織結構方面具有顯著療效。為強化靜脈溶栓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其神經功能較快恢復,治療期間,還應施以護理干預。
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即指以患者為中心,加強基礎護理,深化護理內涵,有效落實責任制,優(yōu)化護理細節(jié),整體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融合了優(yōu)質護理、細節(jié)化護理優(yōu)勢,旨在優(yōu)化護理流程,為患者提供滿意、優(yōu)質、高效的醫(yī)療服務,滿足其護理需要,保證其安全性及舒適性,促使患者治療期間保持最佳生理、心理狀況。在腦梗死靜脈溶栓期間,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主要是通過查體護理,了解患者疾病基本狀況及相關禁忌癥,從而為靜脈溶栓治療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認知干預,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與靜脈溶栓治療內容的了解,提升其醫(yī)護配合度;通過心理干預,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減少患者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增加患者治療信心;通過病情觀察與監(jiān)測,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情況,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通過并發(fā)癥護理,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較快康復;通過飲食護理,確?;颊唢嬍车慕】敌裕鰪娖渖眢w素質,促進其較快康復;通過運動指導,改善患者肢體功能與神經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經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干預下,可提升患者醫(yī)護依從性,減少外界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改善患者神經功能與生活質量。與常規(guī)護理方式相比,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全面性、有效性更強,臨床實踐價值更高。在本研究中,實驗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較高,這提示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實施能強化患者神經功能。實驗組臨床治療優(yōu)良率與參照組相比,顯著較高,這說明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開展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實驗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較高,可見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實踐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效果。
總而言之,在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中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的實踐,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