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乙
(貴州省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流行歌曲被廣為傳唱,并形成了一種文化形態(tài),對人們的精神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我國的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歷史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最大的原因不在于歌曲本身,而在于中國社會和人們生活的產(chǎn)生的變革,流行歌曲不斷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就是流行歌曲中情感的流露和表達,或愛情、或友誼、或家鄉(xiāng)、或和平等,總之,還是與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和變化有關系,本文針對流行歌曲中“情”字的把控進行具體分析。
歌曲情感的表達不僅僅需要動人的歌詞和旋律,而且要通過正確的發(fā)聲技巧和方法來更好地將情感表達出來,因此需要演唱者有一定的聲樂技巧,發(fā)揮演唱者藝術表情、傳情、動情、動人的功能特長,從而使歌曲達到藝術傳播的效果,比如在歌曲中的氣息的把握、節(jié)奏與速度的運用、歌唱中音色的把握、歌唱中連音與斷音的處理等都屬于聲樂技巧的處理,每一首歌曲根據(jù)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聲樂處理。比如在演唱《我的祖國》,我們知道這是一首抒情與激情相結合的歌曲,主要表達的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以孫楠的版本來看,歌曲的前一部分以抒情為主,聲音細細柔柔的訴說,好像一個小姑娘款款到來,思鄉(xiāng)之情涌然而上,在歌唱時需要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氣息,速度適中,在形式來表現(xiàn)出濃濃的愛國之情,副歌部分加入和聲伴唱把歌曲情緒推進,加入架子鼓進行渲染,在氣息運用上技巧上也有很大變化。把歌曲內涵充分表現(xiàn)出來,情感繼續(xù)推進,從而把觀眾帶入歌曲中,讓觀眾真正享受音樂。感受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理解作品的涵義指的是作品的內在含義,也是歌唱者在整個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每首歌曲所表達的含義都不一樣,凝聚著歌唱家強烈的感情。理解作品是對歌曲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因此演唱者在拿到一首歌曲時,首先需要對歌詞的每個字,每個句子進行分析,分析這些字詞句的時代背景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情感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歌唱家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得以展現(xiàn),使每個音符和旋律得到更好的表達,歌唱者對歌曲理解得越透徹,在演唱時表達地越真實、越純真,更能夠打動人心,扣人心弦。最后,歌唱者還要有一個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這直接影響歌唱者對作品的情感的理解,如果演唱者知識不夠豐富,眼界不寬,想簡單得通過聲樂技術的處理達到一定高度不太可能,這樣的演唱也是不會將感情更好的表達[1]。
一個作品的完美演義是需要將作家體驗與演唱的體驗完美結合,有很多的歌曲是由獨立的創(chuàng)作人進行演唱,而有很多作品的是通過作詞者和演唱者共同完成的,這就需要兩者之間的創(chuàng)作達到完美的契合,然而也有很多造詣很深的歌手能夠將作者的感情完美的詮釋,使自己的表達不僅是在形體上還是內心體驗,而且在聲音造型或情感處理上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因此,歌手在拿到一個作品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樣使自己的情感認知與作家情感體驗相一致。歌曲是文學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是文學與音樂的結合,因此歌者要有深厚的情感積累,同時要有豐富的情感閱歷,培養(yǎng)自己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比如粵語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beyond、許冠杰等,他們都是杰出的粵語流行歌曲的演唱者,他們的作品如《鐵塔凌云》、《千千闕歌》深入人心,經(jīng)久不衰,他們的作品被廣為傳唱,至今還影響著一大批人對生活的解讀和認識[3]。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流行音樂從最初的民謠轉變成具有鮮明的現(xiàn)代色彩內心演唱方式,這也代表了流行音樂正在走向成熟。樸樹的《生如夏花》中,他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試圖漸抵印度大師泰戈爾“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虎口脫險》是由老狼演唱的一首歌曲,此歌似乎在驗證再華麗的改編也抵不過純樸自然的嗓音,歌者一開口就讓聽者敞開自己的心扉,這一系列優(yōu)秀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都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和藝術體驗,并不是一個文化淺顯、感應力差的人能夠體會到的。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歌者就一定要去感受歌曲中所描繪的時代背景,這種事必親躬的做法是非常幼稚的,那如何去感應一個自己從未經(jīng)歷過的情感世界呢?歌者需要通過對自己的情感積累和情緒認識進行處理,去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每個演員對同一首歌曲的解讀是不一樣的,因此產(chǎn)生的情緒色彩和藝術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總歸是演員內心真實的解讀和認識,比如蘇芮唱的《酒干倘賣無》,描繪出一段父女情深的故事,表達出來的情感濃郁深厚,而葉倩文唱的《酒干倘賣無》表達的情感比較強烈,給聽者帶來強烈的聽覺盛宴,這都是通過不同的藝術體驗來表達不同的情感體驗[2]。
綜上所述,為了在流行歌曲中對“情”的把握,需要演唱者有比較全面的音樂素質和深厚的文化藝術的底蘊,首先需要歌者有一個過硬的聲樂技術的處理,從而讓感情更加鮮明的流露,其次需要歌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為情感把控提供必要的條件,再次是需要歌者與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體驗達到一致,使文學與藝術進行融合,最后是需要歌者從生活體驗和藝術體驗中把握情感,對同一個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表露出不一樣的情感??傊?,需要演員能夠充分的進入角色,運用自己的樂理技能和藝術感知力來詮釋整首歌想表達的思想和感情,讓歌曲更加覺有藝術感染力,感染每一個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