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市比西巴格鄉(xiāng)牛場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小學科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取自生活,轉而又應用到生活中去。雖然小學生對陌生的科學知識理解困難,但是他們卻對周圍世界有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這能產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度,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實施生活化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科學并不像語文、數(shù)學等備受重視,所以小學科學的生活化教學研究頗具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要求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將生活及知識合理結合,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與探究所學知識,體會到科學的重要意義,感受科學蘊含的奧秘,讓學生具備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存在相關問題的能力。小學科學學科涉及多門學科知識,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相關現(xiàn)象,卻不懂得其中原理。而小學科學學科的存在,可以讓小學生掌握認識與探究此類知識的渠道。所以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對提升小學生的應用及創(chuàng)新能力予以高度重視,針對小學生普遍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情況,教師必須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對于科學學習充滿積極性,在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從生活化角度應用實踐生活常見內容導入課堂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明確本堂課教學內容,并且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快明確實際生活及科學知識之間所存在的關聯(lián),讓科學教學活動更具時效性。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建立在課余時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效溝通的基礎上,教師必須要先充分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xiàn)的事物,如果未能合理選擇正確的事物進行課堂導入,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導入時,教師必須要遵守自然、潛移默化的原則,把課堂教學知識和生活常見的事物、場景合理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與思考相關的現(xiàn)象與場景,逐漸理解與掌握科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水的特性相關知識點時,講解到水的表面存在張力,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若干個杯子與硬幣,課前導入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要求學生比賽,誰在水面上放的硬幣最多,誰就是今天的勝利者。學生們對此充滿興趣,并主動參與到其中。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實驗過程的現(xiàn)象,硬幣很平穩(wěn)的躺在水面上,表面一滴水都沒有,隨后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所存在的此類場景,如水黽等昆蟲,其可以在水面自由的活動,而不會出現(xiàn)水淹的情況,這就是由于水表面存在張力所致。
情景教學是當前小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模式之一,其通過引入或創(chuàng)建以形象為主體、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得相應的體驗,促進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該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對于科學學科學習的體驗感得以強化,使得其能夠強烈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與作用,并因此而對科學學科充滿興趣,逐漸形成科學思維。好奇和好動是大部分小學生的天性,當前應用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會扼殺學生天性,導致科學課堂不夠活躍,所以借助情景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中,更具參與感,由現(xiàn)在的主動學習替代之前的被動學習。
例如,講解影子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舉著教鞭在教室內隨處走動,讓其他學生觀察教鞭影子長度所出現(xiàn)的變化,并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確定教鞭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通過此形式能夠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本堂課所學習的相關知識也會讓學生形成非常深刻的體會。
生活化語言是生活角度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師生間關系更為融洽,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提升教學效率及質量的目的。所以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能夠盡可能應用生活化語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轉述抽象、難懂的科學理論知識,并且引導學生應用于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及現(xiàn)象,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分析并逐漸掌握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光的折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語言告知學生:“今天外面的天氣真好,可是教室里面卻有點暗,那么哪位同學可以把陽光引到教室里面,照亮教室呢?”在學生的一番討論之后,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所準備好的鏡子,讓學生嘗試選擇合適角度,將太陽光反射到教室內。然后教師再就學生的行為及太陽反射的結果進行總結與解釋,并回歸到本堂課所學內容上來。憑借生活化的語言,學生可以輕松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的實際內涵,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科學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小學生思維特征和心理特點的要求,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谏罱嵌鹊慕虒W模式作為當前被廣泛應用的教學模式之一,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及效率,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生的情緒情感。生活化教學有利于讓學生充分理解科學與生活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熱情,增強科學素養(yǎng),所以作為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能夠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結合自身情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