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婷,林陽陽,夏明雪,鞠傳葉,盧 玲,黎瑞芬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55)
腦卒中發(fā)病率、致殘率及病死率較高,給個體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患者出現(xiàn)偏癱、肢體麻木、頭痛、頭暈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肺部感染、腎衰竭及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造成影響,嚴重者威脅生命[1]。研究表明早期康復干預可以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2]。因此,運用康復治療最大限度地恢復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在臨床工作中尤為重要。本文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以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康復娛樂個性化治療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回顧分析2018年10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患者資料,共計78例,根據病人是否參與康復娛樂個性化治療分為康復娛樂組和非康復娛樂組,其中康復娛樂組37例,女性:男性是:13:24;年齡是61到94歲,平均年齡是(79.21±5.65)歲。非娛樂康復組41例,女性:男性是19:22;年齡是60到94歲,平均年齡是(80.04±5.72)歲,上述資料對比的結果沒有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依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診斷為腦卒中,有完整基礎病例資料。排除標準:①無神經功能缺失的腦卒中(NIHSS 評分≤8 分者)。②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及惡性疾病。③因各種因素不能遵照設計方案進行康復治療。
1.2.1 病例資料收集
有完整病例記錄的基礎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診斷及患者基本生活能力評定?;旧钅芰Γ˙ADL)量表[3]:內容包括大便、小便、修飾、如廁、進食、轉移、活動、穿衣、上下樓梯、洗澡等十項內容,總分值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1.2.2 治療方案
非康復娛樂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針灸治療和康復護理等,連續(xù)治療一個月時間??祻蛫蕵方M在上述治療上增加康復娛樂個性化治療:①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等,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娛樂治療措施,并實施。②保證康復娛樂活動的多樣性,以此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如可通過球類、讀書、游戲類、看電視等活動提高患者的反應能力與集中力;通過棋牌類游戲提高患者的主動意識;通過故事大會、唱歌比賽等提高其社交能力。調查患者的興趣愛好,保證內容與患者需求相符,進而提高患者的積極性。③所有康復娛樂治療為每周治療五次,每次的時間是一個小時,患者連續(xù)治療一個月時間。
數(shù)據分析使用SPSS22.0軟件。定性資料接受x2檢驗,形式為。計量資料接受t檢驗,新式為()。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的標準是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沒有明顯差異,非康復娛樂組為41.74±7.33分,康復娛樂組42.26±6.96分(P>0.05)。相比于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增加,非康復娛樂組為46.37±6.26分,康復娛樂組58.21±5.94分,且康復娛樂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增加幅度高于非康復娛樂組(P<0.05)。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肢體活動出現(xiàn)異常,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會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受到影響,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導致其無法積極配合治療,甚至會使病情加重[1]。
以往臨床對腦卒中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療為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針灸治療等,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但增加康復娛樂個性化治療,指導患者參與到科室開展的相關康復娛樂活動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陶冶其情操,加強患者的自我認識,提高其自信心,使其以樂觀且積極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保證患者在治療中感受快樂,進而提高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力,促進其及早康復[4]。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采取康復娛樂個性化治療,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