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化工學校,山東 東營 257400)
正確的發(fā)聲是正確歌唱的基礎只有通過發(fā)聲練習,才能獲得歌唱的正確方法,提高歌唱的表現(xiàn)力。在聲樂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學生在歌唱和發(fā)聲練習時,為了片面地追求音量,出現(xiàn)大聲喊唱的習慣,使聲音缺乏美感。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聲樂教學中,我用輕聲練習的方法訓練,收到良好的效果。
發(fā)聲練習中,輕聲訓練可有效地避免聲帶的損壞。由于輕聲訓練,自然地使聲音里混入假聲成分,易找到高位置,增強演唱高音的能力,使聲帶得到相應的保護。也可避免演唱中出現(xiàn)喉音。在發(fā)聲或唱歌時,有的學生喉嚨打不開,聲音無位置,沒有氣息的支持,使用壓緊逼緊的喉嚨來唱,造成喉音。還可以避免唱歌和發(fā)聲時的白聲。白聲,也就是所說的大本桑,氣息淺,喉嚨是勒緊的,聲音沒有經過任何訓練,自然的無任何修飾,聲音是橫的咧的,唱出的聲音直白,無任何表現(xiàn)力。
那么,什么是輕聲訓練呢?就是讓喉嚨放松地打開,聲音自然通暢地流到硬腮或硬腮以上部位,從而,使聲音獲得高位置。
在輕聲發(fā)聲練習時,我是這樣做的:一是讓學生先明白歌唱呼吸是發(fā)聲的動力、源泉,有了正確的歌唱呼吸,才能唱出具有氣息支持的正確聲音。因此,輕聲發(fā)聲離不開氣息的支待,否則無法得到好的聲音效果,達不到輕聲練習的目的。二是輕聲哼嗚練習。哼鳴練習是學習聲樂者練聲的很好的方法,是獲得聲音的高位置的良好手段,有利于體驗頭腔共鳴獲得混聲,也有利于聲區(qū)的統(tǒng)一。
哼嗚練習的方法有三種:閉口的哼嗚、開口的哼鳴、開口閉口相結合的哼嗚。在訓練中,三種方法交替使用。閉口哼鳴練習時,上下唇輕輕靠攏,牙關要打開,不能把上下牙齒咬在一起,喉嚨處于一個半打哈欠或喝水的狀態(tài),氣沉丹田,眼睛睜大,軟聘抬起,在小腹發(fā)力,用鼻口同時吸氣,哼唱時感到聲音集中在鼻腔上方,兩眉之間感到明顯振動,像擰鼻涕時的感覺。開口哼鳴時,主要把軟聘抬起,小舌抬高,牙關打開,舌頭放平,喉嚨打開,氣息放下來。開口閉口結合哼鳴練習時,主要找眉心集中的焦點位置,先開口后輕輕叩齒。學生熟練掌握此三種哼嗚方法的要領后,進行輕聲練習。如:用旋律6-— -||唱“Mu”時,先讓學生用最小的力量,把"mu"唱出最弱的聲音。輕聲唱的目的:一是體會深呼吸,二是體會喉嚨的打開,三是體會聲音的高位置。當把"mu"音唱好后,用同樣的感覺改唱"mi"、"ma"。當用最弱的聲音唱好這三個音,找到感覺后,在每一次的練習時,聲音逐漸增強至道中等音量。這樣既能使喉嚨放松地打開,找到高位置,又避免了學生唱歌時壓喉頭和大喊大叫的現(xiàn)象。
漸強式的練習。練習時,仍要求學生在氣息較深的情況下,由最輕的發(fā)聲開始將聲音在逐漸增強的過程中,即由弱到強的漸強式練習。讓學生發(fā)個長音,在逐漸增強的過程中,注意氣息,以及打開喉嚨和輕唱時的狀態(tài)等,音量雖大了,但聲音的位置仍然保持輕唱時的位置。
假聲的訓練。假聲是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只使聲帶邊緣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每個人都能發(fā)出輕而微弱的假聲,它的聲音纖細、輕盈。唱假聲時,喉嚨打開,穩(wěn)定喉頭,氣息較深,這樣唱出的假聲不是擠的,而是圓滑的聲音。如何把握輕唱使的尺度呢?訓練時,讓學生用疑問的語氣,說悄悄話的神態(tài),輕輕地說拉長的“吆”,引導學生咬輕字頭,引長字腹,收準字尾。這樣輕輕說出來的“吆”字其假聲成分是濃的,有氣息支持的。再就是問學生把黃河對岸的船喊過來用什么樣的感覺?引導學生首先深深地吸口氣,并控制好氣息,拉長音輕輕地喊“哎”,學生容易感覺到聲音的落點,以及輕聲唱假聲時獲得的高位置,同時鍛煉了學生控制氣息的能力。
在用假聲練習發(fā)聲時,采用下行音階的練習辦法。如:用旋律5 一4 3|2 1--||唱qi 時,從高聲區(qū)往下走,也就是從換聲點以上往下走。學生輕輕地唱"qi"音,體會好高聲區(qū)后,下行時,繼續(xù)保持唱高聲區(qū)時的歌唱狀態(tài),以便換聲點以下的音也摻入了假聲成分,有了假聲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逐漸使其在中聲區(qū)有真聲摻入假聲的效果,然后逐漸放大音量,獲得正確的演唱聲音。在訓練過程中,堅定不移地要求學生唱的輕一點,柔一點,暗一點,達到用假聲獲得頭聲歌唱的發(fā)聲方法,獲得以假聲為主,真假混合的聲音。
輕聲訓練并非是松垮無力的歌唱,而應該是積極主動的,有氣息支持的狀態(tài)來唱輕聲,否則,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另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訓練的假聲和唱戲的假聲是有區(qū)別的,從醫(yī)學上說,唱歌與唱戲的聲帶運用方式是不一樣的,歌唱時的假聲是要求各腔體打開的,氣息深且通暢的那種假聲。
歌唱是一門集音樂、語言和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歌曲作為歌唱作品,它是音樂和語言有機結合體,是一種語言的特殊表達方式,然而,我們用我們的聲音去唱好歌曲,必須有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技巧,只有讓學生細心地領會,正確掌握靈活運用歌唱的發(fā)聲法,就一定能獲得較為圓暈,豐滿,具有高位置,充滿感染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