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微
案例一
案例描述:2018年9-11月,我在某國際交流學院實習。在我的班級有3名俄羅斯學生和8名蒙古學生。幾個月的實習中,其中一件事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班級中蒙古學生文靜和阿米是一對兒情侶,在上課過程中,他們二人坐在一起總會竊竊私語,時而也會有一些親密的肢體接觸。作為實習生,我們當時的任務是進行課堂教學實踐觀摩,對于學生的行為沒有規(guī)范權力。我們的指導教師——張老師是他們的班主任兼初級綜合課老師,她有時會進行適當?shù)恼n堂管理:讓大家不要說話。但可能是為了顧及學生顏面,并沒有對其親密行為進行規(guī)范,奇怪的是,只要他們兩人的說話聲音不影響其他人,對于他們的親密動作班級同學也見怪不怪了。然而作為實習生的我們,看見這種行為心里卻有些不太舒服。但畢竟是來觀摩學習的,我們只能“接受”了。
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作為實習生的我們代表了一部分中國人的觀念,我們不太能接受一些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不同文化的文化淵源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不同的文化觀念,在對待老師和課堂方面自然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理。
蒙古國屬于游牧文化,早期大多人從事游牧生產(chǎn)、逐水草而居,其生活在相對隔絕的內(nèi)陸草原,加上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鑄造了蒙古民族熱情、粗獷的性格,練就了他們強悍、勇敢、豪放的作風。加之蒙古長達30年的“俄化”教育,使得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提倡自由、平等、民主。與之相比,中國屬于農(nóng)耕文化,性格相對保守內(nèi)斂。我們依戀故土不慕異地,形成了忠恕、禮讓、仁愛的交往態(tài)度,且受到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我們自小便有了“尊師重道”的觀念,教師的地位神圣。
所以,蒙古學生熱情、豪放,對于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并沒有認為有不妥之處;而對于蒙古學生課堂上的竊竊私語和親密動作,我們則認為是對老師和課堂的不尊重,加之保守內(nèi)斂的性格,讓我們形成了心理落差。
解決辦法: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再學習,我的心境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作為未來的國際漢語教師,我們應該自覺培養(yǎng)自己的多元文化意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如果再遇到上述情況,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在不耽誤大家學習進度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課堂管理。雖然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但畢竟還是在中國的課堂,學生應適當?shù)摹叭豚l(xiāng)隨俗”,作為教師也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適當?shù)匾胛幕虒W,讓同學們切實體會到中西方性格特點的不同,培養(yǎng)他們的多元文化意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至于上課說話的問題可以采用一些有技巧的分座方式,讓大家每天有不同的同桌,既減少了同國別抱團現(xiàn)象又增加了同學之間的熟悉度。
案例二
案例描述:劉老師是赴任墨西哥的漢語教師。有一次,她和孩子受邀去參加孩子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日派對,他們到達的時間與邀請函上的時間幾乎相同。大廳里,家長正開始布置派對里需要的各種東西,廳里顯得有些雜亂和狼狽。兩位家長看到劉老師進來有些驚訝也有些尷尬。劉老師突然意識到對于當?shù)氐臅r間觀念來說,自己“來早了”。又一次,劉老師等人在寓所舉行派對,邀請當?shù)赝聟⒓樱瑫r間訂在晚上7點,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劉老師等人知道大家最早也要在7:30后才能來。大家在八點、九點、甚至十一點才陸續(xù)來到,半夜的時候最熱鬧,但劉老師等人已經(jīng)哈欠連連了。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劉老師在受邀參加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時,因準時到場而讓還沒完全準備妥當?shù)暮⒆蛹议L有些尷尬和慌亂;相反中國老師的派對上,墨西哥同事比約定時間來得晚,這實際上是由于中國與墨西哥的時間觀念不同而引起的,兩個國家對“準時”的理解存在差異。時間觀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屬于文化的深層結構,因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本能地以自己的“時間語言”處理事情,并視為理所應當,從而產(chǎn)生差異、誤解,甚至沖突。
在中國,受邀參加聚會,客人一般要在約定時間之前到場以示對主人的尊重;而在墨西哥,要比約定時間晚才算禮貌。所以在上述案例中并非墨西哥的同事不禮貌,而是因為在時間觀上他們屬于典型的現(xiàn)在取向。他們認為,“現(xiàn)在”才是最有意義的,活在現(xiàn)在享受現(xiàn)在。這在行為上往往表現(xiàn)為沖動、自發(fā)性、隨意性和生活方式的輕松自在。而中國人在時間觀上屬于未來取向,表現(xiàn)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
解決辦法:首先,作為海外漢語教師,我們應該通過自己查詢或者向當?shù)厝苏埥痰姆绞綄λ诘氐臅r間觀念有所了解;其次,根據(jù)當?shù)厝说钠毡樽龇ㄕ{(diào)整自己對準時的期待以及對待時間的方式,選擇在當?shù)厝搜壑凶詈线m的時間赴約、出席活動等。如果我在海外工作,我會提前了解當?shù)氐奈幕曀?,特別是宴請與赴約的時間觀念,但假如上述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且我的“按時赴約”已經(jīng)讓對方感到尷尬,我會向其表達歉意并簡單說明中西方時間觀念的不同,并在以后盡量避免此種情況的再次發(fā)生。當我邀請同事時,我也會換位思考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耐心等待他們的到來,不能因為兩國的時間觀念不同而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傊炔荒芷x當?shù)仄毡樾惺聹蕜t唐突早到,又要體現(xiàn)我們注重承諾的品質(zhì),勿讓對方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