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麗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重慶 400039)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偏重于以自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且在對學生講解生物知識時,也只是采用單一的講授式這種教學模式,導致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間,這樣就會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造成一定阻礙,使得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也會影響其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另外,高中教師在生物課堂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時,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性的生物知識,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是不夠了解,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生物教學進行合理調整,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生物學習[1]。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尤為重視,并且為了提升學生自身的生物成績,大部分教師都采用了“題海戰(zhàn)術”,同時也會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導致整個生物教學過程非??菰铮谶@樣的教學中,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這樣就會造成教學效率低下,而學生的學習效率也難以提升。此外,由于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作業(yè)以及練習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也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高中生物教師若想構建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則需要先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高中教師還要結合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構建出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生物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的掌握情況,設置出合理的探究問題,并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問題的趣味性,或者是將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2]。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為例,教師在對學生講解“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可以將生活中含有酶的物品展示給學生,并在網(wǎng)上搜集關于酶的實驗,或者是自己錄制相關的實驗,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對酶自身的特性以及作用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喝啤酒的好處與壞處?”讓學生結合所學的與酶相關的知識去解釋這一問題,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主動參與教學,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新課改強調,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借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要讓學生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交流溝通,以此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诖耍咧薪處熢趯W生進行生物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方面,對其進行合理分組,并借此開展合作學習,結合具體的生物教學設置出合理的探究主題,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思考。而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管以及指導,避免出現(xiàn)學生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討論思路,防止學生偏離正確的思考路徑[3]。
比如,以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為例,教師在對學生講解“細胞分裂”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可以先給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對的細胞分裂理論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然后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進行相應的實驗教學。實驗室中有充足的實驗器材,供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教師可以將學習成績優(yōu)秀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分到一組,先為學生進行示范實驗,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細胞分裂這一實驗進行討論,“如何能夠獲得真實有效的實驗結果”,可以讓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如記錄實驗操作步驟、具體的實驗現(xiàn)象等,同時小組成員也可以輪流進行實驗,借此鍛煉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獲得良好的實驗結果,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通過上述分析,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對于高中生的學習發(fā)展也能夠產(chǎn)生積極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加強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視,并且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高效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以此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