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卓敏
摘要:在數(shù)學課堂上假如老師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就像如虎添翼一樣,會使學習變得更加有意義和實效。在疫情下的居家學習又該怎樣做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呢?中山市數(shù)學教研員劉燕校長研發(fā)了數(shù)學線上教育的特色一前置性探究學習單。在前置性探究的學習單中,又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獲取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而老師怎樣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情,設計一份有探究性的學習單,使學生收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呢?根據(jù)自己設計的《認識人民幣一簡單的計算2》學習單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關鍵詞:線上教育;前置性學習;自主探究;智慧生長
2020年初,無情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本一切的節(jié)奏。受疫情的影響,全國的師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學習模式——線上學習。這是我們一線教師要面對的新挑戰(zhàn)和新的教學方式。教研員劉燕校長帶領一批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組成了開發(fā)課程的團隊,為廣大教師、學生、家長提供了一套可行性非常強的方案——線上學習+線下探究,在3月2日正式拉開了“像數(shù)學家一樣探究,在探究中智慧生長”的線上學習的序幕,讓中山的孩子們享受當上數(shù)學家的樂趣。如何才能做到像數(shù)學家一樣探究,在探究中智慧生長?
一、課前預熱,搭建探究平臺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充分的準備。線上教育課程的核心就是探究,真正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這個課前的探究學習單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設計《認識人民幣一簡單的計算2》學習單,要認識到孩子們缺乏生活中購物的經驗,對人民幣的認識和使用不太熟悉,所以如果沒有經過前置性學習單的探究過程,學生根本就不清楚和不明白視頻中老師講述的知識點,也沒法跟上老師講課的節(jié)奏,導致學生無所適從,最后可能只會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厭倦和抗拒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相反,如果學生能通過積極投人參與課前的探究活動,對新知中的3個例題學習預先有一個準備和預熱的狀態(tài),并通過自己認真的思考,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自學探究,學生就會清楚明白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要掌握的技能,以及學習的一些技巧與方法。例如其中的一個例題:笑臉氣球比小紅花氣球貴多少錢?解答過程是:1元=10角,10-6=4角。在探究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安排了4個步驟讓學生進行探究:第一步,讓學生寫出這兩個氣球的價錢分別是多少?第2步,讓學生判斷這兩個氣球的單位是否一樣?第3步,讓學生嘗試列式計算;第4步,讓學生從學具中拿出對應的錢擺一擺、換一換,再說說計算方法。(將方法畫或者擺、貼在方框里。)這些都是按照學生前面學過的知識點來設計安排探究的,尤其是第4步,是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過程,假如學生沒有通過探究得出方法:用1元換成10角再進行計算,那將會導致對不同單位的加減法的認識不深或掌握不好(圖1、圖2)。其實,制定研討一份前置性探究的學習單,目的就是通過課前探究,給學生搭建一個自學的舞臺,而這個過程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自主探究等核心素養(yǎng)。但是,有些家長卻不能了解,覺得沒有必要花時間讓孩子去完成這個“多余”的作業(yè),更沒有必要去寫自己的收獲與困惑,認為這是一個徒勞無功的事情。其實,細想一下,這些都是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要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漸進的。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模式上,由于時間和場地等條件的限制,沒有辦法做到每一個同學都能有足夠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和一展示。而現(xiàn)在每人都只能居家學習,這不就是恰恰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學習和探究嗎?所以,前置性的探究學習單無疑是學生獲得數(shù)學知識的和培養(yǎng)數(shù)學思考等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讓學生每天也樂于探究、樂于學習。
二、設計巧妙,把握探究尺度
前置性探究學習單是打開線上學習大門的一把鑰匙,既然這么重要,我們又應該怎么去適當?shù)卦O計和把握難易的程度呢?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有幸參與開發(fā)課程的團隊。要設計出一份具有探究性的學習單以及制作成錄像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在學習單的設計中,要以課程標準為大前提,同時也要結合《中山市小數(shù)數(shù)學教學要義》,以教材為依托,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和實際情況,把握好難易程度等,真的也是不太容易。要求太高,就會失去了方向,學生沒有辦法去完成,如果像常規(guī)教學一樣,直接照搬例題,就失去了讓學生探究的機會和意義。所以,在設計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和每一個步驟都要表達清楚和經過反復推敲,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巧妙的設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設計《認識人民幣一簡單的計算2》學習單,要注意到書本有3個例題(圖3),例題中的題目分別呈現(xiàn)出三種不同情況的計算:第一種是同單位的加法:5+8=13角,13角=1元3角;第二種是不同單位的減法:1元一6角=4角;第三種是不同單位復名數(shù)的加法:1元+3元1角=4元1角。在初步設計的過程中,前期和團隊中的老師經過多次的商量、溝通和修改,得出了設計3個例題的初步方案:(1)請在最貴的氣球下面打“V”,最便宜的氣球下面畫“口”。(2)買一個圓形氣球和一個心形氣球要多少錢?圓形氣球的價錢是多少?心形氣球的價錢是多少?你會列式計算嗎?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3)買一個笑臉氣球和一個小蛇氣球要多少錢?笑臉氣球的價格是多少?小蛇氣球是多少?在正確答案后面畫“V”,它們的單位完全相同嗎?請圈出購買兩個氣球的錢,計算時應該先把哪兩部分合起來呢?它們的單位相同嗎?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先和父母說一說,然后列出算式。算出結果后你能找到幾種付錢的方法?方法:①幾張1元和幾張1角;方法:②幾張1角;你認為方法哪種方法更簡便?也就是幾角=幾元幾角。(4)小笑臉氣球比小紅花氣球貴多少錢?小笑臉氣球的價格是多少?小紅花氣球的價格是多少?它們的單位相同嗎?用什么方法計算呢?可以像上一題一樣直接計算嗎?跟家人說一說。要從1元中拿走6角,你會怎樣拿呢?想一想,并把你的想法畫下來。在初步審稿后,得到的回復是鋪墊和引導偏多,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出學生要進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結合組長的建議,我們對學習單進行再次的修改:(1)選擇你喜歡的兩種氣球,先圈出來,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選擇的兩種氣球的價錢單位相同嗎?你用什么方法計算?列出算式后把你的計算過程記錄下來。(2)你選擇的兩種氣球,誰貴?貴多少錢?你用什么方法計算呢?跟家人說一說,說完后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3)讓你再選兩種氣球,你會選擇哪兩樣?選好后,和家人這樣說:我選了x x氣球和xx氣球,一共要多少錢,xx氣球比xx氣球貴多少錢,xx氣球比xx氣球便宜多少錢。到了終審階段,得到的反饋意見就是如果完全放手的話,直接交給學生探究,出現(xiàn)的情況就比較局限,可能只有一種算法,如果完全沒有了指引,學生就會比較迷茫,失去了方向,而3個例題的跨度也比較大,也未必能達到老師想要的結果。經過反復的推敲后,最終的方案是:(1)買一個圓形氣球和一個心形氣球要多少錢?它們的單位相同嗎?用什么方法計算?先和家人說一說,然后列出算式,并計算。從學具中拿出對應的錢擺一擺,并說說是怎么算的?這些錢可以拿出一些換成用元做單位的錢嗎?(將方法畫或者擺貼在方框里)。(2)笑臉氣球比小紅花氣球貴多少錢?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它們的單位相同嗎?試著列式算一算,你能從學具中拿出對應的錢擺一擺、換一換說明你的計算方法嗎?(將方法畫或者擺貼在方框里)買一個笑臉氣球和一個小蛇氣球要多少錢?你能用學具錢擺出這兩個氣球的價格嗎?擺一擺,再貼一貼。要計算這兩種氣球多少錢,你會計算嗎?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把你想法在圖上圈一圈。經過這樣不斷的修改,才呈現(xiàn)出一份值得探究的學習單,才能真正落實做到“像數(shù)學家一樣探究,在探究中智慧生長”。
三、學習深化,促成自主探究
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小組交流和討論來探究出新知,但由于疫情的原因,現(xiàn)在集體的學習轉變成個體的學習,所有的探究過程更多的是需要靠自己獨立地完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旁觀者,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搖身變成學習的主人,這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單中例3:買一個小笑臉氣球和一個小蛇氣球要多少錢?解答過程:1元+3元1角=4元1角,首先,讓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用學具擺一擺后再完成這道題目的計算,同時,也讓學生思考應該是先把那一部分的人民幣圈起來呢?(圖4)由于前面學生在探究中對同單位計算的方法在腦海中已經產生了表象,所以完成這道題目也水到渠成了。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方面還可以是多方面和多角度。例如:在這道題目中我們還設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請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和家人說一說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答案?對在哪里?而另一個答案錯在什么地方呢?為什么錯了?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后再與家人說說自己的結論,不僅能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語言思維表達能力得到提升?,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生活在“溫室”中,很少獨立地面對困難,導致沒有辦法認識到自我的價值,我們不妨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學習單自己去體驗、去探究,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練習靈動,延續(xù)探究精神
市里的線上教育課程安排模式是課前獨立完成前置性學習單,課中結合學習單觀看視頻,課后繼續(xù)完成“嘗試性練習”,分三步完成一個新知識點。整個過程中,在課后還要繼續(xù)完成一份“嘗試性練習”,讓學生的探究和思維再一次得到提升和延續(xù)。如果把前置性的探究學習單看成是餐前小吃的話,那這個“嘗試性的練習”就是餐后的一個甜品了,使學生樂在其中?!皣L試性的練習”重點是以嘗試性為主。因此,在設計中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難度太大的話,學生會不感興趣,體驗不到獲得成功的樂趣,所以設計的定位應該是以鞏固練習為主,對新知的一個延續(xù)。設計《認識人民幣一簡單的計算2》學習單,要考慮到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而且人民幣有關計算的問題,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設計的“嘗試性的練習”主要是以書本為主(圖5),左邊是選編自教材第57頁,右邊是選編自教材第59頁第2題,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和基礎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嘗試性的練習。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假如學生遇到困難,還可以繼續(xù)在家里進行探究和思考,從而使探究精神再次得到延續(xù),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讓學生學得輕松,做得愉快!
四、結束語
“停課不停學”,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并沒有因為疫情的原因而停下學習的腳步。同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也不應該因此而暫停。希望孩子們能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學習方式,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愛上探究所帶來的樂趣,使自己的學習之路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魏雪峰、崔光佐、徐連榮:《基于認知過程分析的小學數(shù)學探究問題設計與應用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2】呂吉成、鄭書卿:《談小學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策》,《中國校外敏育》(中句)2013年第8期。
【3】張瑞萍:《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中國校外教育》2012年第29期,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