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學常把“凍”字寫成三點水(氵),把“切”字寫成提土旁( 圩)。為了幫助同學們糾正這兩個錯字,牢牢記住“凍”是“東”字左邊加兩點水,“切”是“七”和“刀”的組合體,我給同學們講個蔣燾(tāo)對對聯(lián)的故事。
蔣燾是明代文學家,他小時候就很聰慧。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來訪,他們圍坐在客廳吟詩、對對子。忽然外面烏云密布,刮起大風,不一會兒,就下起大雨,雨點“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戶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見窗戶紙上的雨點印,觸景生情,出一上聯(lián)求對: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上聯(lián)的意思是說,冰涼的雨點打在窗戶上,東邊窗戶上有雨點,西邊窗戶上也有雨點。從文字上講,巧就巧在“凍雨”的“凍”字,是由“東”和兩點水組成,“灑窗”的“灑”字是由“西”和三點水組成。這上聯(lián)既說明了當時雨打窗戶的情景,又說明了“凍”“灑”兩字的組成。如此,下聯(lián)就不大好對了。因為不僅要求后半句說的事,與前半句說的事,互有關聯(lián),還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字,可真夠難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難以應對,客廳里一時沉默。
這時,仆人送上瓜來,蔣燾的父親連忙切瓜,請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著這一情形的蔣燾,即景生情,高聲說:“我來對下聯(lián)?!苯又鞯?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一語既出,滿座驚嘆。蔣燾所對下聯(lián)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說的是當時吃瓜的事;后半句“橫七刀”“豎八刀”既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關系。同時,“七”“刀”合起來,是前半句的第一個字“切”;“八”“刀”合起來是第三個字“分”。真是妙語雙關??腿藗兘再潎@不已。
這是一副拆字聯(lián),上聯(lián)拆“凍”為“東兩點”,拆“灑”為“西三點”;下聯(lián)拆“切”為“七刀”,拆“分”為“八刀”,非常切合全聯(lián)所表達的事實。
“凍”字拆開來就是“東兩點”,如果它的左邊寫成三點就錯了。為什么是錯的呢?因為“凍”字的左部首“冫”是冰的本字,它不表示水。嚴寒會出現(xiàn)冰凍,所以和寒冷有關的字,如冰、涼、冷、凍等,它們的部首都是兩點水(冫),不能用三點水(氵)。
“切”字是由“七”和“刀”組成的合體字。所以,蔣燾對對子時,巧妙地把“切”字拆為“七刀”?!扒小弊值淖筮吶∫粋€和“切”音近的“七”表示讀音,右邊是按照事物的類別選取“刀”表示“以刀切物”的意義,“七”和“刀”相配合,就成為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形聲字“切”了。因此,“切”的左邊應寫成“七”。但有些學生不明其故,結(jié)果把“七”寫成提土旁,這就把字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