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 / 高小軍
Hip-Hop 又稱自由式街舞,起源于80 年代的紐約,融合大量說唱音樂派對舞蹈,以及來自于說唱音樂MTV、電視節(jié)目、影視舞蹈動作所形成的舞種、強調身體的律動感,動作協(xié)調性和舞感,以及肢體靈活性和控制力的舞蹈,形式自由化。
Hip-hop 舞蹈動作復雜繁多、動作快而多變,Updown 律動像是打開Hip-hop 舞蹈風格韻律大門的“鑰匙”一樣,制約著Hip-hop 舞蹈的風格。要學習、掌握、研究Hip-hop 舞蹈的風格特征、動態(tài)動律,首先就要從Hip-hop 舞蹈基礎的Up-down 律動開始入門。
Up-down 律動是以軀干的動律為核心,重拍或上或下貫穿舞蹈始終,在豐富多層的音樂中與節(jié)奏、伴奏融為一體,形成Hip-hop 舞蹈的風格韻律。Hip-hop 舞蹈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多數基于如下節(jié)奏X 0X 0 0 │X 0X 0 0 使其音樂在節(jié)奏聽感上產生搖擺感,并且單從節(jié)奏節(jié)拍方面來看,在整體音樂速度及節(jié)奏上不會出現過多音符密集和緊張的聽感,大多數會給人一種松散、自由的律動感。Up-down 律動在這樣的節(jié)奏中或上或下地帶有韌性地彈動,胸部從斜上方的頂到斜下方的拉,不斷循環(huán),軀干呈現出輕松隨意的動感,合著連綿不斷地屈伸、韌勁彈動的膝蓋形成了Hip-hop 舞蹈獨特的風格特征。Hip-hop 舞蹈音樂的伴奏特點:多為四弦和聲進行,即重復和弦進行的循環(huán)伴奏方式;多用低音聲部或者低頻樂器凸顯律動,以二度或三度的低音進行,營造出漫步的懶散感;其中小二度的低音級使得某些音樂會產生緊張和灰暗的音樂聽感,使得音樂形象更加鮮明突出。豐富的音樂伴奏是Hip-hop 舞蹈動作復雜多變的原因之一,Up-down 律動可以在鼓點或任何配器中穿梭擺動,時而松散,時而緊張,時而卡頓、時而拉長……隨著舞者對音樂的感知,Up-down 律動在向上、向下中做自由轉換,使得動態(tài)讓人捉摸不定,形成了Hip-hop 舞蹈獨特的審美風格。
在完全掌握好“Up-down”律動訓練的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展開舞步、手位、舞姿、舞段的訓練,在這樣的動態(tài)、形態(tài)、情態(tài)中才能呈現Hip-hop 舞蹈風格。
目前在各高校Hip-hop 舞蹈Up-down 律動教學中,訓練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雙腳同肩寬站立,重心在中軸線上上下移動,做律動練習;二是Up、Down 元素在軀干前、旁、后四個方位中劃圈環(huán)動。上述訓練方法只在線軸和平面上運動,缺乏多維空間的運動,其訓練形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身體表現力得不到充分開發(fā),表演能力不強。而魯道夫·拉班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對力效、時間、空間動作要素的分析和運用,為全面改善Up-down 律動方法打開了全新的空間。
拉班認為:人類天賦的和獲得的沖動的全部生命運動,其公分母不只是一種機械性運動,而屬于含有精神內在物的動作。在動作里,精神價值或者身體價值不可能被置之度外。①拉班強調了在舞蹈中堅持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點。
在Up-down 律動教學中,如何運用拉班的身心一體化哲學觀點,本人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動作選擇與人生態(tài)度的關聯(lián):Up-down 律動中動作頻率快慢、力量大小與態(tài)度有關——慢速韌勁、力量均勻,體現了人們積極(善、建設性)的態(tài)度;快速爆發(fā),力量大而集中,體現了人們消極(惡和破壞性)的態(tài)度。二是建立動態(tài)與精神的關聯(lián):Up-down 律動中動態(tài)的伸張與收縮,體現了人的精神與情感力量之間的強弱關系。三是建立音樂與情緒的關聯(lián):Up-down 律動中音樂重拍向上還是向下的選擇,暗示著不同的內涵——向上暗示積極熱情,向下暗示消極低沉。四是建立運動路線與情感的關聯(lián):Up-down 律動中運動路線的不同形狀——直線、弧線、折角線、圓形等,不同選擇決定了情感的不同色彩呈現。
德爾薩特也倍加推崇拉班這種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點,將運動分為“離心的”“中心的”“向心的”三種,并認為“向心”動作與智慧相關;“中心”動作與情感相關;“離心”動作與活力相關。②按照上述原則對人體的空間劃分,Up-down 律動的軀干運動是“中心”區(qū)域,是富于情緒和精神表現的運動區(qū)域,是身體抒發(fā)情緒、生命感覺的傳達,是生命有目的地上下運動。
Up-down 律動訓練的關注點與訓練方法的改進,不只是方法問題,還是舞蹈藝術觀和世界觀的問題,軀干律動訓練的本質是心靈與行為的顯現。Up-down 律動的身體訓練不是一種循規(guī)蹈矩地接受程式化的訓練,它是在相對開放的運動過程中開啟人的自然協(xié)調性和性格氣質的創(chuàng)造性。Up-down 律動訓練的核心身體部位是軀干,組合訓練中關心軀干運動用力的方向,以何種速度進行,肌肉力量釋放的程度,身體內在的情感傾向,都與舞蹈的藝術觀和世界觀相聯(lián)系。例如:一個人陷入悲痛時,不同緣由、不同性格對事物的看法不同,身體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有人痛而挺身宣泄,律動向上、快速爆發(fā)、力量大而集中,表現出性情直率、精力旺盛的性格氣質;有人痛而蜷曲內收,律動向下、連綿中有頓挫、力量大而韌性,表現出敏感、態(tài)度持重的性格氣質。
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將幫助教師在組合編習中,對人體每一個動作、重心的細致轉變、力量的控制做出正確的選擇,使訓練目的與藝術氣質相統(tǒng)一。
“力效”在《中國舞蹈大辭典》中的解釋是:“拉班在人體動作內容研究方面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學說,它是一切動作的根源,是一切動作產生的內在沖動,負荷著動作的內容,并賦予動作以表現性?!雹燮浣忉屨f明動作根源是“力效”,“力效”是一種動作內部力量變化效應的可視符號。根據Hip-hop 舞蹈的審美風格看,Up-down 身體律動的“力效”表現形態(tài)是直接、強烈的,特別是重力因素在表現形態(tài)中顯得尤為明顯。提取與舞蹈風格相吻合的力效訓練方法,將會提高Up-down 身體律動的訓練效果。
拉班認為“力效”有四種基本要素的兩極,即重力因素的輕與重、時間因素的快與慢、空間因素的延伸與直接、控制因素的流暢與阻塞,并提出“力效”要素上量的變化可以帶來動作“力效”質量方面的變化。Updown 身體律動常以快速的爆發(fā)、韌勁的伸展為主要視覺效果,在這個基礎上將力效基本要素組合出五種力效樣式:脆彈、彈壓、重敲、滾滑、沖擊?!按鄰棥笔窃谧鱿蛏匣蛳蛳侣蓜訒r,把運動軌跡分成幾段來完成,每一段動作脆勁的同時強調動作的彈性,形成脆而彈的力效視覺。在“脆彈”力效訓練中注意重力因素的“輕”,空間因素的“延伸”,控制因素的“流暢”,時間因素的“快”。“彈壓”是強調向下律動的壓,向上律動的彈,形成壓得有力彈得松弛的力效視覺。在“彈壓”力效訓練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間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時間因素的“慢持”?!爸厍谩笔荱p-down 身體律動中最直接最具有爆發(fā)力的力效視覺。在“重敲”力效訓練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間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時間因素的“疾”?!皾L滑”力效在律動運動過程中強調運動軌跡的流暢度,像球狀滾動般滑過,其力效訓練中注意重力因素的“輕”,空間因素的“延伸”,控制因素的“流暢”,時間因素的“慢”?!皼_擊”的運動軌跡多以后down 前up 的弧線運動,形成沖擊力效視覺,其力效訓練中注意重力因素的“重”,空間因素的“直接”,控制因素的“阻塞”,時間因素的“快速”。除以上五種單一力效訓練形式外,還可以運用拉班力效和諧的順勢組合方式組成Up-down 律動力效短句組合,如:脆彈到滾滑再到彈壓最后到沖擊,力效間的平穩(wěn)過渡及漸次變強,動態(tài)色彩具有反抗性質;壓彈到滑動再到重敲最后到彈動,力效間的強弱轉化,重而敏捷,彈而松弛,輕而流暢,動態(tài)色彩具有柔中帶剛的順應性質。
拉班提出“球體空間”是現代人體動作科學探究中對人在空間中運動的理論總結。這個理論是建立在他提出的“向度階梯”、“平面”、“二十面體”的基礎之上,把人體運動的空間視為一個立方體。本人將從方位概念的“向度階梯”、面概念的“平面”、立體概念的“二十面體”這三個空間概念中去思考Up-down 律動在外部運動空間的人體運動軌跡,尋到多種運動路線,以及律動在空間中與手位、舞姿、舞步的和諧運動。以下是三個空間概念與人體重心運動方式相結合的訓練方法:
“向度階梯”是一個方位空間概念,以人體為中心,以人體的面向為方位,動作的向度被分為前與后(深度)、左與右(寬度)、高與低(高度)。結合該空間概念思考原地重心和移動重心的律動訓練,原地重心Up-down 律動的訓練:雙腳打開,雙膝伸直,重心在人體中心軸,雙腳在不移動的情況下做多個方位的運動。原地重心下律動的運動軌跡:直線運動軌跡的訓練,正前上到正后下、右前上到左后下、左前上到右后下;折線運動軌跡的訓練,左上到正下再到右上,左前上到正下再到右前上,左后上到正下再到右后上。移動重心Up-down 律動的訓練:雙腳打開,雙膝彎曲,重心隨著運動方位移動,運動路線同原地重心Up-down 律動一樣,同原地重心律動訓練相比其運動空間更深更寬,律動運動幅度更明顯。
“平面”是一個水平面和縱面的概念,人體運動在“門”平面、“桌”平面、“輪”平面上展開。結合該概念思考在流動舞步中順勢或逆勢的運動軌跡,流動重心下Up-down 律動的訓練:“桌”平面上“Z”路線與Bart Simpson 舞步相結合,每一個運動路線起點和轉換點都是向上律動,點之間的過度是向下律動,律動向上時注意舞步的彈動,律動向下時注意舞步滑動的連貫性;“桌”平面上“O”路線與太空舞步相結合,Up 與Down 在“O”字母之間交替環(huán)動,形成螺旋式上升或下降。“門”平面上Up-down 律動做上下、左右兩側的弧線運動,常與滑步相結合,在縱面空間中律動流動起來?!拜啞逼矫媸窃谇斑M、后退時脊柱屈伸運動發(fā)展出來的,常與沖步相結合,在Up-down 律動中順時針方向重心向前流動時Up,重心后退時Down,逆時針方向重心向前流動時Down,重心后退時Up,律動運動軌跡像滾輪一樣向前或向后形成順、逆波浪式的滾動。
“二十面體”是一個立體空間的概念,將三個平面各點從邊緣連結起來構成“二十面體”,人體實際上是在一個二十面體的幾何形式中運動,是在“一個由十二個點相交的二十個等邊三角形組成的完美的多面體”中或以離心力的動作向外放射運動,或以向心力的動作向內歸。④結合該概念思考律動與舞步、手位、舞姿相結合的訓練。舞段中涉及到舞姿造型、運動路線,是重心、動作軌跡、舞姿在“二十面體”的幾何形中變化運動,和諧運動。臺灣學者江映碧在《動作分析與記錄之研究》一書中指出:拉班的空間和諧理論中最重要的觀點在于探究空間中“階”與“環(huán)”,“階”是空間的高低,有直線形和螺旋形兩種運動軌跡,“環(huán)”是動作在三個平面(桌面、門面、輪面)空間中的運動軌跡。“階”、“環(huán)”運動軌跡在Up-down 律動舞段訓練中的應用:例如原地重心的Harlem Shake 哈林搖擺舞動,在“二十面體”中進行舞姿空間定位,上下律動起點與終點運動軌跡的空間排序;移動重心以手帶動身體的運動軌跡,手在十二個點中連接運動,身體在Up-down 律動中轉換移動,空間上下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形或螺旋形;流動重心的運動軌跡是豐富多變的,以深度、寬度、高度多變,方位、方向的空間調度,以及流動舞步帶動身體在“門”“桌”“輪”三個平面中走、跑、跳、轉、翻,形成復合技術技巧,同時具有較強觀賞性。
拉班動作原理在Hip-hop 舞蹈Up-down 律動教學中嘗試運用后,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一是在教學中注重身心一體化的哲學觀,學生身體動作、重心的轉變和力量的控制表現得更為細致,內在情感表達更為清晰,提升了身體的表現力;二是通過力效的訓練,學生在即興舞蹈時身體與節(jié)奏、伴奏融合度更高;三是學生在外部運動空間中流動舞步、舞姿造型更為豐富;四是律動訓練教材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全面性訓練使得學生的身體循序漸進地得到開發(fā)。這些變化,印證了拉班動作原理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訓練水平。后續(xù),本人將在前期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拉班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力效、時間、空間等)在Hip-hop舞蹈Up-down律動教學中的綜合運用,構建更加全面、更加立體、更加多元的教學模式。
注釋:
① [英]拉班中心.拉班動作藝術協(xié)會雜志, 1958,(11):12.
② 劉青弋.體現的身體——現代舞蹈的身體語言研究[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10):58.
③ 王克芬,劉恩伯,徐爾充,馮雙白.中國舞蹈大辭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12):292.
④ [美]喬.安娜.拉班(動作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法[J].劉青弋譯.舞蹈研究,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