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捷
廣東工業(yè)大學自動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高校所負責培養(yǎng)的優(yōu)質人才是祖國的未來,同時青少年階段也是形成正確世界觀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就需要高效政治工作者以及社會上的優(yōu)秀人才到學校為高校學生提供一定的培訓,一些能夠正確理解現階段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并能夠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目前各大高校已經響應國家安全教育的政策,開展相應的課程,并通過實時的考核來提高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但是在現狀之下由于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以及高校環(huán)境復雜等原因,依然會出現高校學生意識不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沒有辦法努力提高自身覺悟的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能夠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更好地提高高校學生的安全意識。
鄧小平同志曾經在講話中指出,國家的主權始終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這個國際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時代中,中國始終堅持著國家安全為最高目標,是民生所系[1]。而在現今時代下,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了世界的主題,但是在局部地區(qū)以及西方的政治強國覬覦之下,中國依然處于比較危險的境地,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亞投行的隨意干涉等等,都是針對中國崛起的一系列防御措施。在文化上面,一些西方國家始終秉持著中國威脅論和歷史虛無主義,試圖否認中國對于世界發(fā)展的貢獻,并且在一些政治問題上否認我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2]。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向外界闡述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并且強調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和外延是整個歷史中最為重要的階段,由于外部環(huán)境比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內部思想差異較大,因此就必須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通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具體闡釋以及對于內容的理解,為我國未來長期階段的國家安全策略制定,以及在應對安全問題時如何進行解決給出了具體的理論和指導能夠幫助我國以政治安全為中心,發(fā)展經濟文化這條道路的順暢前行。同時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也為各行各業(yè),尤其是高校相關部門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意義[3]。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yè)都與世界發(fā)展的軌道相連接,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去擁抱世界,同樣的高校教育也在不斷吸收外國的優(yōu)秀成果,甚至與外國開展聯合辦學來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講,與外國聯合辦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吸引點,因此各高校也在不斷引進外來的師資,或者是與外國高校合作辦學,努力營造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氛圍。因此,高校教學也成為了敵對勢力滲透的一個重要管道。在如此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當中,西方各種思想都可以比較簡單的滲入進來,對于高校學生培養(yǎng)國家安全意識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阻礙,同時高校教師本著開放的心態(tài)迎接外國思想對于敵對勢力的反動思潮防備心,這也非常有可能在實際中造成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現象出現。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地區(qū)也在不斷推進高校建設。目前在我國高校建設已經逐漸從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趨勢。但是,面對不斷上升的高校學生人數,各學校領導并沒有相應的安排足夠多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員,依然是以原來的工作人員數量來服務我國龐大的學生群體。這就會導致高校內的國家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壓力大水平低,沒有辦法達到相應的效果,以至于學生只是把安全教育工作當成是一個任務來完成,并沒有真正的渠道來反映自己的思想,以及處理安全意識提高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隨著控制聯網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了高校學生生活一個必不可少的領域,同時科技在人類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國家安全教學工作者就可以利用網絡這一領域來進行宣傳,同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國家安全意識使其免于無聊。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互聯網+技術已經覆蓋了人們生活的角角落落,同時在學校也大力推進了互聯網+來進行治安、交通、學習等各種項目的推進和智能化管理。高校工作者就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空間開展互動,對于學生的實時安全問題進行解答,同時如果遇到了外部勢力的滲透,或是其他有關于國家安全的嚴重問題,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舉報,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定期進行維護,同時關注學生用戶群體的動向,這樣能夠把握高校學生對于國家安全意義的掌握程度,一旦出現了問題也能夠及時解決,這是在高校進行國家安全意識培養(yǎng)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上文當中已經提到,目前高校的國家安全管理人員和專業(yè)的教育人員十分緊缺,因此要想在未來有序的開展工作,就必須要提高人員數量和素質。使得學生有真實的教學體驗,同時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找到專門的安全意識輔導人員進行溝通。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數量之外,要想更好的緩解壓力,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就必須要建立起一個高素質的安全教育培訓隊伍,并且提高其專業(yè)水平和意識,使其能夠跟上國家的總體安全治理觀,并且結合時代來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給予解決方案,這些才是學生所需要的實實在在的安全教育工作者,而不僅僅是一位只會說教的老師,同時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使高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已,這在未來是一個同樣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努力的方向。
由于國家安全教育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其依托于中國的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防等相關問題的出現而出現,因此在高校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利用此特點來節(jié)約一定的教學資源,在目前的高校教學當中已經有相應的形式政策教育課程或是國防安全教育課程,因此在進行政治安全的教學時,就可以與這樣的課程相互依托來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可以將國家安全教育課程與政治形勢政策相結合,通過熱點問題的討論來判斷此問題是否危害到國家安全,以及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角度來進行探討與解決形勢與政策的教師應該學習相應的國家安全教育知識,這樣才能夠幫助大學生一個清醒客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在實際生活當中自己看到的各種新聞和現象。
總體國家安全觀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以及在現實當中廣闊的應用領域,在今后的長時間內中國都不會改變這樣的安全觀念,以此來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以及中國人對于國家獨立與自強的支持。主管國家安全的教育部門應當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并且在高校的教學當中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已經開展的課程以及學生平時的安全意識來開展相應的課程,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應當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水平,使其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真正幫助學生體會到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實際生活當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做好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