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文
廣東量度律師事務所,廣東 佛山 528200
經濟補償權是證人享有的基本權利,是證人權利的重要內容,是指證人向司法機關提供證言或出庭作證而產生經濟損失,有權要求司法機關給予適當?shù)慕洕a償?shù)臋嗬T诿袷略V訟案件審理中,人們對證人依法享有的出庭經濟補償制度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現(xiàn)實情況,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進行研究與完善,以提升我國律法制度建設的完善性和公平性,推動我國法治型社會建設發(fā)展。
我國對于民事訴訟案件經濟補償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在《民事訴訟法》中早就有所提及,并明確了: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的原則。但是隨著新時期人們對自身權益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在民事訴訟案件審理中,證人對自身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更加重視,對其出庭的經濟補償也愈加關注。針對這一現(xiàn)實問題,就必須對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進行完善和補充,將經濟補償權這一證人權利的重要內容交還給證人本身,全面提升我國律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給予證人權利以必要的保護。我國最早在2001年12月6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證據(jù)規(guī)則的若干規(guī)定》中就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做出了認可與初步規(guī)定,并在2012年通過的《民事訴訟法》中也出臺了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新規(guī)定,但是在民事訴訟案件審理實際中,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依然不夠完善,其可操作性也較為缺失,這就給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落實造成了不利影響[1]。
首先,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對證人的基本人權具有保護作用。對基本人權的保護是我國《憲法》中所強調的基本內容,在民事訴訟中,基本人權體現(xiàn)為符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公平原則。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出庭作證。但是在證人出庭作證的過程中,勢必會導致證人時間、精力乃至財力方面的損耗,甚至對證人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這就需要在證人履行其基本義務的同時,給予證人相應的權利補償,這是保護證人基本人權的重要基礎,更是我國《憲法》的重要要求。
其次,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具有強化證人作證意識的作用。在我國法律事業(yè)的發(fā)展實際中,證人作證意識較為淡薄的現(xiàn)實問題較為突出,尤其是證人在出庭作證過程中產生經濟損失、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時,更會使部分證人對出庭作證產生抵觸心理。而在民事訴訟中完善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則能夠給予證人合理范圍內的經濟補償,這對于證人出庭作證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是強化我國國民出庭作證意識的重要途徑,對于證人的出庭作證積極性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最后,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具有規(guī)范當事人訴訟行為的作用。證人作為影響司法機關民事訴訟審判結果的重要因素,也需要通過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落實來對證人和當事人的經濟補償行為進行規(guī)范,避免證人受當事人不依照我國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超出合理范圍的經濟補償而導致證人做假證的不當行為發(fā)生。因此,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完善和落實也能夠對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和限制,并且對于證人出庭作證的真實性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對于我國法治型社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更是保證我國民事訴訟案件審判公平、公正的重要舉措[2]。
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在新時期人們法制意識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受限于《民事訴訟法》中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規(guī)定的不清晰性,亟需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進行完善與補充,保證其制度建設的公平性、公正性,為證人享有的基本權利提供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相關制度的保障[3]。根據(jù)目前階段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制度界定清晰不足的內容,筆者結合新時期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從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經濟補償條件、范圍、標準、機關、程序等五個方面提出建議,以完善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
第一,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補償條件完善的建議。補償條件是對證人出庭作證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重要基礎,是提升民事訴訟案件審理實效和公平、公正性的重要途徑。根據(jù)證人出庭作證的相關義務要求,在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完善中,就要對其條件進行明確補充。建議如下:1.證人出庭作證時必須保證證言真實性,且證詞必須是與民事訴訟案件相關的事實。一旦證人出現(xiàn)作偽證行為,司法機關有權向其追究法律責任。2.對于出庭作證隸屬于證人職責范圍內的,不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補償范圍完善的建議。關于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的補償范圍完善中,要從兩個角度出發(fā),一是對證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補償;二是對證人作證行為的經濟補貼。因此完善建議如下:1.證人因出庭作證原因所產生的個人經濟損失應予以補償,如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等。2.對證人提供的、有利于案件審理進展的證言或所提供的重要線索,應予以證人一定的獎勵。
第三,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補償標準完善的建議。針對于補償標準方面的完善建議:1.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標準應以地方法院根據(jù)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及人均生活水平進行制定。交通費、通訊費、住宿費、伙食費等,由地方法院根據(jù)地方普通公民的相關標準予以補償,并在證人出庭通知書中注明。2.證人出庭作證誤工費補償中,應按照證人本身的日薪資標準進行補償;若證人沒有固定工作,則按照地方日均收入標準予以補償。
第四,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補償機關完善的建議。在現(xiàn)有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制度中,證人的經濟補償來源是由當事人進行墊付,案件審理完成后由敗訴方進行支付。但是這種方式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敗訴方是被告方,被告方沒有能力承擔對證人的經濟補償,則作為勝訴方的當事人無法拿到預付給證人的經濟補償,這就會造成當時人的經濟損失。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研究,提出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制度中,證人經濟補償費用的補償機關應該由當?shù)厝嗣穹ㄔ簛沓袚?,充分體現(xiàn)證人是幫助國家司法機關尋求案件真相的這一現(xiàn)實行為,并且也符合我國《憲法》中對于基本人權所強調的權利與義務的統(tǒng)一性,證人的義務是來源于國家司法機關的,其權利享受也應由國家司法機關來承擔。
第五,證人出庭經濟補償制度補償程序完善的建議。針對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制度的補償程序問題,現(xiàn)有補償程序分為兩種:一是事前預付;二是事后給付。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實際,筆者更加傾向于事后給付的補償程序,這與上述的:“證人必須具有出庭作證行為”的建設相符,并且也能夠避免事前預付時出現(xiàn)證人不出庭作證后的費用追繳,保證了國家司法機關經費運用的合理性。
新時期背景下,人們的法制意識不斷提升,這就需要在民事訴訟中對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制度進行完善,保證證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在證人出庭作證經濟補償制度完善中,要從條件、范圍、標準、機關、程序等方面進行綜合思考,充分保證我國民事訴訟制度建設的完善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