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
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我國教育部對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樣的形勢,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采取多種方式開展高質量的體育教學活動,以便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其實體育教學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與其他學科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另外教師應該深入探究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確保各項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激勵教學法是一種新興起來的教學手段,并且已然廣泛運用于跳繩教學當中,旨在全面提高跳繩教學質量水平及成效。
顧名思義,激勵教學法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和帶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并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與其他教學方法不同,激勵教學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并且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兩種方式,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及目標,有針對性地通過激勵教學法進行引導,及時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水平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立足于激勵教學法的效果,可將其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兩種,而從激勵教學法的渠道角度來說,體育跳繩教學中激勵教學法主要分為言語激勵法、目標激勵法以及競爭激勵法,其中語言激勵法就是教師使用激勵性語言鼓舞學生,并且根據跳繩及體育活動特點,言語一定要言簡意賅,通過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跳繩教學;所謂目標激勵法就是根據跳繩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學習狀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以此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主動參與跳繩活動;競爭激勵法就是通過競賽或者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好勝心,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將激勵教學法運用于小學階段的體育跳繩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和主動性,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另外激勵教學法可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性,提升學生平衡感及能力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除此之外,激勵教學法中鼓勵方式多樣化,確保每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會得到相應激勵,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為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夯實基礎。
激勵教學法的形式有很多種,在跳繩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激勵方式,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及探究能力,從整體上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此外,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其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此在跳繩教學過程中科學運用激勵教學法,促使學生深刻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全身心投入到跳繩活動中,進而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在體育跳繩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激勵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及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將激勵教學法貫穿于體育跳繩教學中,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調動其積極性,增強他們跳繩學習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激勵教學法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不僅提高學生跳繩能力,同時強化其身體素質水平。另外,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以及小組合作學習與激勵教學法有機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朝著個性化方向發(fā)展,對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產生積極作用。
激勵教學法對小學階段的體育跳繩教學產生了重要作用,為此教師應該提高對激勵教學法的重視程度,將其貫穿于整個體育跳繩教學活動當中,根據教學內容同時結合學生學習狀況及認知水平,運用目標激勵法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隨后以教學目標為核心開展相應的跳繩教學活動。另外,教師在教學之前指定相應的獎勵和懲罰,以便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跳繩教學活動當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不斷提升教學成效及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例如在教師將講完花樣跳繩的技巧之后,根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狀況制定出可以提高全體學生花樣跳繩能力的教學目標,并分層次提高教學目標難度,在提高教學成效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為確保跳繩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奠定良好基礎。
由于小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為此在開展跳繩教學過程中,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狀況,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各項能力迅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健康水平以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有所差異,如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隨意性較大,則會導致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目標,不能獲得相應技能以及提高身體素質,故而教師應該了解學生體能狀況,在不會對他們身體健康造成損害的前提下進行跳繩教學,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性格方面存在的差異。例如,在對性格偏內向的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激勵他們多與其他學生或者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此過程中提高其體育能力,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或者有跳繩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對能力差的學生進行指導,不僅有效培養(yǎng)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同時讓更多學生意識到體育教學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事事爭第一,在進行體育跳繩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綜合性激勵法,促使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水平。例如在為學生講授玩跳繩技巧之后,為了讓學生加強記憶,更加熟練,可以將學生兩兩分組,采用雙人跳繩的方式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其在寬松的氛圍中掌握更多跳繩技巧、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激勵學生,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跳繩競賽,讓更多學生參與跳繩活動,針對那些獲得比賽勝利的小組予以相應的獎勵,刺激更多學生努力學習跳繩,熟練掌握相關技巧,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跳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狀況采用適當地激勵機制和激勵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起到相應的鼓舞作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盡可能多的使用有著鼓勵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并為學生樹立小標兵,以便增強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及時取長補短。例如在引導學生8字跳長繩的時候,首先教師為學生講解8字跳長繩的方法及應該注意的相關事項,一邊講解一遍示范,隨后讓學生自己練習,針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予以鼓勵,并從學生中挑選一兩名快速、高效完成目標的學生,講述自己掌握技巧的方法,并對這些學生進行語言方面的表揚,由這些學生為其他學生示范標準動作,讓他們更加熟練掌握跳繩動作和技巧的同時,讓其他學生掌握標準動作,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這種方式將跳繩內容直觀、清晰地展現出來,大大加深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榜樣作用,讓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優(yōu)秀,而相對較差的學生逐步提升自身水平。在針對低齡段學生開展跳繩教學的時候通過微笑或者點頭等方式對其表現予以認同,一旦學生的表現得到教師表揚則會增強學習信心,同時切身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和關注程度,但是面對諸多學生教師不可能對所有學生都及時進行相應的評價,盡管明白這樣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卻將課堂教學時間全部浪費在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學生受到了很大鼓勵,但是想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難度較大,毫無疑問,這樣勢必會降低學習效果,嚴重的情況下會增加學生對鼓勵的依賴性,沒有老師的監(jiān)督和鼓勵不能很好的參與教學活動,面對這種情況,應該采用點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簡而言之就是對那些具備典型的事例進行重點講述,動作標準的學生可以為其他學生示范,而動作不標準,甚至不連貫的學生,耐心為他們講解和示范,及時糾正。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跳躍過高以及搖速不合理等現象,教師及時進行點撥和指導,讓學生在練習的時候相互監(jiān)督,而那些頻繁出錯的學生不要急于否定和批評,先鼓勵糾正動作后,使用委婉的語言進行批評,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加快及全面落實,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真正做到從全局出發(fā),通盤籌劃,近些年各小學逐漸注重體育跳繩運動的教學,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但是效果不佳,然而激勵教學法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體育教師應及時將激勵教學法貫穿于體育跳繩教學中,有目標的激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在提高他們綜合素質水平的同時,為之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