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清泉學校
從古至今,寫作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從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看出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積累以及閱讀能力等。從現(xiàn)如今學生寫作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且不知從何著手,因此學生寫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應付式作文,整體的寫作水平不高。而多媒體的運用正好改變了當前學生寫作難的問題,也能最大程度地促進作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果說生活是泉水,那么文章就是溪水,源泉豐盛永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教師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作文教學,也能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景色經過處理并加入文字之后搬到課堂上,更具直觀性,可將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調動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如此,學生們在看到多媒體中十分鮮活且又不斷變化的畫面、清晰的文字以及言簡意賅的解說旁白時,自身的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以《我的家鄉(xiāng)》為題寫作時,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個地方的宣傳片后,學生們被教師帶入到一個如詩如畫的意境當中。怎么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寫得這么美呢?當學生們產生了強烈的表達之欲,筆者再次引導學生學會捕捉寫作素材,將頭腦中的構思以文字方式表達出來,寫出來的作文都頗有新意。
傳統(tǒng)的寫作課基本上都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并給學生提出寫作的要求之后讓學生們默默坐在座位上冥思苦想,絞盡腦汁進行寫作。假若寫出來的文章并沒有流露出真情實感,而是矯揉造作,那么這樣的文章基本上無法打動讀者。這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虛擬但又真實的情景中得到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如,筆者讓學生們以《關愛》為題寫一篇文章。為了讓學生寫作時有真情實感,筆者上課之前利用網絡查找了部分影片中典型的畫面,比如,抗洪救災時英雄救人場面、捐贈場面等,再配上相關的音樂。如此,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一邊聽一邊看,喚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學生感情之門也被打開。之后教師再適當?shù)匾龑?,當學生們的感情之火被教師點燃,那么他們也能寫出情真意切的文章了。
很多學生覺得寫作比較難,不僅僅是因為無米下鍋,更多的也是因為不知如何寫。雖然說在平時的閱讀課上教師給學生講解了很多典范課文的寫作方法,但是一到寫作學生們又不會寫或者是運用的方法不當。而多媒體的運用可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資源,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相關畫面,結合畫面給學生講解,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從而抽象的寫作知識也變得更加形象,學生也能在寫作中運用一些寫作技巧。如,以景物描寫為例,筆者查找了一些名勝圖片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展示,并指導寫景的寫作技巧:首先要抓住特征。筆者結合了不同的風景圖指導學生們從形狀、氣味以及顏色等方面讓學生們利用比較法抓住景物的特征。抓住了這些特征之后再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寫作,并適當想象,豐富寫作的內容。學生們互相啟發(fā)之后寫作的思路也就被打開了,也寫出了很多的佳句。當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方法之后,寫作也就變得游刃有余,不再成為學習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寫出的語言總是“干巴巴”的,寫動作時沒有注重細節(jié)描寫,寫場面時也沒有注重特寫,寫事情時也沒有故事情節(jié)……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觀察不僅要靠心眼,而且也要靠眼睛。多媒體就像是一位魔術師,將聲音、圖片、文本綜合起來,其能實現(xiàn)情景再現(xiàn),無形之中也就提高了觀察的高度。如,以“你喝我猜”的活動作文課為例,三位學生分別品嘗三杯裝有白醋、雪碧以及白開水的液體,讓臺下的學生觀察并判斷這三位學生分別喝的是什么。這個過程中筆者用錄像錄下整個過程并于之后給學生們回放,這時學生們從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方面去觀察,也就判斷出品嘗人的故弄玄虛。在此之后再讓學生們寫作,那么學生們的描寫就到了一定的高度。
多媒體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豐富學生的情感,積累廣泛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從無話可說到有話可說。如此,也能逐漸構建高效的作文課堂,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