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瑛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教學的關鍵,是學科教學承載的教學目標之一,在教學中,除了知識和技能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思維結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探究精神和社會實踐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數學素養(yǎng),提升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融合
養(yǎng)成數學意識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目標。學生具備了好的數學意識之后,可以在各種情境中增強數學應用的頻率,提升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發(fā)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數學意識的養(yǎng)成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提升的基礎。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養(yǎng)成數學眼光,讓學生習慣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發(fā)現身邊的問題,建立數學化的思維方式。
聯系生活,推動數學化思維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來源,也是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大舞臺,在數學教學中,要利用生活的大背景,尋找適切的學習材料,推動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嘗試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分析生活問題,讓學生對數學有全新的認識。
融合實踐,促進知識的應用 數學的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當學生具備了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之后,教師要推動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有價值的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這樣的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的數學視野更加開闊,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闊,也讓學生在遭遇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
注重思維點撥,提升思維品質
有人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從中可見數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其實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數學也在不斷完善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注重不同的思維角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全面的思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在適當的時候應當給學生以點撥,讓學生有所啟發(fā),有所感悟,這樣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方式,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在“圓柱的體積”教學中,教材中出現了這樣一道拓展題:在一個圓柱形的儲水桶里,將一段底面半徑為5厘米的圓柱體鋼材全部放入水中,這時候水面上升9厘米,把這段鋼材豎著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則下降4厘米,求這段鋼材的體積。在讀題之后學生發(fā)現這個問題過程比較復雜,于是筆者組織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集體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呈現出不同的思路,有學生提出已知了圓柱體鋼材的底面半徑,所以只要找到圓柱體的高度就可以了,還有的學生抓住了圓柱鋼材全部放入水中水面上升9厘米的條件,想到了鋼材的體積等于這9厘米高的水柱的體積,所以也可以找到圓柱體容器的底面積來求鋼材的體積。建立在這樣的交流之上,筆者肯定了學生的思考,并引導學生從放入圓柱體鋼材和拉出一部分的過程來思考,找到其中的關系,學生通過畫圖和交流聯系這個過程有了一定的發(fā)現,比如,有學生發(fā)現鋼材拉出水面8厘米時水面下降4厘米,說明這兩個體積是相等的,所以說圓柱的儲水桶的底面積應該正好等于圓柱體鋼材底面積的兩倍,這樣就可以用第二種思路求出鋼材的體積。還有的學生反向思考,指出既然鋼材的底面積等于水桶底面積的一半,那么在鋼材浸沒水中時,水面上升9厘米就證明鋼材的高度為18厘米。這樣的兩種不同思路都推動學生解決了問題,而且在探索這個問題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經歷了考驗,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得以拓展。
注重問題呈現,推動探究學習
從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學生的探究精神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和發(fā)展高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推動學生探究精神的養(yǎng)成,一方面要帶給學生一些有思維含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另一方面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讓他們體驗到成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保持探索欲。
比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的整理與復習中,筆者帶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大正方體的棱長為6分米,在正方體中裝入長和寬是4分米,高是2分米的長方體,最多能裝入多少個?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學生用正方體的體積除以長方體的體積,得出能裝入6個長方體的結論,有的學生結合之前向長方體容器中裝入正方體的經驗,通過畫圖和想象來思考可以裝入幾個長方體,在反復探索之后,他們認為只能裝入5個,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肯定了第二種學生的思路,并結合之前的模型解釋了為什么要這樣來操作,然后引導學生可以多次嘗試,或者自己制作模型來操作實踐。在課后時間充裕的時候,不少學生利用模型來操作,最后發(fā)現確實可以在正方體容器中裝入6個這樣的長方體,當然這個結果并不能說明第一種思路是正確的。經歷了這樣的學習,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他們的探究精神也愈加強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學生根本的發(fā)展,著力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推進來組織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人生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玉情.基于生活化途徑實現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19).
[2]王麗,王奕萍.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能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