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攀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班主任越來越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德育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促進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學成果的提高是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激勵策略是教育行業(yè)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對于提高德育教育成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勵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應用,能夠較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從而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德育知識,同時推進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本文主要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并提出幾點切實有效的實施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實施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2-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80
當今時代是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同時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在網絡信息的沖擊下,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容易受到影響。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教師應更加重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全的人格,從而引導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這對于社會的發(fā)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探討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德育教育成果的有效提高。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標及激勵策略的主要內容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是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在具體的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全方面考慮學生與教學的實際情況,促使初中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提高,從而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過多重視自身在課堂中的中心位置,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中心地位,促使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成效的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并充分理解掌握德育知識,促使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采用激勵策略能夠較大程度上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邁向更高一層的學習層次,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德育學習的過程中,推動自身更好地成長[1]。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有效地應用激勵策略,能夠較大程度上促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高,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學習動力,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人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的實施現(xiàn)狀
激勵策略的實施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動力,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朝著既定目標不斷地努力的心理過程。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班主任對激勵策略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較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促使學生奮發(fā)向上,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部分班主任的應用方式往往比較單一,采用口頭表揚或獎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這種激勵形式所持續(xù)的時間比較短,對于促進學生長期學習動力的產生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單一的激勵策略所起到的教學成果往往比較的小,因此班主任應當充分地結合學生的性格與學習特點,制訂一套完備的激勵策略,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推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成果的有效提高。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
在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對學生的發(fā)展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慕逃绞剑龑W生更好地發(fā)展。每一名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以及成長軌跡不同,由此造就了學生不同的性格和人格特點,因此在實施激勵策略中班主任也應當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推動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對于基礎好,學習效率高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量身定做教學目標;對于基礎差,學習效率低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適當?shù)亟档蛯W習目標,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鞏固,從而使得學生知識水平不斷地提高[2]。在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自身的學習動力呈正比狀態(tài),因此對于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班主任可以通過采用適當?shù)募畈呗裕龑W生在學習時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的基礎得到不斷的鞏固,并結合學生的進步狀態(tài)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睿@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推動德育教育成果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給予學生適當?shù)莫剳?/p>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實施激勵策略,能夠較大程度上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但為了較大程度上促使激勵策略的有效應用,應當制訂適當?shù)莫剳椭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適當?shù)囊?guī)范,能夠較大程度上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適當?shù)莫剳椭贫饶軌蛴行У靥岣邔W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適當?shù)莫剳椭贫仍谝欢ǔ潭壬蠒档蛯W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班主任應當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規(guī)律與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地制訂獎懲措施,從而積極推動激勵策略的有效應用。
在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提交課程作業(yè)等情況,應當給予學生適當?shù)呐u,但不要采用過于嚴重的批評方式與懲罰方式,否則極易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學生對德育教育課程產生厭煩心態(tài),對于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容易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課堂表現(xiàn)非常好、進步比較大的學生,班主任應當給予適當?shù)莫剟?,獎勵程度不能過大,不能過小,在激勵學生學習的同時,不能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應當促進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高。教師還應促使激勵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更好地發(fā)揮本身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學成果的有效提高[3]。
(三)及時有效開展激勵策略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應當充分注意時間,把握時機。當課堂上出現(xiàn)比較好的時機時,班主任要進行及時的把握,對學生進行鼓勵,能夠較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勵策略的應用時機直接影響著激勵策略的效果,對良好時機進行把握,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進行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因為生長環(huán)境、遺傳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他們的性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時,不同性格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為基礎,把握不同學生的激勵時機,從而使激勵效果更加顯著,從而促使德育教學工作成效的有效提高。
教師在展開激勵策略的過程中要注意一點,如果學生表現(xiàn)良好的時間與班主任的實際激勵時間二者相隔時間過長時,極有可能引發(fā)學生不好的心理體驗,從而對班主任的激勵方式喪失信心,對于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非常的不利。因此,班主任應當充分地把握時機,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及時的激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德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于促進學生人生觀念與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利于推動學生更好地成長。
(四)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開展德育激勵策略
德育是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首要內容,促進學生的人格品質與道德品質的良好發(fā)展,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豐富的德育知識,還應當充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促使學生道德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實際生活案例對人物行為進行分析和講解,促使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形成。之后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入手,對于學生在生活的積極表現(xiàn)進行表揚,能夠較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榮譽心理,從而促使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加強生活化教育,以真實生活案例為依托,促使學生正確行為習慣與價值觀念的形成,對于學生今后的個人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當以身作則,在上課的過程中注意自身的行為舉止。
例如,教師在教室中看到垃圾隨手撿起,以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樹立榜樣形象,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不隨手亂丟垃圾的生活習慣,之后在教室中看到垃圾也能夠隨手撿起,對于這些積極表現(xiàn)教師要充分記錄下來,在開展班會或活動結束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并適當?shù)亟o予一些物質獎勵。如一本課外書、一個筆記本等,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積極行為的表現(xiàn),幫助父母進行家務勞動、在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等,與家長建立緊密的溝通關系,從而使得教師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充分的掌握,進而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德育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莫剟?,促使學生自信心的提高。通過采用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激勵策略,能夠在實際生活中促使學生道德品質與個人品質的快速形成,從而促進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
四、結語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人生理念與道德思想能夠逐漸全面、初步形成,因此班主任應當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學生普遍接受的教育方式推動德育教育的開展。班主任通過實施激勵策略,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德育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德育知識進行有效的滲透,從而提高德育教學的成果,引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2]楊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C]//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2019.
[3]張來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