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峻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今天,一線教育人員的教學內容、教學觀念、教學形式等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微課是當下新穎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即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手段,將影音作為載體,對教師在教學中部分知識點展開詳細分析或者把教學中特定情節(jié)記錄下來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引用微課,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099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斷升高,也使社會對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鑒于此,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微課教學模式將聲音、圖像、視頻等相互融合,引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不但能夠進一步推動語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還能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思維,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故此,本文主要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展開以下幾點分析,以期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一、合理應用微課教學,營造愉悅氛圍
由于初中生思維較為活躍,對于周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且接受能力、適應能力較高,初中語文教學涉及眾多知識內容,涉及面十分廣,初中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因無法理清學習思路,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降低?;诖?,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應用微課教學,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融合起來,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教學課件,語文教學重難點以微課教學課件的方式進行播放,學生通過直觀觀看的形式,不但能夠明確學習內容,還能理清學習思路,打破傳統上行下效的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愈發(fā)生動、形象,降低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大多數初中生有著較強的形象思維,對于聲音、視頻的敏感性較高,微課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同時,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錢塘湖春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在設計微課視頻教學課件時增加西湖春天的美麗動畫,使“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形象的展現出來,吸引學生學習的目光。在播放微課視頻時教師還可在音樂背景下有感情的詩歌朗讀,使聲調與音樂韻律更加協調,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詩歌所表達的美好感情。最后,教師讓學生在音樂伴奏中進行詩歌朗讀,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培育學生對祖國大好江河山的熱愛之情,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自然而言地將整首詩詞背誦下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
二、合理應用微課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語文作為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應用范圍較廣,但是由于課文中涉及的語文知識主要以文字形式體現,其內容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特點,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難度進一步加大。為了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合理應用微課教學,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引用到微課教學中,學生可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內容,了解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教學,不但可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還能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將課文中抽象、復雜的文字直觀呈現出來,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中國石拱橋》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石拱橋的發(fā)展歷史,教師可借助互聯網找到中國石拱橋在各個階段的圖片或資料,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教學課件。課文中針對石拱橋的發(fā)展史進行了簡要說明,而趙州橋作為著名的石拱橋之一,課文中也對其展開說明,但是由于這些石拱橋與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大多數學生并不了解石拱橋的樣子,因此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將事先設計好的微課視頻課件進行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了解石拱橋的發(fā)展歷程,并根據教材中的文字敘述,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微課視頻課件的有效應用,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助于學生增長見識,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效性。
三、合理應用微課教學,加深對語文的理解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展開深層含義的探索。初中時期的語文學習,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語文奠定良好基礎。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理念,借助微課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強化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但是,初中語文教材內容并沒有充分體現這一特征,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發(fā)展無法維持統一性,促使學生對于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教材更深層次的含義。鑒于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應用微課教學立足于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學習基礎等多個方面,為學生直觀呈現課文背景、作者經歷等內容,加深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深度了解課文內容,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蘇州園林》這一課時,可合理應用微課教學為學生簡單介紹有關蘇州園林的內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建筑學、設計學、美學等相關知識內容,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以此作為基礎,深入了解課文的內在意義。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重視教學氛圍的營造,為學生創(chuàng)設趣味、多元的教學情境,通過向學生介紹蘇州園林的歷史,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使學生掌握園林設計的基本特征,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
四、合理應用微課教學,展現教學意義
合理應用微課展開教學,可借助微課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教育作用,借助微課展開課堂教學,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鑒賞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教學,重視知識的有效傳遞,并且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在微課教學的影響下釋放自我、點燃熱情、優(yōu)化思維、強化能力。以微課作為教學模式,能夠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從封閉式向開放式方向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造許多交流互動的機會,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合理應用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為學生構建相互交流、優(yōu)勢互補、一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意識,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教師可合理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對課文展開細致講解,并結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聲音與動畫,實現語文知識的傳遞,加深學生對濟南冬天的印象與感知,通過微課的教學形式,引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含義,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保障教師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視覺效應,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主觀能動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上的真正主人,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成斌.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華少年,2019(10):178.
[2]徐春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應用之幾“何”[J].中學教學參考,2019(1):19-20.
[3]張潔.“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34):262.
[4]孟慶蓮.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華少年,2018(29):21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