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為
摘 要: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僅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多為“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底下聽”,這就造成了教與學的脫節(jié),學生們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結(jié)合作者的教學經(jīng)歷,以二年級學生為目標群體,對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問題進行探究,希望能給教育同仁帶來一些啟發(fā)。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互動教學 探索
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思維較發(fā)散,只有采取適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才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施行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呢?以下是我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所做的探索。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原則
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角度來看,想要確保互動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先明確其應(yīng)用原則,本文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方面原則進行分析。
1.以生為本
以生為本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所謂“以生為本”是指在互動教學模式的設(shè)計與開展之前,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水平、興趣需求、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保證學生可以通過互動教學,滿足各方面的學習需求,真正實現(xiàn)學有所得。
例如,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其搭配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搭檔,讓他們在互動學習的同時,實現(xiàn)幫扶帶,由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打下學習進步的基礎(chǔ)。
2.師生平等
師生平等是互動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原則?;咏虒W是以學生、教師為主體的課堂交流學習模式,其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與教師相同的課堂地位和權(quán)利,才能夠讓學生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完整、無誤地表達出來。
然而,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掌控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要明顯高于學生,大多時候?qū)W生只能被動學習,這讓互動學習模式失去了最基本的開展環(huán)境。所以,為了保證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教師必須要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自己對課堂的干預,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公正、平等的環(huán)境下與自己進行交流,由此來保證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
二、互動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策略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來看,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yīng)用需要落實到實際課堂當中,并圍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開展,為此教師至少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促進師生互動
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一定的畏懼心理,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講課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可以采用加強互動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充分調(diào)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向上的課堂氛圍,從而幫助大家喜歡上語文。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文前,我先找話題跟大家聊天“小貓是種很可愛的動物,大家有沒有養(yǎng)過小貓或者其他小動物呢?在同小動物做朋友時有發(fā)生過哪些讓你難忘的事嗎?”學生們對這個話題十分感興趣,在有孩子率先舉手回答后,大家都開始踴躍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與小寵物之間的趣事,有的小朋友表達了自己想要一只小貓的愿望,在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氛圍后,我?guī)ьI(lǐng)學生們開始了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由于有了課前環(huán)節(jié)所做的鋪墊,大家對于課文中不同節(jié)點所展現(xiàn)的感情也更容易理解,在讀到文中的卡羅爾收到小貓時,同學們根據(jù)自己得到心愛禮物時的心情來體會卡羅爾的心情,最后卡羅爾以為小貓都被送走,大家也紛紛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來表示自己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情緒。當然,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大家能消除顧慮、主動向老師提問也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在日常的課堂中經(jīng)常鼓勵學生提問,問題不一定要與語文課程緊密相關(guān),二年級階段的孩子年齡還過小,如果給他們過多限制,會打消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可以主動引導,通過對問題的回答與反問將話題引回到課文中。
2.鼓勵生生互動
互動教學不僅存在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應(yīng)該開展互動教學,這將有助于營造一個氛圍良好的班集體,幫助大家與朋友和諧共處,提升學習興趣,加強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使教學內(nèi)容得到豐富。
促進生生互動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教授《三個兒子》一課時,我將大家分成幾個小組,并將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如媽媽、兒子和老爺爺幾個角色交給大家挑選,組內(nèi)成員合理分配角色,用表演的形式來展現(xiàn)課文,同時鼓勵大家根據(jù)文中故事線合理增加臺詞與劇情,給了孩子們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通過這樣一個活動,大家都非常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有些小朋友還在表演過程中加入自己喜歡的臺詞,這樣一來,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們都投入到對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當中。在每組都展示完成后,我又安排一小段時間讓大家談?wù)劯惺?,可以是對自己扮演角色的看法,或者說出其他同學在表演過程中的優(yōu)點、能體現(xiàn)人物特色的地方;雖然同學們年齡都很小,但通過這種互動方式,能很快發(fā)現(xiàn)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在平時,我們應(yīng)該多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wù)。在每單元教學任務(wù)結(jié)束后,我都會進行生詞測驗,測驗結(jié)束后讓同桌互相批改,大家都比較認真,在幫別人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的同時,也加深了自己的記憶。如果時間足夠,還可以讓雙方相互提問。再如學習古詩之后,讓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第一個同學說一句古詩,第二個同學接著背誦下一句,這樣循環(huán)幾次,每個人都能將古詩完整地背一遍,這種互動的方式讓大家的精神高度集中,更有助于知識的記憶。
3.探尋線上互動新方式
本學年,各學校普遍利用線上平臺進行網(wǎng)絡(luò)授課,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段特點,這種線上教學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利用線上平臺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wù)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授課期間遇到的最大問題,如果能增加互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將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像在學習《恐龍的滅絕》一文時,我在網(wǎng)上找了很多恐龍的照片,通過搶答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恐龍,有些同學還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恐龍模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問“大家對恐龍都了解多少呢?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普及一下知識”。班上很多男孩子喜歡恐龍,十分愿意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幫助同學們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跟捕食方式。在對恐龍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后,大家對這種看起來很可怕的物種有了新的認識,增添了新的情感,也就更能體會到恐龍滅絕帶來的影響,從而產(chǎn)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再如,學到《丑小鴨》這類寓言性故事時,我會找一些與故事相關(guān)的動畫給大家看,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心中疑問。還可以將視頻聲音關(guān)掉,讓大家用線上開麥的方式給不同角色配音,學生們第一次接觸這種朗讀方式,學習興趣濃厚,甚至會在課下找同學一起進行配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詞匯量得到了很大豐富,提高了對課文朗讀的把握,增加了對課文所表現(xiàn)情感的理解。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還是線上互動,都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當然,我們不能止步于此,要把互動教學貫徹到底,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郄粉林《培養(yǎng)語感,閱讀積累,讀寫互動—如何抓實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基點工程建設(shè)》,《學周刊》2020年第13期。
[2] 宋全年《多維互動對話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學周刊》2020年第10期。
[3] 周夢《新教育形勢下小學語文新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模式》,《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年第2期。
[4] 羅瑾《閱讀、感悟、交流—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三部曲”》,《學周刊》2020年第5期。